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斜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麻斜街道辦事處(簡稱街道辦)位於坡頭區南部,東連坡頭鎮,西與湛江市霞山區一海灣之隔,南與南三島隔海相望,北接南調街道辦事處,面積25平方公里,海灘涂9317畝,海岸線長18公里。
街道辦駐麻斜街,轄2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26個自然村。城區面積1平方公里,只有一條南北走向的麻斜街道。街道辦內的「羅侯王廟」被列入坡頭區旅遊景點,交通便利,往南是麻斜碼頭,搭乘渡船約10分鐘便可到達湛江市霞山區。街道辦以農業為主,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番薯、木薯、花生、蔬菜和水果等。耕地6563畝,其中旱坡地3260畝,水田3303畝,林地1118畝。建區以後,大力發展海水養殖業和禽苗孵化業。工業發展緩慢,規模以上的企業只有麻斜船廠。
總人口10074人(2010年)。社會總產值9890萬元,比1985年增長68.1倍(按可比價計算,下同);農業總產值4495萬元,增長10.01倍;工業總產值850萬元,增長100倍;農民人均年純收入2830元,增15.17倍。 [1]
中文名稱: 麻斜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霞山區
面 積: 25平方公里
人 口: 10074人(2010年)
目錄
建置沿革
清代,麻斜屬於吳川縣南一都。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11月16日,清廷被迫與法國簽訂《廣州灣租界條約》,麻斜劃入租界範圍,成為法國殖民地。法國把整個廣州灣劃分為二城(麻斜市、西營市)、三區(赤坎區、坡頭區、淡水區)進行治理。首府設在麻斜市。
清宣統三年(1911年),行政首府遷西營市(今霞山)。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收回廣州灣成立湛江市,麻斜屬湛江市管轄。
1949年12月19日,麻斜解放。
1950年4月,湛江市人民政府設置潮滿、新鹿、通平、東海、硇洲、濱海等6個區,麻斜劃入濱海區。
1951年,麻斜被劃歸潮滿區管轄,分為麻斜、麻新兩條行政村。
1954年1月~1956年10月,撤村建鄉,建立麻斜和麻新2個鄉。
1956年11月~1958年10月,麻斜和麻新2個鄉合併為麻斜鄉,仍屬潮滿區管轄。
1958年10月,麻斜鄉劃入坡頭人民公社,分為麻斜、麻新2個生產大隊。
1961年,麻斜、麻新2個大隊劃入海頭人民公社管轄。
1983年9月,撤消海頭人民公社,麻斜、麻新劃歸霞山區管轄,分別改為麻斜鄉、麻新鄉、炮台居委會,同時將原麻斜大隊的非農人口劃出成立麻斜街道辦事處(股級)。
1984年6月,麻斜、麻新2個鄉,炮台居委會、麻斜街道辦事處劃歸坡頭區管轄。
1985年5月,麻斜街道辦事處升格為科級,下轄麻斜、麻新2個村委會和麻斜居委會。
1991年9月將張屋、黃屋管理區併入麻新管理區。
1999年8月,撤銷管理區,恢復村委會,至2004年不變。
人口狀況
人口變化
1985年,全街道共有1720戶,其中農業戶1686戶,非農戶34廖,總人口8394人,人口密度為336人/平方公里。出生156人,出生率18.58‰;死亡40人,死亡率4.77%;自然增長率13.81‰。
1990年,共有2129戶,其中農業戶1690戶,非農戶439戶。人口9470人,人口密度為379人/平方公里。出生158人,出生率116.39‰;死亡43人,死亡率4.46‰;自然增長率11.93‰。
2000年,總人口11651人,人口密度為466人/平方公里。出生113人,出生率10.92‰;死亡52人,死亡率5.03‰;自然增長率5.89‰。
2004年,共有3509戶,其中農業戶2605戶,非農業戶904戶。總人口11216人,人口密度為449人/平方公里。出生105人,出生率9.35‰;死亡65人,死亡率5.79‰;自然增長率3.56‰。與1985年相比,增1789戶,增加2822人,自然增長率降低10.25%。
人口構成
民族構成
