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馬丁·路德 | |
---|---|
馬丁·路德 | |
原文名 | Martin Luther |
出生 |
1483年11月10日 神聖羅馬帝國薩克森領地艾斯萊本 |
逝世 | 1546年2月18日 |
國籍 | 德國 |
職業 | 宗教領袖,宗教改革者 |
知名作品 | 九十五條論綱 |
路德,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倡導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創始人。1933年,德國著名高校哈勒大學(Uni Halle)為了紀念馬丁路德450周年的誕辰,將校名冠以馬丁·路德,即全名馬丁·路德-哈勒-維滕貝格大學(德語:Martin-Luther-Universität Halle-Wittenberg,MLU),以紀念路德在該校的維滕貝格(Wittenberg)校區作為宗教改革的發源地。
人物生平
馬丁·路德生於神聖羅馬帝國(今德國)艾斯萊本,他是九個孩子中的第八個。父母原是勤儉的務農人家,但當時因社會商業方面開始發達了,並帶動了工業的發展,故其父親轉而成為礦工,在當時以礦工當職業的人口並不多,算是新興的行業,在父親的積極努力下竟也自行當起了一個小礦主,後來上升為城市的議會會員。
嚴格而充滿愛心的父親,要他接受時尚的啟蒙教育。父親非常積極培育路德的教育,故送他到大城市就學。路德為了維持就學時的經濟需要,和其它的就學孩子們共組了一個唱詩班,在富有人家吃晚餐的時候,讓主人們享用豐盛晚餐之時,邊聆聽孩童詩班唱聖詩。當主人用餐過後即可開始享受主人們吃剩的菜餚,運氣好的話還能拿到一些小費。
之後由於父親的支持及栽培之下,路德進了一所有名的大學學習法律,看似前途似錦:畢業後可在皇宮謀得一份差事,後半輩子就可高枕無憂了。但就在此時他卻正想着如何才能蒙上帝的喜悅呢?就在一次的暴風雪當中,在禱告中他經歷了神的保佑,於是他毅然決然地到修道院中當修士,放棄法律的學習。而在修道院的學習中,其內心並沒有得到真正的平安,在他請益他所在的這所修道院院長之後,路德得到許多的屬靈上的鼓勵與支持,同時也完成了神學博士的學位。並在之後被派到威登堡任聖經教導的工作、思想更趨成熟,終於在1517年為贖罪券的爭論,在教會界做了一件驚動宗教界的大事--宗教改革。
1498年他的父母將他送到埃森納赫的方濟各會修道院中。他在那裡受到音樂和詩歌的教育,他是一個很好的歌唱家。從1501年到1505年路德在圖林根的愛爾福特大學就學,他獲得哲學系的文學士。他非常遵守修會的教規,1507年2月27日他被晉升為神父。雖然他每天都做懺悔,但他依然無法獲得心靈上的安慰。他最主要的問題是"我如何才能獲得上帝的憐憫?"他的懺悔神父、修道院的主持約翰·馮·斯道皮茨建議他學神學,並將他1508年送往維滕貝格。在這裡他結識了威廉·奧克姆的神學理論。
路德在1517年萬靈節前夕,也就是十月三十一日那天,宣布他反對贖罪券,寫了九十五條論綱。其實這九十五條的目的並非是號召宗教改革,只是路德以一位大學教授的身份將贖罪券的神學提出來討論罷了。路德反對贖罪券的曲解和誤用,這不但對人的得救不利,還影響了教會的正常運作。當時的人們認為天國的鑰匙在教會手裡,一個人進入天堂前要先洗清生前所犯的一切罪行。他們最怕的是死後在煉獄中的刑罰,因此他們相信只要用贖罪券就可以上天堂,一張贖罪卷能縮短死後在煉獄中的刑罰。而贖罪劵可以在教堂里購買,因此當時的教堂和牧師都很有錢。
路德的宗教改革受到四面攻擊。羅馬教廷要路德收回他的言論和著作,路德並沒有答應。在他隱居於瓦爾特堡(Wartburg)那段日子裡,路德把整本新約聖經由希臘文譯成精彩的德文。
人物貢獻
改革
當時封建制度下的西歐,社會危機和教會危機激化。一些民族王侯和市民階層對現狀不滿,下層人民苦難更為深重;教廷和神聖羅馬帝國的威信明顯下降,教會內部的改革派已多次發難。路德在大學時期已對當時的世事和教會景況感到苦悶。他在修院虔修和鑽研神學、哲學理論時,悉心探討釋除苦悶的真諦,但自覺毫無收穫。當他為解除自己"心靈之痛苦"尋找"蒙神赦罪而得救贖"之路時,認識到傳統教會要求人們履行的禮儀和神功,並無助於人們解除這種深沉的內心苦悶,經院神學亦只能引領人的心靈走入死胡同。他對中世紀一些具有改革思想的人物如維廉·奧康、J.胡斯等雖有所嚮往,並受到人文主義者如D.伊拉斯謨等的影響,但尚無意反對傳統教會和教皇體制。
