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首陽山五台紀勝(周新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首陽山五台紀勝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首陽山五台紀勝》中國當代作家周新琪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首陽山五台紀勝

壬寅年(2022年)農曆六月初五,清晨六點,朝陽灑輝。從汪家衙古鎮出發,前往目的地——首陽山風景區。因為對首陽山的一些地名不得其解,比如一台大山、二台、三台、四台、五台、後五台或者大五台和小五台,我們想實地再考察一番。首陽山除了蓮峰山、馬武山、馬鹿山和馬麓山這些稱謂之外是否另有玄機。

山一直在那裡,要了解山的過去,我翻開了古籍。

第一,《肇域志》是明末清初顧炎武撰寫的全國性地理總志,始纂於崇禎十二年,成書於康熙元年1662年。顧炎武《肇域志》(三) 《陝西 隴西》:「蓮峰山,俗名馬鹿山。其山五嶺分立,曰西五台。大台之佛殿覆以鐵瓦,其四台俱有佛剎,總為圓明寺。怪石林立,藥草芬芳,松柏蓊鬱,溪流縈繞。佞佛覽勝者,其途如市,一方之勝境。其旁有老君山,有貨郎洞。壁崖線道,可以避亂,多橡栗,多蕨,多巔泉。下有二仙洞,有獅子崖,武城水出焉。其右有首陽山,即夷齊採薇處,有廟,有古冢。」

第二,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 (明)楊恩纂修;(清)紀元續纂修成書的《鞏昌府志[康熙] 二十八卷》 中《鞏昌府志》(卷五 山川)有如是記載:「首陽山,夷齊採薇處,在西南九十里。麓有二聖墓,墓旁建祠,年遠損壞,紀太守重葺。蓮峰山,在西南九十里,四圍石崖峻險,有五峰狀若蓮花,亦名西五台,俗名馬鹿山。」

第三,清代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許容監修、李迪編纂《甘肅通志》記載:「蓮峰山,在縣西南九十里,四圍石崖峭險,有五峰,亦名西五台,俗名馬鹿山,岩壑峻險,古松參天,為郡城勝境。其旁有老君山,有二仙洞,壁立千仞。首陽山在縣西南一百里,其上有關府志相傳夷齊採薇處,麓有二聖墓,墓旁有祠,其左有露骨山,高峰峻絕,盛暑積雪。」《甘肅通志》另有記載:「周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當紂時,兄弟遜國,聞文王善養老,乃入周就養,及武王東伐紂,扣馬而諫至周有天下,伯夷叔齊恥之,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餓死,按曹大家注幽通賦雲:隴西首陽縣有首陽山,邑人楊恩有首陽辨。」

第四,刻行於清道光九年[1849年]、清代蔣廷錫原修、王安國等編纂的《大清一統志》 記載:「馬鹿山,在隴西縣西南九十里,四圍山崖甚險,有五峰分列。一名蓮峰山,亦名西五台,怪石林立,草樹芬芳,為一方之勝。其旁有老君山,壁崖線道。上有貨郎洞,二仙洞,又有獅子崖,武城水出焉。首陽山,在隴西縣西南一百里,有關在其上府志以為即夷齊採薇處,山麓有二聖墓,墓旁有祠。其西有露骨山,連渭源縣界,高峰峻絕,盛暑積雪。」通過這些古籍的印證,首陽山曾稱西五台一名當屬無疑。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輕車熟路,不到十五分鐘車程我們便來到了首陽山山門外。這裡空氣異常清新,伴隨着第一縷陽光的到來,縈繞在山間的晨嵐逐漸褪去,似乎要揭開首陽山神秘的面紗,再加上諸殿廟宇間傳來的佛樂以及上過早香後擊響的鐘磬之音,仿佛整座山沉浸在佛樂晨輝里,這寂靜山林讓人頓覺置身於仙山蓬萊之境。山門坐西南朝北向,有正門和高低不等的支門左右各二。正門居中而設,檐出如翼,斗栱雄大,氣勢雄偉。正門額題書「首陽山」蘭底金粉大字,門柱刻有對聯一副:「互讓君位大義厚德譽華夏,恥食周粟亮節高風貫古今」。正門背面門柱也有一聯:「宇宙爭端薇蕨馨香愧對墨胎賢士,滄桑變局山河帶礪難比渭首清谷」。支門同樣雕樑畫棟,左右各二護衛着正門。以山門為中心起點,山分左右兩列依次漸進。

