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雪(奧爾罕·帕慕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雪》是帕慕克的第7本小說,故事發生在1992年的四天四夜裡。主人公卡,一個多愁善感的詩人,借着記者的身份在土耳其偏遠小鎮卡爾斯城遊逛。現代與傳統,政治與宗教……這些衝突把卡爾斯城的人們分為兩極,整個小鎮的氛圍充滿了壓抑、憤怒、陰謀和暴力。大雪封途,卡爾斯通往外部的一切交通都被割斷。大雪下得無休無止,殺人的槍聲響起在舞台上,卡爾斯陷入了軍事政變的恐怖之中。愛情故事、恐怖謀殺案、歷史糾葛及政治衝突,都濃縮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小城鎮中。

作者簡介

費利特·奧爾罕·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土耳其當代最著名的小說家,西方文學評論家將他與馬塞爾·普魯斯特托馬斯曼卡爾維諾博爾赫斯安伯托·艾柯等相提並論,稱他為當代歐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學家之一。1952年6月7日,帕穆克生於伊斯坦布爾。 1998年《我的名字叫紅》出版,該作品獲得2003年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同時還贏得了法國文藝獎和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2006年,帕慕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2017年,獲頒布達佩斯大獎。 文學思想 帕慕克的文學思想:通過憂傷、呼愁探討,揭示土耳其國家、民族和個人的命運。 帕慕克的作品一直圍繞着闡釋和揭示土耳其人尷尬的文化身份這一主題而展開,作品不僅描繪了伊斯坦布的憂傷與呼愁,而且反映了文明之間的衝突和融合,形成了一種嚴肅的智性思考,處處洋溢着伊斯蘭文化的底蘊。他的創作描述了土耳其這個充滿異國情調的國家和歷史文化,同時以小說的形式尖銳地指出了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和本民族個體特徵日益消融的當下,第三世界國家面臨着文化的邊緣化以及對自己文化身份的迷失與追尋,面臨着每個國家和民族所謂的本土性和世界性問題。奧爾罕帕慕克

內容預覽

長途客車上,坐在司機正後方的那個人這麼想着:雪的沉寂,如果把它作為一首詩的開始,那麼他此刻內心感受到的東西就可以稱之為雪的沉寂。 他在最後一刻才趕上了從埃爾祖魯姆開往卡爾斯的車。從伊斯坦布爾經過兩天暴雪中的長途旅行後到了埃爾祖魯姆。在埃爾祖魯姆骯髒、冰冷的車站走廊里,他提着包,打聽着哪輛是將送他去卡爾斯的車。有人告訴他有輛車馬上要出發了。 那是輛破舊的瑪吉茹斯牌客車,副駕駛懶得打開已經關上的行李箱,對他說:「沒時間了。」因此,現在他不得不把那個櫻桃紅的巴利牌手提包放在身邊。這個坐在靠車窗的人身上穿着五年前在法蘭克福的考夫霍夫買的一件灰色厚大衣。現在就可以告訴大家,這件柔軟的、漂亮的大衣,既令他在卡爾斯度過的那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