教皇利奧十世以修繕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為名,派教廷大員到德意志各地兜售贖罪券聚斂資財。不少諸侯及市民階層對此甚為不滿。一向贊助路德的薩克森選侯弗里德里希不許在薩克森選侯區兜售贖罪券,但在薩克森公國並未被禁止,而事實上兜售活動已深入維登堡附近。對此,路德於在1517年10月31日(一說11月1日)以學術爭論的方式在維登堡城堡大教堂的大門上張貼出了"歡迎辯論"的《九十五條論綱》。論綱以神學論辯的筆調寫成,語氣甚和緩;僅指責某些教會弊端而無意攻擊教會本身,在第71條中還明確肯定教皇的赦罪權。論綱認為:告解聖事的中心是悔改,而不是向神父認罪;肉身的苦修和禁慾,若無內心的懺悔便毫無用處;靠積累功德贖罪也無益,只有基督的功德才能有助於赦罪;教會的"功庫"只在於上帝通過取得基督施行救贖恩典的福音。
在1520年的8-10月,路德連續發表《關於教會特權制的改革致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信》、《論教會的巴比倫之囚》和《論基督徒的自由》等文章,公開提出教皇無權干預世俗政權。宣稱教會如果不能自己進行改革,國家政權應予挽救,並將羅馬教會稱為"打着神聖教會與聖彼得的旗幟的、人間最大的巨賊和強盜"。他認為:教皇不是聖經的最後解釋人,信徒人人都可直接與上帝相通而成為祭司,無需神父作中介。然而又產生了新的問題:當時對聖經有多個不同之解釋本,路德對此通通打壓, 因此又有抨擊者說他其實是把解釋權改為由他自己所擁有。
在神學哲學思想方面,路德愈益趨於保守。1525年他發表《論意志的束縛》,駁斥曾支持過他的伊拉斯謨卻反而把上帝都包括在內,此事反過來證明了路德對上帝的不敬, 伊拉斯謨甚至指路德的書是野蠻的書。他從此便與人文主義分道揚鑣。他又為了聖餐的意義和禮儀問題與U.茨溫利展開激烈爭論。在1529年馬爾堡會談中,路德拒絕了各方包括茨溫利提出的內部和解,一致對抗羅馬教廷的建議,終於同瑞士宗教改革派分裂。
影響
首先,推動了廣大民眾的反封建鬥爭,沉重打擊了天主教會和封建勢力。在客觀上結束了天主教內部的統一,結束了羅馬教廷至高無上的統治,新教與天主教,東正教已成為廣義基督教中的三大教派。在宗教改革的影響下,歐洲民眾開始強調個人信仰的獨立,解放了自己的思想,自文藝復興以來的人文主義得到進一步傳播和發展。
其次,建立了各種不同的新教派。新教團體只是基督教的一個分支而且是最小的分支。宗教改革運動所帶來的第二個重大結果是隨之而來的在歐洲廣泛進行的宗教戰爭,其中有些是叫人難以相信的血腥戰爭(例如從1618年到1648年的德國三十年戰爭)。結果是德國死了八百萬人, 從此德國的天主教人數變為少數,而德國的前身"神聖羅馬帝國沒落,二百年後才再組成德意志,而進入現代社會更是在二戰之後。
最後,在西歐文化發展中還起着一種微妙難言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種國教──羅馬天主教,不信奉國教者就被帶上一頂持異端邪說的帽子,這種氣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獨立。宗教改革運動以後,變了兩種教派, 長期鬥爭的結果是天主教在十七世紀的改革,引入了人民主義的色彩而出現十八世紀法國的自由思想, 而基督教卻在十八世紀沒落而發動其自己的改革,結果產生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則資本主義。
人物影響