首先引入眼帘的是左手的老君山和右手的一台大山,兩山呈獅象環峙之勢拱衛着山門。進入山門朝里步入了以伯夷叔齊文化為核心的東方德源「君子之道」。

首陽山「君子之道」兩側以巨大的方磚鋪就,中間以刻有君子之風的文字銅條和圖案方磚相間鋪成。「君子之道」作為主幹道由山門通往蓮心廣場,共分九段,分別以「君子懷德、君子之德風、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坦蕩蕩、君子中庸、君子有禮、君子不器和君子之恥」為九個主題,配以刻有花鳥蟲魚、梅蘭竹菊以及古人抱節讀書撫琴對弈圖案的方磚。道旁古藤雜樹遮天蔽日,「君子之道」長約半里,古風蔚然,讓人覺得是為君子當行此道。

蓮心廣場是群山環繞之中的一片開闊地,也是各景點的交匯之地。廣場中心有用磚砌成的「東方德源」四個大字。左側有伯夷叔齊坐像雕塑,坐像基座上書「百世之師」四個金色篆書大字,坐像後則是氣勢恢宏的採薇苑。廣場左路可至石家庵和玉皇洞,直行則通碑灣、四台和五台,右行可到佛緣自在林、一台、二台和三台。五台訪勝,當行右路。山路漸陡,順階而上,總以三五台階配一小平台隨山勢高走,道旁喬木參天,灌木鬱鬱蔥蔥,奇花野草恣意生長,堪稱綠色的海洋林間有鳥在呼朋喚友,一個鳥語花香的世界。行至半山中腰,台階更陡,不覺氣喘吁吁,正欲歇腳。抬頭處有一圓形涼亭赫然在望,此凌空亭也。地處山脊中腰的十字要衝,連接一台和二台。可上一台大山中腰火龍洞,也可上一台不二法門,亦可走二台。

火龍洞在大山中腰,座西北朝西南向, 主洞半崖有朝陽洞。火龍洞主洞方方近五米,供奉四大菩薩,觀音、文殊、普賢和地藏菩薩。主持釋悟仁,年過古稀又四,隴西縣雲田人氏。師父為渭源縣馬藏寺主持。先有汪家人,後有鞏昌城。他說,十年前,曾在一台大山頂上圓明寺住宿,不知什麼原因,渾身長滿了疹子,久治不愈。一夜忽做一夢,夢中有穿長衫者引我至五台,告曰五台能住則住,否則去火龍洞住,夢中應允。半夜醒來身如水洗大病治癒。還說某年夜半,黑燈瞎火。在禪房打坐,一輪黃光不知從何而來,繞着洞前的三台和二台,所到之處,山形樹木,歷歷在目,最後黃光繞到五台方向而去。

火龍洞有新開的彌勒洞一窟,禪房一間,客房數間,供雲遊的禪師及居士住宿。山間生活極為輕簡,主持隨口一句禪語:「平平淡淡淡淡平,淡淡平平平平淡」,認為婆娑世界,空來空去。話說某年迎佛之日曾為眾人唱過一首頌山歌謠,自取名《馬鹿山贊》:

馬鹿山是個大寶山哎,

萬年的青松石崖上長哎,

松濤陣陣如海嘯,

好一片哎,

好一片松柏花兒開,

啊,開滿蓮花山,

多種名貴藥材,

救生靈,

長壽的五針松啊,

沏茶治百病,

臥龍頭,

鹿角菜,

還有樹花,

天生白蕨菜啊,

供養着伯夷叔齊。

出了火龍洞,日上三竿,沿石徑拾級而上,崖畔懸崖漸起,頭頂古松盤繞,半山便是不二法門。山門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山門檐角飛翹,當中一匾額上書「不二法門」,由趙朴初題寫。下有紅門兩扇,門柱有一副對聯「請你先把腳跟立定方可入不二法門,是誰能將眼光放開看得穿大千世界」。不二法門側岩壁上有諸多石眼,或圓或方,此處曾有鐵門一座,緣因是有一石碑,橫臥于山下孟家莊一眼山泉旁,上有「新建蓮峰山鐵門碑記」,結合五台地貌,鐵門當立此處為宜待考。過了不二法門,緊貼崖壁的之字石徑蜿蜓曲折,崖畔青苔翠綠,一汩山間溪水順着竹筒帶來絲絲清涼,頭頂濃蔭蔽日,崖畔時有奇花異草閃爍其間,路隨峰轉,景隨路換。時見參天古柏老根交錯,莖如龍鱗。行至景致交叉處,建有問道一亭,四柱挺立,亭頂雕樑畫棟斗拱飛檐,亭內四個石凳圍一石桌,連接立柱處是三條石椅相連,靠邊石欄像極南方閣樓上的「美人靠」。

問道亭旁古柏參天,亭南隆起一山脊,長約百米,山頂平坦,崖畔懸崖峭壁,松柏成林,曾為顯光殿遺址。顯光殿內曾有石碑一通,上書隴西進士馬榮朝所寫《蓮峰五說碑》。問道亭北石階可通一台頂峰八卦樓,拾級而上,有一古梨樹虬枝如龍爪,主幹匍匐伸出,側枝倔強向上似龍爪。道旁邊不時傳來僧人劈柴的䃘鏘聲,近處僧寮飄出晨起的炊煙,夾雜着松枝燃燒後的清香。己是登頂,頂上地勢平緩,難怪稱山為台。台頂高處砌石為基,上有八角古樓一座,佇立在晨光流嵐間,此乃八卦樓勝地。循路來至樓下,路旁枝頭有鳥銜花,不遠處的石徑旁,一隻松鼠在拔弄帶露的松花。


八卦樓當屬一台最高處,拾級而上,旭日灑落肩頭,繞着樓外的遊廊舉目四望,眼前頓覺豁然開朗,讓人心曠神怡。近處鬱鬱蔥蔥,翠色四溢,再遠處層巒疊嶂,煙霞縹緲,群山莽莽,仙雲繚繞,仔細看來,方見端倪。原來這霧非霧,山非山,這分明是天界仙人抖落人間的一株碧蓮。宛如一塊碧玉,鑲嵌在隴中大地。難怪這裡頗受佛家的追捧,原來此山本蓮座,處處是蓮台。自漢唐魏晉,開鑿石窟甚眾,方圓百里,堪稱第一。

在八卦樓上憑欄四眺。在八掛樓崖下東西兩側有深潭兩眼,西側潭邊有碑一通,上書「龍眼泉有左右兩眼,泉水常年清洌,深不見底,據說一直通到山下,關於龍眼泉有許多優美的傳說,凡是到這裡遊覽的人都會受到靈氣仙韻的感染」,一座拔地而起的石蓮頂上竟有如此汪汪深潭,不得不說是天地間一大奇觀。再看閒雲潭影,相映成趣,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寄情山水之間,豈非人生之大觀。

轉過龍眼泉,新修的馬武掛鞭樹觀景遊廊,馬武仍東漢揚虛候,征討西羌時屯兵此山,此樹因雷擊自燃倒地,現修圍樹遊廊懸有一匾,上書「雲台勒功」墨底金字,旁邊碑亭一間,新立一通「馬武掛鞭樹碑記」。附近石碑四通,有明嘉靖三十七年惠大夫遼東太僕少卿翼澮撰寫的《圓明寺靈異記》碑等。

山勢朝北,映入眼帘的是圓明寺雄偉的大雄寶殿,首陽山圓明寺建於金打定四年(公元1164年),宋元時期大山寺廟建築已非常壯觀,而且山上主持多為汪氏家族,因為當時首陽山為元朝鞏昌便宜總帥隴右王汪世顯避暑勝地,在山下十里設王府行衙-汪家衙,雕樑畫棟,坐北朝南,氣勢恢弘。寺院內有一高近兩米的銅鑄大香爐,階前花木點點。循階而上,大殿正中高懸匾,趙朴初書「大雄寶殿」,「佛光普照」匾一,「釋本化皈依佛門功德建樹」匾一,上有「凡塵湮滅,五穀造化,苦難時生,懸於心靈,觀世間善惡而無以為計,皈依佛門而善渡眾生,自公元一九九七年農曆六月初四跳出三界,脫離五行,寄身佛門,後無欲無求,以釋本化之法號憑缽走化,廣積善緣,吃百家飯,行萬里路,菩提無量,功德歸建:


一九八八年建塑地藏、釋迦,觀音佛像三尊。

一九九一年重修大雄寶殿;

一九九三年再塑彌陀、藥王、釋迦三尊大吉佛像;

一九九四年整修佛家山門;

一九九五年舉行三大古佛開光大典;

一九九九牟四月農曆初四從緬甸聖迎漢白玉釋迦佛像三尊;

二OO五年迎請地藏、普賢、文殊」三尊佛像;

二OO三年修建馬鹿山善男信女息所20間;

二OO六年裝修大睡佛洞門窗。

圓明寺院內朝西循石徑向下至山陰有石徑,徑旁外側輔以仿木石欄,樹梢間山下遠處村舍清晰可見,愈往下,路愈窄。轉至山陰,石徑朝東,眼前懸崖百丈,內側崖畔蒼苔青綠,崖頂參松遮中掩別有洞天。山陰第一洞為鐘鼓洞,洞深兩米,寬近三米,洞內有香台佛台,因為步入洞中就會有鐘鼓之聲發出而得名,洞外古建斗拱交錯,飛檐翹角,上有」晨鐘暮鼓」四字,此洞曾有一石碑為五嶽真形碑為明萬曆年間隴右道陝西按擦副使東魯任彥芬鐫刻所以又稱「五嶽洞」。繼爾往東數十步,路窄,僅容一人正身通過。已至觀音洞,洞較大,洞左側有崖下清水滲出匯成山泉,清洌如玉。洞外懸崖百丈,但聞山下人聲,人影隱約可見。緊鄰菩薩洞是開鑿於南北朝射期的睡佛洞,寬高近五米,深近九米,洞內塑有佛祖的涅槃像和坐像,洞內兩側佛台上塑有十八羅像。坐像後有保存着元代圓明寺主持舍利子的舍利塔。

再往東便是地藏菩薩洞。繼續往東後西拐往上有一洞窟,較前三洞高一層,是貨郎洞,相傳有一個貨郎肩挑貨擔,走遍天涯,閱盡人間滄桑,有一天他悟出了取利於人間的罪孽,於是遁入空門,在這個洞內修佛悟道,直到羽化。洞外水泥結構的仿古廊角。洞寬四米,深六米,高三米,佛台上是一貨郎塑像,塑像後有一幅扁擔,兩頭挑着貨郎的貨箱,貨箱上有清代詩人楊本植的詩作,再說塑像一手扶擔,一手握着拔浪鼓,面部神情憨笑可掬。洞內原有詩碑一通,刻有明代詩人關永傑《題貨郎洞》詩作數首。洞外視野開闊,對面山峰,盡收眼底。

游過貨郎洞向東有段新修的鑿崖石徑,這裡曾因天雨路陷造成滑坡,搬走了本就稀疏的植被。眼前雖是光明一片,只是腳下舉步維艱,只得裝作氣定神閒,貼崖碎步勉強行過。再回首時看見路基空懸,才知早已一身冷汗,兩股發顫。不知不覺己至山陰東端,峰迴路轉,石徑循山脊而上,雜木漸繁,古松參天。

根據現有文獻記載,大山即一台古建及金石文物最多,大山有睡佛洞、顯光殿有顯光殿碑和蓮峰五說碑、仙鶴殿、孔雀殿、子孫殿、八卦樓、鐵佛洞、菩薩洞、鐘鼓洞有五嶽真形碑、地藏洞、貨郎洞有關永傑詩碑、朝陽洞有展修朝陽洞碑和火龍洞、龍眼泉和馬武掛鞭樹,睡佛洞和貨郎洞留下了大量的詩作。民國隴西詩人王海帆有詩《大山長歌》,盪氣迴腸,說盡了一台大山故事。