2000年,漢族11622人,占總人口99.75%,11個少數民族共有29人,占0.25%,分別是蒙古族3人,回族6人,藏族1人,苗族2人,壯族3人,侗族1人,瑤族1人,哈尼族3人,佤族3人,拉祜族3人,土家族2人,另有未識別民族1人。
性別構成
1985年,麻斜街道辦事處總人口8394人,其中男4209人,女4185人,性別比(以女性為100,下同)100.57;
1990年,總人口9470人,其中男4753人,女4717人,性別比100.76;
2004年,總人口11216人,其中男5738人,女5478人,性別比104.75。
年齡構成
1985年,全街道辦0~14歲3536人,占總人口的42.13%;15~64歲4352人,占總人口的51.84%;65歲以上506人,占總人口的6.03%。
1990年,0~14歲3708人,占總人口的39.16%;15~64歲5114人,占總人口的54.00%;65歲以上648人,占總人口的6.84%。
2000年,0~14歲3910人,占總人口的33.56%;15~64歲6843人,占總人口的58.73%;65歲以上898人,占總人口的7.71%。
2004年,0~14歲4052人,占總人口的36.13%;15~64歲6165人,占總人口的54.97%;65歲以上999人,占總人口的8.90%。
文化結構
1985年,全街道6歲以上人口6798人,其中文盲半文盲1985人,占29.20%;小學文化程度3008人,占44.24%;初中1328人,占19.54%;高中(含中專)463人,占6.81%;大專以上14人,占0.21%。
1990年,全街道6歲以上人口7713人,其中文盲半文盲1787人,占23.17%;小學文化程度3611人,占46.82%;初中1689人,占21.90%;高中(含中專)606人,占7.86%;大專以上20人,占0.26%。
2000年,全街道6歲以上人口9282人,其中文盲半文盲935人,占10.07%;小學文化程度4109人,占44.27%;初中3059人,占32.96%;高中(含中專)1008人,占10.86%;大專以上171人,占1.84%。
2004年,全街道6歲以上人口10338人,其中文盲半文盲805人,占7.79%;小學文化程度4626人,占44.75%;初中3541人,占34.25%;高中(含中專)1171人,占11.33%;大專以上195人,占1.88%。
職業結構
1985年,全街道勞動力2871人,占總人數的34.20%。從事第一產業2325人,占總勞動力的80.98%;從事第二產業377人,占總勞動力的13.13%;從事第三產業169人,占總勞動力的5.89%。
1990年,總勞動力4458人,占總人數的47.07%。從事第一產業3366人,占總勞動力的75.51%;從事第二產業585人,占總勞動力的13.12%;從事第三產業507人,占總勞動力的11.37%。
2000年,總勞動力5057人,占總人數的43.40%。從事第一產業3942人,占總勞動力的77.95%;從事第二產業609人,占總勞動力的12.04%;從事第三產業506人,占總勞動力的10.01%。
2004年,總勞動力5130人,占總人數的45.74%。從事第一產業3918人,占總勞動力的76.37%;從事第二產業650人,12.67%;從事第三產業562人,10.96%。與1985年相比,從事第一產業人數下降4.61%,從事第三產業人數提高5.07%。
經濟建設
農業
麻斜街道辦以農業為主。2004年,耕地面積6563畝,其中水旱田3303畝,旱坡地3260畝,林地1118畝,海灘涂9317畝,海域面積3500畝。全年農業總產值4495萬元,其中種植業937萬元,林業1萬元,畜牧業1260萬元,漁業2297萬元。
種植業
麻斜街道辦耕地土壤以沙質碎石紅土為主,水田多是圍墾海灘。轄區地勢平坦,沒有河流、水庫、山塘,農業灌溉靠打機井抽取地下水。農作物以水稻、木薯、番薯等糧食作物為主,輔以種植花生、甘蔗等經濟作物。
轄區駐部隊多,又鄰近市區,對蔬菜需求量大。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不斷擴大蔬菜種植面積,不但供應駐地部隊和市區居民,還有北運。麻斜新村委會黃屋村民蔬菜基地面積300多畝。2004年產值300多萬元。
視頻
坡頭區麻斜張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