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馬拉威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Malawi),另譯馬拉維,首都里朗威,位於非洲東南方的內陸國,與尚比亞、坦尚尼亞、莫三比克接壤。面積約118484平方公里。人口約1984萬。官方語言為齊切瓦語及英語。通用貨幣為馬拉威克瓦查。[1][2][3]
歷史概述
馬拉威原名尼亞薩蘭(Niyasaland),1859年英國探險家李文斯頓是第一個抵達該地的歐洲人。
1883年英國在布蘭岱(Blantyre)設立領事館,1891年宣布為其保護地。
1945年英國成立中非洲委員會,推動尼亞薩蘭及南羅德西亞(辛巴威)、北羅德西亞(尚比亞)合併。
1953年9月3日三地正式合併成立羅德西亞與尼亞薩蘭聯邦(Federation of Rhodesia and Nyasaland)又稱中非聯邦(Central African Federation),但尼亞薩蘭非洲人民議會黨反對合併並展開自治運動。
1963年羅尼聯邦解體,尼亞薩蘭於1964年宣布獨立,改國名為馬拉威,為大英國協會員。
1966年7月6日改為馬拉威共和國。
地理環境
國土面積約118484平方公里。75%的國土位於海拔1000~1500公尺,屬熱帶草原氣候,分為雨季(11月至5月)、旱季(5月至11月)。
最突出的自然景觀,是位於東非大裂谷南端的馬拉威湖(Lake Malawi),又稱尼亞薩湖(Lake Nyasa)。湖泊中的魚類種類之多超過世界其他湖泊。
政治
馬拉威為採行總統制之民主共和國。
總統為國家元首,由全國普選產生。最高行政權為內閣。
最高立法機構為國民議會(National Assembly),議員由人民直選產生。
經濟
馬拉威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經濟以農業為主,並依賴國際援助。主要種植菸草、棉花、玉米,是非洲主要菸草生產國之一。
世界遺產
馬拉威境內有1項世界自然遺產:馬拉威湖國家公園(Lake Malawi National Park)及世界文化遺產:瓊戈尼岩石藝術區(Chongoni Rock-Art Area)。[4]
馬拉威湖國家公園
來源網站UNESCO瓊戈尼岩石藝術
來源網站UNE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