首陽東望僅尺咫,世上已無採薇人。

東風連日噓春熟,逗出西南一角綠。

廿年遲滯看山人,何幸今朝到空谷。

五瓣蓮上笙篁響,披翠踏嵐成獨往。

夕陽欲下萬松扶,斗大青山落我掌。

側身天地斂芒鍔,倦鳥知還戀丘壑。

看山久負峰頭諾,賃廡難忘林下約。

首陽東望僅尺咫,生前踟躕曾蒞止。

世上已無採薇人,山中今有孤竹子。

孔子西行不入關,山頭卻有老君庵。

化胡西行想經此,何不再作五千言。

山中今日不寂寞,貨郎何年此息腳。

叩壁無須問李仙,想亦緇塵厭京洛。

說山文有馬紅崖,游山記作牛省齋。

但得斯人載濁酒,何妨終歲踏芒鞋。

龍眼澄澄閱今古,可能還認讀書塢。

煙月空迷石家庵,土木原出肅王府。

人間風浪急滄江,頗思誅茅結草堂。

蓬萊未必皆仙藥,山水由來喜故鄉。

咀嚼況有龍頭草,鄰山薇蕨味亦好。

要回天地入山林,莫使漁樵笑枯槁。

坐久暝色濕人衣,斷續鐘聲出翠微。

吾意蒼茫何所屬,非夫人與將安歸。

凌空圓亭南山即二台,朝南有路繞二台而去,此路亦通三台。峰迴路轉至山南,路側有小徑可通二台,山體圓形、端莊秀麗,亭亭玉立。整個山體被蒼松覆蓋,山南有一條小路,可攀援而上。山頂曾有寺廟兩院,前院為三清殿大殿三間,宋金時初建,清代重建,內奉元始天尊、道德天尊、靈寶天尊塑像.兩廂為旁丹殿房;後院為三皇正殿三間,內奉伏羲、軒轅、神農三皇塑像。二台殿宇全在1958年拆毀。牛樹梅在《游蓮峰山記》中如是記載二台:「二台於諸山最小,而適居其中,面背左右,如眾兄之衛弱弟。周覽環眺,妍妙畢呈,棲息。」

行至二台的路徑從山崖上依地形開鑿而成,轉至中腰折回,有山門一座,門上對聯一副:空山寂靜老夫閒,伴鳥隨雲往復還。橫額書「靜土清幽」。山門旁崖畔懸崖高懸,崖壁上留有舊痕若干。循路登頂,山頂迎門處是廟宇兩間,進入弘法寺院內,只見新落成座東朝西明清風格大雄寶殿一間,氣勢雄偉,院周古松環峙。中午時分蟬聲漸起,暑氣漸濃。二台位置極佳,介於大山與三台之間向陽而立。寺內有一尼姑,法號釋勝賢,通渭人氏,剛至知天命之年。主持釋洪剛,已至花甲,甘穀人氏,來二台禮佛弘法已十年有餘。主持說二台位置極佳,尤利釆光。十多年前本在隴西禮佛,從未到過首陽山,後有緣在大山參與佛事來首陽山。事畢轉至二台,愈走愈覺奇,與其夢中一境吻合,好有似曾相識之感。此事緣起一夢,夢中向山間老者問路,結果夢中之境與山中之景相吻。自知此乃仙人點化,遂決意弘法於二台。當初來二台,荊棘遍地,無處棲身。說來也奇,當時雖說一片荒蕪,但發現山頂有一井泉水,上午來時見其中有殘枝敗葉便清理一番,而下午再來時發現清澈的泉水已滿井,更加覺得驚奇,也更加篤定重修二台之決心。

十年間為修二台弘法寺已耗資近百萬元。2021年農曆七月間,大雄寶殿要起基封頂卸料當天之夜中子時,一束白色圓光在大殿周圍繞來繞去。起基當日書有對聯一則記此事:佛光高照弘法寺,法輪常轉馬鹿山。二台山門還有一聯:「東風掃蕩祥雲盡,淨月孤懸朗中天,橫額為健行乾坤」。二台發現殘碑斷碣兩通,一通為《重修碑記》,較為完整,字跡漫滅,一通殘破,由主持保存的大殿內。