他的許多作品都具有廣泛的影響。他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聖經》[1]的德譯本。這無疑會使任何識字的人都有可能親自學習《聖經》,而不依賴教會及其教士們(順便提一下,路德把《聖經》譯成了華麗的散文,對德國的語言和文學產生了影響)。可是,他的譯本亦是最差的一本, 直到1984年仍在刪改。其中最明顯的是他把路加中耶穌的對話:"人。.放棄父母,兄弟, 妻子,兒女。來跟隨的" 中刪去"妻子"。以為自己娶妻掃平道路。
自1524年第一本維登堡讚美詩問世起,他寫的許多聖詩至今仍著稱於世。1529年他編寫的《教理問答》和1530年他參與制訂的《奧格斯堡信綱》均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他在瓦特堡開始的聖經翻譯和修訂工作,20餘年間從未中輟。這項工作不僅具有重大的宗教改革意義,也是德國語言史和文學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在聖事問題上,他曾於1520年僅承認傳統教會所認定七件聖事中的洗禮和聖餐兩項,當時曾遭英王亨利八世的反對。以後路德在這方面的見解也趨於保守,主要表現於他主持制定的禮儀改革中,仍保留了一些古老傳統。
馬丁路德儘管並不是一個自由主義者,甚至在他的晚年還一再的表現出反自由的強烈意識。然而,在他的宗教改革中,因信稱義被人們真正的接受起來。所謂因信稱義就是內心真誠,外在不論,只要內心信仰上帝,無論具體的外在特徵都可以得到上帝的救贖。在內心真誠的基礎上,西方政治思想開始進入自由主義時代。
人物評價
路德並不是一位完人。傳記作家羅蘭·培登說1546年路德逝世時,已經是一個"脾氣暴躁,容易發怒,放縱自己,有時還有點粗鄙的老人。"這一位由德國東部小城出來的中世紀修士,最後成為整個基督教會的表徵。那麼,他在今天象徵些什麼?
首先,他象徵着改教對基督教運動的重要性。改教並不是幾百年前所發生的一件事,一舉完成,以致我們可以高枕無憂了。第二,教會應該完全依靠上帝的話語,路德說:"教會的全部生命和本質就是上帝的話語。"這話語就是基督耶穌。如果缺少了上帝話語全備而豐富的內涵,教會只不過是一個會所、一間博物館或是一座音樂廳而已。第三,一位聖徒就是一個因信靠耶穌基督,蒙他的恩典,得到他拯救的罪人。教會是聖潔的,因為教會的元首基督是聖潔的。雖然是聖潔的,但這身體中的肢體仍然是罪人,不斷需要赦免和領受新的力量。因此路德希望教會是一個具有包容性的教會。在那裡生病的人可以得醫治,貧窮的人得飽足,傷心的人得安慰,缺乏知識的人得到教導,罪人得蒙拯救。
幸運的是,這位年邁的反抗者的個人缺點並沒有對他崇高的成就造成任何影響。他最終不僅改變了基督教,也改變了整個西方文明,儘管這一切的工作並非僅僅是他一個人做的。路德對歷史做出的最大貢獻不在政治方面,而是宗教上。他就像是一個起點,一道曙光!從他開始,基督教的信仰的根基開始回到聖經當中,不在是教會的公會議。他對"人如何得救"、"宗教權威性何在"、"何為教會"、"基督徒生活的真諦是什麼"這四個基本問題,給予了鼓舞人心的嶄新答案。而這些具有深遠意義的答案均是他從聖經中所找到的。
人物語錄
."我對那位公義刑罰罪人的神,說不上愛。我對他隱存忿怒;我恨他,因為可憐的罪人,在律法和悲慘恐懼下生活,不但被原罪毀壞,還要受福音折磨。。.."
. "因為你污損神的真理,願神把你毀滅在這火里!"
."我覺得自己得到了重生,經過敞開的門,進入了樂園!"
."如果今次大難不死,就會成為一名修士"(天主教)
."除非聖經或理由清楚地說服我,我受所引用的聖經約束,我的良心受神的話捆綁。我不能,也不願收回任何的意見,因為違背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當。我不能那樣作。這是我的立場,求神幫助我。"
. "我是粗野! 狂暴!激烈! 好戰!"
."我是上帝話語的奴僕"
."我是民族的戰士"
. "應該把他們戳碎、扼殺、刺殺,就象打死瘋狗一樣"。《反對殺人越貨的農民暴徒》
."我是一個好修士,嚴守紀律,我可以宣稱,若有修士能因着遵守紀律就能到達天堂,那應該就是我。 在這屋的夥伴,只要是知道我的,都能夠為此做證。 我若是拖延着禮拜,祈禱,閱讀和其他這類的工作,我想我可能會痛苦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