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雲林縣土庫鎮

土庫鎮地理位置照片來自

雲林縣土庫鎮位於虎尾鎮之西,東經120度24分,北緯23度44分之處,海拔大約19公尺,東有越港里與虎尾鎮延平里交界,西有崙內頂寮與褒忠鄉為臨,南有溪邊里下莊仔接臨北港溪,西南有奮起里秀潭與元長鄉為界,北接新虎尾溪,有新莊裡與崙背鄉為界,地形略為狹長方形,由此而南幅員緩緩增大,地勢平坦,南部幅員遼闊。全鎮總面積46平方公里。

中心腹地因早年有沙積土堆之小沙崙,今雖已漸墾平,猶有奮起里(秀潭、糞箕湖),大荖里、石廟里(溪心)、後埔里、埤腳里(牛)、崙內及新莊裡等,附近尚有起伏砂土之 跡象,雜木叢生,遠眺頗似山水,景色怡人,歷耕農墾,現大都已成平坦肥沃之良田,如今尚存有奮起(秀潭、糞箕湖)、大荖、崙內、埤腳(扶朝)、後埔、新莊等七處,仍留有 沙丘(崙)之痕跡,供人追溯人文地理之史蹟。[1]

土庫鎮行政區包括:新莊裡、後埔里、東平里、西平里、南平里、北平里、崙內里、大荖里、石廟里、埤腳里、宮北里、越港里、忠正里、興新里、順天裡、溪邊里、奮起里。

土庫鎮行政區照片來自


目錄

歷史沿革

 
土庫老街照片來自

清朝時代,土庫屬於台灣府諸羅縣大坵田堡;日治時代,在明治三十一年(西元1898年)納為嘉義廳土庫支廳大坵田堡,林氆擔任區長,轄域是土庫、過港、新興、糞箕湖、埤腳、崙內、大荖、馬光厝、潮洋厝、埔羌崙、馬鳴山、龍岩、大埤、虎尾湳仔等區域。

民國九年行政重新劃分改為台南州虎尾莊,林淄擔任土庫莊長,當時土庫的油業醬油的商業貿易、農業市集、販賣小豬或小牛等,非常興盛發達,人口日益增多,於民國三十一年將土庫升為土庫街;至民國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台灣光復改為台南縣虎尾區土庫鎮;民國三十六年行政 區域重新劃分,將朝洋厝、埔羌崙、馬鳴山、龍岩等劃分為褒忠鄉;民國三十九年十月二十五日因本省行政區域調整後改為雲林縣土庫鎮。

土庫昔日位於周緣23莊交易中心及鹿港、北港、鹽水、嘉義、台南的南北交通要衝,加上悠久歷史,乃是當地住民引以為傲,由老照片舊街彎彎曲曲的中山路,就是昔日的塗褲街,曾經有古屋櫛比,因時代的變遷,於民國五十一年被拆除重建房屋,擴寬道路,往日的風光已不存見。更令人遺憾,在日治時代,街上的古蹟、砲台、隘門、天井、大旗杆(圖5:台灣風俗圖之兵營旗柱)、防匪槍口等,被毀極多。

土庫地名由來

第一種:土庫位於23莊交易中心及通往鹿港、北港、民雄、嘉義、台南之南北交通要道,尤其本鎮出產麻油土豆油、醬油、五榖、農產品等,居民建造許多土造穀倉,故而得名。

第二種:平埔族語音地名TUKU的拼音,其發音又與早期農家的糊土的儲藏設施(塗褲;土庫)諧音相近;又以竹為支架外,塗糊土橢圓型,有四足的「土庫」,又稱古亭笨,因而得名。

第三種:土庫昔日為鹿港通往北港、新港、民雄、嘉義、台南必經要衝,沿路兩旁高聳,中央低窪,道路十分狹隘,乾燥季節時塵土飛揚,每逢下雨天泥濘沒脛,人馬車輛行經『黃吉崙莊』雙腳深陷泥沼,牛車輪帶動污泥黃土,會把旅客沾得滿衣褲腳,有如穿著塗褲(台語是土庫),於是台語諧音順理成章以『塗褲莊』為地名。[2]


土庫莊役場

 
土庫莊役場照片來自

土庫莊役場興建於昭和8年(1933),昭和9年(1934)完工落成,昭和17年(1942)行政區升格,故改名為「土庫街役場」,戰後自民國34年至民國91年止,為土庫鎮公所所用。鎮公所搬遷後則一直閒置,直到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之後,才於102年12月開始修復工程,並於104年8月完工。現在則由雲林虎尾溪社區大學經營,成為該社大的土庫教學中心,發展成人教育,提供土庫民眾學習及展演的空間,帶動地方教育及休閒風潮。

土庫過去為台灣四大牛墟之一,又是海線、山線往來必經之地,因此早期土庫非常發達。在文化資產區域環境整合計畫土庫街區發展史調查指出,土庫街區在歷經民國48年的八七水災及民國49年的八一水災後,因都市計畫道路拓寬,使得土庫街區建築外觀立面為50年代形式,但內部則為清朝或日治時期的建築樣態,而花窗更是土庫的特色之一。土庫莊役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不但是土庫鎮目前最美的建物,即使在雲林縣內也是罕見,為土庫街區注入不同風貌,對區域發展來說,亦有重大保存活化的意義。


鎮長簡介

鎮長 張榮麗

學歷: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

經歷:

     虎尾鎮第16.17屆鎮民代表
     虎尾鎮第18屆代表會主席
     雲林縣崇仁愛心會第五.六屆理事長
     雲林縣崇德國民中學校友會理事
     環球科技大學校友會顧問
     社團法人雲林縣幸福家庭關懷協會第一屆理事長[3]