三台是圓錐形獨立山體,和二台自中腰相連又自成一體,路如羊腸線道從山陰而上,清代詩人吳鎮有詩云:「一徑內旋螺,萬松如叢矢,何時呼蜇龍,為借天池水。」之字形的山路自絕壁開道,來回共有五折方可登頂,每折一迴風景為之一變,二台新修的大雄寶殿在陽光的照映下熠熠生輝,挺拔陡峭的一台大山盡收眼底,火龍洞和朝陽洞的真容一目了然。山路來回曲折有時順山脊而行,路側懸崖峭壁,路上松針滿地,踩上去一步三滑好不擔心。只有登頂看到三台高聳入雲無限風光才知不虛此行。據徐化民先生在《蓮峰山風土錄》中記載:「進入山門,便是高大雄偉的丘祖殿。出丘祖殿沿廊到後院,穿過院拾級而上,又是藥王大殿。正殿兩廂為廊房客廳,前後兩院建築由內外懸木迥廊連接起來,融為一體。遊人沿迥廊四望,可見諸峰迭翠,盡態極妍,峰壑松石,瞬息萬變。置身臨空懸廊,下有蒼松翠柏簇擁,耳聽松濤陣陣,眼觀雕塑彩繪藝術,如臨仙境一般。三台古建毀於1966年。」又據乾隆《隴西志》卷九之仙釋篇中記載:「明代嘉靖年間,就有蘭州人名叫寶壍,結塵於蓮峰三台之巔,與虎豹共臥,遠近人以為之神僧」。眼前的三台頂上只有青磚石塊砌成的荒基和乾涸的古井,井當在寺院中央,還有集流雨水的石槽與之相同,四周萱草遍地,院邊崖畔一顆上百年的老蘋果樹依然掛着三五枚青果,好像在訴說着曾經屬於佛門的煙火。廟基旁立有古碑三通,其中一通字跡尚清,刻有《建修大悲三元碑記》碑成於公元1650年(清代順治七年),由鞏昌府經歷程大際、照磨胡學謙、臨洮府經歷謝階泰、鄉宜、功德主等八十多人募捐建修大悲閣所立的功德碑。這與明末清初隴上大書法家王瞭望的文章《蓮峰三台募大悲像》相互印證,其餘兩通字跡漫滅無法辨認。三台曾是遊人投宿的理想之所,因為在三台頂上既可以看到一台二台,又可以看到四台和五台的概貌,遠處層巒疊嶂,美不勝收,讓人頓生超然世外靜觀其變的感慨。

四台是與三台相對而立的雄鹿狀山體,由三台至四台須經連接二台三台的支道到主道朝東南而下,經過一處山灣便抵達主道,此處主道通往四台和五台分界的碑亭。前行不就左手山體即是四台蒼松翠柏覆蓋,道路較寬闊,松針遍地。山頂平闊,古松入雲,廟基清晰可見,院內一井,也無人煙。《蓮峰山風土錄》記載:「明代以前寺廟建築較多,後遇兵燹毀圯,清代復修三大菩薩殿三間、僧房數間,1966年拆毀。在四台的半崖上有石窟三眼,長寬各三米左右,三洞分別塑有護神、三清、三聖塑像。」馬榮朝在其《蓮峰五說碑》中如是記載:「循老君庵,而蜿蜒上登,禮大士像,欣然動皈依心。環視群峰,茲獨稍遠,若有遺世而立之狀焉。詢之老僧,則曰:此四台也!樹雖疏,山雖小,然而有別致矣。」牛樹梅《游蓮峰山記》中這樣描述四台:「日晷既西,辭僧。出前門,逶迤而下,遂上四台。其路左盤,由山後而上於諸峰,路為坦夷,雖乘馬可也。寺中有荒廢色,聞其僧以賭敗業,僅一聾者看門。入其室,貧陋不堪,然窗隙一望,正與五台山谷相值,幽鳥相逐,綠雲撲面,恍惚於禿垣敗壁中,忽又別開洞天也。」登臨之後原路返回,順路來到四台與五台之間的碑灣,碑灣有一碑亭,樹立着正面刻有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隴西進士楊恩撰寫的《首陽山辯》石碑一通。碑背面補刻曹司牧《改建首陽山夷齊祠記》碑文,楊恩的《首陽山辯》以排山倒海的氣勢歷數隴右首陽山才是伯夷叔齊抱節守志採薇餓死之處。背面碑文記載明天啟丁卯( 1827 )年鞏昌知府曹司牧募資改建首陽山大五台伯夷叔齊一事。碑亭其實位於四台與小五台之間,離開碑亭回歸主道。

