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黑凱門鱷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中文學名:黑凱門鱷

界:動物界

鱷目

短吻鱷科

黑鱷屬爬行動物

黑凱門鱷,為鱷目短吻鱷科黑鱷屬爬行動物。 [1]

目錄

簡介

黑凱門鱷:別名黑鱷_亞馬遜鼉_黑凱門鱷魚,為鱷目、短吻鱷科黑鱷屬爬行動物,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玻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圭亞那、秘魯、委內瑞拉、法屬圭亞那,野生於河流、湖泊、濕地、沼澤及泛濫平原,很少在水流強的地方出沒。1825年命名。它食人的數量僅次於灣鱷、尼羅鱷,在短吻鱷科中是最多的。在2010年,一個生物學家在船屋上被一條黑凱門鱷襲擊,雖然成功逃脫,但還是失去了一條腿。

屬大型兩棲爬行動物,黑鱷屬唯一成員,現存最大的爬行動物之一,最大體長可接近6m。它是在亞馬遜河流域的最大的食肉動物,擁有比尼羅河鱷更大的顱骨,是亞馬遜流域的霸主,頂級掠食者。

科目分類:鱷魚 生存環境:濕地 顏色分類:黑色_棕色 居住環境:兩棲 最大體型:550cm

性情分類:危險 壽命年限:50年 適宜溫度:26℃±4℃ 食物飼料:肉食

黑凱門鱷形態特徵

全長180-550cm,重100-850kg。它頭部長而寬,沿着背部有一條隆起的脊骨,顏色會隨年紀變大而變深。成年個體很容易識別,背部全黑,未成年的是黑色體色帶點黃。只要能吞下的東西,它幾乎都吃,包括食人魚、鱸魚、猴子、鹿、巨蟒等。它們還會攻擊人類。

黑凱門鱷生活習性

黑凱門鱷主要在晚間覓食,小鱷一般以小魚類,兩棲類和無脊椎動物為食,大的個體會捕食水豚,海龜和其他大型哺乳動物。

黑凱門鱷飼養方法

幼體主要吃小魚、青蛙、如無脊椎動物、甲殼類動物和昆蟲。較大的成體幾乎可以吃掉任何南美洲陸地或水中的動物,大型獵物包括小凱門鱷、鹿、野豬、貘、森蚺和巨水獺等。它們進食方式是整個吞下,對於體型太大而無法吞食的會進行死亡翻滾,把肉從獵物身上扯下來再進食。

黑凱門鱷雌雄分辨

黑凱門鱷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雌鱷10-11月在土堆上,用爛泥和樹枝築巢,卵呈橢圓形,白色殼硬而粗糙。每窩產卵30-60枚,平均重144克,平均孵化期42天。雌性每2-3年產卵1次。卵和幼體有很多天敵,如蒼鷺、禿鷹、蛇、鳥類、大型魚類美洲虎和森蚺,成年後無天敵。

參考來源

  1. 黑凱門鱷,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