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鮁魚圈區紅旗鎮

鮁魚圈區紅旗鎮位於遼寧省營口市鮁魚圈區東部,屬海洋屬海洋性季風氣候,26000人,是營口開發區三鎮四處之一,北邊是蘆屯,南面是熊岳鎮,西面與開發區政府很近,這裡葡萄、蔬果生產已成規模。中長鐵路、哈大公路、瀋大高速公路貫穿南北,占有一地連三港(大連港營口港、營口新港),地理位置優越,地產升值空間很大。是投資興業的好地方。[1]

中文名:紅旗鎮

氣 候:海洋性季風氣候

人 口:26000人

位 於:遼寧省營口市鮁魚圈區南部

目錄

簡介

紅旗鎮位於鮁魚圈區南部,有16個村,26000人。其中滿族人口占60%,總面積36平方公里,耕地2.1萬畝,水果、糧食比例1:9,特別是葡萄生產,已成規模。中長鐵路、哈大公路、瀋大高速公路貫穿南北,占有一地連三港(大連港、營口港、營口新港),裝配5000門程控電話。擁有1.2萬KVA的變電所一座。水力、電力、煤炭、石油等能源供應條件良好。

氣候特點

紅旗鎮屬海洋性季風氣候。春季溫和,少雨多風,夏無酷暑,雨量充足,最高氣溫33。C;秋季涼爽,雨適中;冬無嚴寒,最低氣溫為-28。C。年均降雨量為640mm,無霜期為180天,平均凍土深度0.6米。鎮域土質疏鬆,土層較厚,滲透性、壓縮性良好。東部為鐵沙土質,西部為草甸土。

歷史沿革

紅旗鎮政府所在地西藍鎮村史稱萬興堡,清康熙26年間,長白山的滿族人遷移至此,改名為清八旗之一的正藍村。1962年3月成立紅旗公社,將正藍旗村劃分為東、西、小藍旗三個村。西藍旗村曾是清朝付將軍(古尼音布)居住的地方,付將軍府舊址在現恆信機械製造廠位置,文革期間被損毀。偽滿時期,現鎮內各村分別為廂黃旗和紅旗堡兩個村子所管轄。1945年冬,我軍解放蓋平縣,將其劃歸為蘆屯區。1946年國民党進駐,恢復日偽區劃。47年我軍收復蓋平紅旗鎮重新劃歸蘆屯區。58年6月成立正藍旗鄉,下設6個村,後改稱紅旗公社,68年5月成立革命委員會。83年9月撤人民公社建立紅旗鄉人民政府。1984年6月,落實民族政策,成立紅旗滿族鄉人民政府。1995年12月10日正式撤鄉建鎮,沿續至今。

水資源

紅旗鎮現有水庫三座,總儲水量240萬立方米。有大小水井8000多眼。其中超過100米深的機電井100多眼,保證了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礦產資源:經遼寧省第一礦堪探隊探明,紅旗鎮紅旗堡村、饅首山村、隆華村、何家溝村一帶,鉀長石、鈉長石、方解石、瑩石、白雲石、花崗石和石灰石等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鉀長石白雲石花崗石的儲量最大,開採和利用前景十分廣闊。

水果資源

紅旗滿族鎮有果樹經濟作物19000畝。其中蘋果、梨等4000畝,紅富士蘋果占40%,國光蘋果占40%。葡萄裸地和保護地為15000畝。主要品種有巨峰、無核白雞以、晚紅。紅旗鎮年均水果產量為5萬噸,其中葡萄產量為3萬噸。

土地資源

紅旗滿族鎮總面積為36平方公里,有耕地21000畝,其中在營口開發區的規劃區內尚有1.1萬畝土地待開發利用。

視頻

營口鮁魚圈紅旗鎮大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