在拐彎處順山勢繼續前行,樹更密,山更高,峰更秀,前行數百米有一平緩的大山灣,山灣後有大山環繞,此山灣也稱墳灣,此山便是大五台。大五檯曆代隴西縣誌中八景之一「五台古剎」之所在,為伯夷叔齊廟舊址。據《改建首陽山夷齊祠記》碑文記載:明天啟丁卯( 1827 )年,鞏昌知府曹司牧募資改建,凡三閱寒暑而工竣,計修正殿三楹,樓門三間,殿前兩旁為翼廊,殿後建普濟閣,閣下又建伽藍聖母二祠。殿後閣前又為中庭三間,翼廊二座。祠外又建庭一楹,以供賓客休息。此處曾經佛殿林立,亭台樓閣,渾然一體。康熙二年(1663)十月浙江海寧人蔣薰任伏羌(今甘肅甘谷縣)知縣後曾遊歷首陽山不光寫就一篇《首陽山記》,還留下了大量的詩作,其中一首《謁五台夷齊廟登清風樓(蓮峰第五台)》登樓思鄉之作:「義士千年薦藻馨,蓮峰高並少征星。遙瞻孤竹鄉關杳,俯帶西山墓草青(夷齊墓在首陽西山,俗名墳灣)。薇蕨依然新雨露,商周何處舊朝廷。登樓徙倚松隂直,謖謖清風我獨醒。」清代同治年間漳縣著名詩人成大猷曾遊歷五台古剎,並在其《對聯燹餘》中記錄了隴西進士陳長復題寫在蓮峰山大五台夷齊祠的幾幅對聯《清聖祠》聯:

當年短歌誰和,數千載溪聲山影,都喻苦心接麥秀;

今日芳躅猶新,幾百代富飽貴馨,誰爭高節勝薇香。

《清聖戲台》聯:

揖讓酒闌,征誅棋起,向後局破子殘,三千年架漏無物,縱有些死爭高手,總不及叩馬一着,點住君臣父子;

邯鄲夢就,乾坤戲成,至今腔雜板亂,五百人曲罷流魂,都做了花面丑科,誰曾扮採薇兩生,唱出虞夏黃農。

《蓮峰山大五台夷齊祠》聯:

從石煉女皇、到商末周初君臣天,二聖見裂一璺,四隻手用力捻匝、纖絲無漏,嗣後螻蟻豺狼、盡情鑽齧,滅不了當年手痕,終畏兄弟兩個,為之顏汗心戳,遂叫好人膽壯,拈出春秋綱目、二十一史,都有日月星辰、雷電風霜,看守青天永不破,立這功代錫袞冕、世報明禋,猶是薄酬大老;

自宇妥公子、覺巔節麓穩魑魅嶠,五台顯峙千秋,八方風合氣吹青、寸壤皆靈,至今岱衡嵩華、絕頂巍峨,壓不倒此峰風色,要讓崚嶒一頭,服其骨冷光寒,更有何物勢長,擎起腰胯脊樑、十二萬期,敢說蛇龍虎豹、夔魖獝狂,遮攔翠嶠暫不高,由別處煙繡松篁、雲扶寶座,總屬浪稱名山。

一副長達218字的長聯,堪稱甘肅當時第一長聯。

這些都還不算,數說五台勝境還得看別號蓮峰字靜山的清咸豐二年進士武尚仁夫子,以陳夫子「煙繡松篁雲扶寶座」為韻寫成的氣勢磅礴的《五台古剎賦》:

緬隴山之地勢,看井宿之星躔,有五台之勝境,從萬丈之層巔。樵徑雲開,近臨鳥鼠,僧寮風靜,恍遇神仙。竟疑人到海中,覽蓬島三山之日;果信路通天上,辨齊州九點之煙。

其第一台也,勢本崢嶸,骨乃挺秀,峭石森嚴。蒼松郁茂,履千層之仄徑,客屐登臨,看四壁之危崖。神斤削就,三生石上,慣聽獅象之鳴;萬丈泉中,且看蛟龍之斗。更何論衣屬雲裁、樹由煙繡也哉?