文化風采

思古與傳承:

民族藝術是國家珍貴的文化資產,能表現與薪傳的智慧、真情、勸善、教化、思想等留給世人的珍貴文化資產。吳大師能以說唱文學透過語言來描繪形象,表達情感,反映現實,將內在的情意轉化為外在的審美對象,確實表現更淋漓盡致,使語言更加生動,禪意,富有情趣,涵隱,此是大師說唱歌詞得語言技巧。

 
月琴說唱吳天羅照片來自
  • 百年文昌鐘毓社

祠廟文昌公鐘毓社未成立前,於清末、明治年間,由愛好音樂者、宗教者與士紳等,常至土庫順天宮媽祖勤練北管,又有漢學老師教漢文。早期每日在順天宮練習吹、彈、拉、打、敲及吟詩功課,成員有二十人上下;直至日治時代,分社移至虎尾街湳仔248番地(現址穎川里4鄰118號)陳明宗家,其父陳棍負責指導演奏,專長於前奏拍板起鼓。陳獻垤之父陳聰營業聰記中藥房,專長三弦,教人武術、樂器、吟詩,成立風光一時的振興社。

土庫鎮北管於清末、日治初期,由林氆、林耀昌、林永順、陳棍、陳聰等人聚集在土庫順天宮文昌帝君殿內分為兩組練習、演奏,陳棍負責指導,陳聰主吹三弦;北管的樂器有啦答為主,大鼓、小鼓、大鑼、鏘鐘、三弦、和弦、殼弦、嗩吶(台語鼓吹),演奏出鼓鑼聲震天宇,弦聲禪韻律,嗩吶盪雲霄,鏘聲萬馬勢,具有至真、至美、至善的古聲莊嚴傳統藝術。

『南管』起源,可追溯到漢朝的『相和歌』據『晉書,樂志』:『相和,漢舊歌也,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即洞簫吹奏,上座者手執拍皮擊節而歌。而管戲中唱腔細膩,曲文雅,紫]為領奏,彈奏骨幹音,樂音悠揚,融入蕭聲、二弦,使弦管和諧共鳴,更能『感撼動人心,弦歌躍禪意』;其主要樂器有紫]、二弦、三弦、笛子、洞簫、嗩吶、吊鑼、響板子,共鳴合音,音色優雅與北管音色不同之處。

  • 雲林縣土庫樂團

陳少煌老醫師組成雲林縣土庫樂團,由北港名人陳家湖先生專程來土庫指導教育土庫樂團,每週來一次搭糖廠五分仔車,由北港至土庫,學生去接陳老師至土庫國小練習到凌晨十二點多,老師隔宿土庫順天宮小廂房。隔天搭早上六點由土庫回北港鎮公所上班,數年如一日,恆心毅力的精神,令人敬佩。

  • 馬光錦樂齋大鼓陣

大鼓陣、布馬陣及龜弄蟯的特色,服裝統一,極為奇巧,花樣變化,內容逗趣,隱喻勸善,頻使觀眾驚歎娛樂。演出以廟會、迎神、喜慶喪事,機關團體、學校邀請表演,以彰化縣市、雲林縣內為多,台中、嘉義、台南至全省公開表演。其父鼓勵團長要有信心毅力將民俗技藝傳承下去,絕不能中途斷承,保存傳統藝術及發揚於後。

 
馬光錦樂齋大鼓陣照片來自
  • 盛五洲掌中戲團

不愧是布袋戲祖師爺黃海岱大師得意徒弟又嫻熟日語的陳鼎盛,從事布袋戲演出五十餘年,能在『金光閃閃掌中戲,千軍萬馬耀節義;精湛技藝舞乾坤,風雨辛酸道禪心』演戲中掙得歡喜掌聲中,秉著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傳統觀念,尊師重道敬重黃海岱大師的恩德教導,待人處事能嚴己律人、包容感恩及得饒人且饒人之亦道,猶記恩師的『心存善道.包容正德.樂觀進取.不貪名利』教誨規條,銘記肺腑,默默力行。

演戲迎一甲子的陳鼎盛對演布袋戲與人生歷程,最大願望能將恩師黃海岱大師一生敬業樂群的精神,高尚人格的偉大,以宣揚五常布袋戲、忠孝節義來教化後代,延綿留良與發揚光大。

  • 慶五洲掌中戲團:王杉郎

慶五洲掌中劇團團長王杉郎(民國三十九年生),13歲拜師學藝,師學黃海岱大師,學演古冊戲,不重視特技,以歷史傳統故事。恩師教演講戲偶動作,嚴格教導寫劇本不能用原子筆、鋼筆,一定要用毛筆,方可專心;若有做錯事,跪西秦王爺處罰改過自新,必經三年六個月尊師重道,腳踏實地,誠正學習,恆心毅力求知,奠定演戲雄厚的根基。[4]


熱門景點

 
千巧谷牛樂園牧場照片來自


視頻

2021/04/16 南部開講—在地旅行 走讀雲林土庫古早味

  1.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走讀老街 感受雲林土庫濃濃人情味|20210405 公視中晝新聞

城鄉差距 #返鄉 #賣咖啡 【十點不一樣】自己的家鄉自己救! 土庫青年返鄉賣咖啡修鐘錶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地理位置環境,認識土庫-雲林縣土庫鎮公所
  2. 土庫歷史沿革,認識土庫-雲林縣土庫鎮公所
  3. 鎮長簡介,土庫鎮-雲林縣土庫鎮公所
  4. 文化風采,土庫鎮-土庫鎮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