行來數武,為第二峰。途由曲折,樹更蔥蘢。群山為屏障,羅眾嶺之心胸。山不在高,堪卜仙人駐馭,路無涉險,何勞騷客扶筇。望入夜之石門,月光憑透,指凌空之寶塔,雲影常封。不是仙居,如何有洞天福地?全無俗氣,到此訪黃石赤松。

若三台者,形如馬鬃,徑似羊腸,背西山之暮雨,向東海之朝陽,聳爾如筆插太虛、銀河接引;豁然若劍沖斗府、金頂光芒。塔影孤高,堪承三霄之露;山光寒烈,咸集六月之霜。若逢採藥仙童,相依古柏,應有彈琴佳客,獨坐幽篁。若夫,晴光翠靄,佳氣繽紛,靜聽鶯語,時見鹿群,果然界出大千,漸逢佳境。

知是台名第四,盡掃俗氛。地豈嫏嬛,犬乃守洞,兵非草木,鴉已成軍。絕頂則上界逍遙,應有攜詩之李白,開窗而眾山排列,何須摹畫於少文,如或搔首問天,近依碧落說道,無心出岫,笑至白雲,更有山容幽險,樹色模糊,猿聲啼嘯,鳥道崎嶇。

僧告予曰:「此五台之勝境,而諸岫之奧區也!」山窮水盡之中,別開天地;柏老松蒼之勢,更有畫圖。花不知名,任人看而難識,鳥如解語,因客至而頻呼!若季札之品題到此,應言觀止;即阮郎之狂妄如斯,豈哭窮途。許多疊嶂層巒,屐應屢折,倘遇竹王木客,杖策爾扶。彼夫首陽,着望於二賢。

香山留譽於九老天台,因孫綽而得名,地肺以東園而參考,倘謂岱衡嵩華,固以雄鎮乎?

中州如雲,輿嶠蓬瀛,空傳荒唐于海島,茲則象具奇觀,形由天造。請看東山之石,未必爭奇。若說巫峽之雲,何難壓倒。惜才無司馬,未獲疏勝地之奇設,罔有臥龍,亦當使此山為寶。於是松下逍遙,石頭憩坐,帶月靜觀,枕雲高臥,快游哉!蘇玉局知鶴夢之頻驚遠送,夫陶淵明笑虎溪而競過此處,窗臨北渭,想懷友之。杜陵當年囊負南園,有吟詩之,李賀謂怡情泉石,慣看玉宇於月宮,宜養志山林,早撒金蓮於御座也。

五台之勝景讓人意猶未盡流連忘返,然而距離五台勝景被毀已過一個花甲之年,除卻一台二台稍有恢復,其餘三台、四台和五台均是道路不通,殘垣斷壁,荒草一片。如果說要追尋五台勝境的鴻爪雪泥非要讓殘碑斷碣漫滅的金石告訴你,讓浩如煙海的古籍文獻告訴你答案,我們只能說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是啊,為了建修首陽山,明末清初王瞭望寫過《蓮峰三台募大悲像》,清代陳時夏寫過《募修蓮峰山廟宇疏》, 楊凌霄寫過《募修蓮峰山老君樓引》,民國裴仰賢寫過《重建首陽山清聖廟募啟》,上個世紀政協委員陸進賢寫過《關於開發建設蓮峰山旅遊景區的建議》 還有十年前雒玉麟寫過《就首陽山夷齊文化保護髮掘給縣委書記吉秀的信》,是啊,我們今天要發掘文化旅遊資源需要社會各界賢達,群策群力,保護文物古蹟,發掘人文底蘊,推動景區的縱深發展,實現文化和旅遊無縫對接,為什麼要這樣做,先賢告訴我們答案:「蓮座依稀,畀乎空有,南朝大士,何能航海而來,西域賢妃,豈遽捻珠而至。」今天,我們終於等到了這一天,山逢盛世,實為五台之幸,今有賢人,當追首陽高風。[1]

作者簡介

周新琪,渭源人,教育工作者,愛好文學創作,地方文史愛好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