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黑龍江哈爾濱市-哈爾濱基督教南崗教堂

黑龍江省,簡稱黑,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哈爾濱,位於中國東北部,是中國位置最北、最東,緯度最高的省份,西起121°11′,東至135°05′,南起43°26′,北至53°33′,東西跨14個經度,南北跨10個緯度。北、東部與俄羅斯隔江相望,西部與內蒙古自治區相鄰,南部與吉林省接壤。全省土地總面積47.3萬平方千米(含加格達奇和松嶺區),居全國第6位,邊境線長2981.26千米。[1]

目錄

景點介紹

基督教南崗教堂始建於1914年,由德國人阿斯羅尼亞、里多瓦人列斯達共同建議中東鐵路局撥地,並捐助建築材料,利用部分捐款建成的,命名路德教堂。該教堂有着與眾不同的特點和格調,充分體現了"廉"、"儉"及簡潔明快的建築特點。外壁不設雕飾,以樸素尖拱代替花圓拱,保留傾斜屋頂鐘樓和高聳入雲的十字架。採用薄鐵皮取代薄石板,用以減輕屋頂質量。為適應哈爾濱的寒冷氣候特點,適度加厚了牆壁,減少了層疊窗戶,室內"U"形二層看台,以細圓柱支撐,使空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擴大。堂內雕花大門,緊閉森嚴,與喧囂的塵世隔開,使虔誠信徒們的信仰升華達到了與上帝同在的境界。教堂具有一定規模,可滿足當年在哈德國僑民及各國領事、基督徒禮拜聚會的需要。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德國路德會南崗路德堂德國信徒被驅逐,教會工作維持到1945年。1953年該教會已無信徒,同年10月負責人賈樂天離哈回國,路德教堂房產經市政府批准交給中國教會松江自立會。"文革"中被關閉。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黨和政府恢復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以重新貫徹和落實,使基督教迎來了新的春天。1980年聖誕節南崗基督教堂重新開放,信徒們重新恢復了宗教生活。

2000年,為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市政府對街路環境進行了大規模綜合整治,並對教堂周邊環境進行了脫胎換骨的改造,拆除了遮擋視線的建築物和圍牆柵欄,使教堂前視野更加開闊。同時修建了教堂廣場,栽種了草坪、樹木,安裝了地燈和組合聚光燈。經過整治改造的周邊環境煥然一新,更加突出了教堂建築的莊嚴肅穆之感。毗鄰的東正教拜占庭風格的教堂穹隆圓頂與基督教哥特風格的教堂高聳入雲的十字架隔道相望,相互輝映,在廣場、綠地的襯托下,形成宗教小區美不勝收的獨特景觀。

歷史

 
哈爾濱太陽島[2]

哈爾濱的歷史源遠流長,是一座從來沒有過城牆的城市。早在22000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這裡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大約5000年前,哈爾濱地區進入新石器時代。大約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爾濱進入青銅時代,屬於黑龍江地區最早的古代文明國家——白金寶文化的分布區域。哈爾濱是金、清兩代王朝的發祥地。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爾濱阿城區)建都。19世紀末,哈爾濱已出現村屯數十個,居民約3萬人,交通、貿易、人口等經濟因素開始膨脹,為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2]

1896年至1903年,隨着中東鐵路建設,工商業及人口開始在哈爾濱一帶聚集。中東鐵路建成時,哈爾濱已經形成近代城市的雛形。20世紀初,哈爾濱就已成為國際性商埠,先後有33個國家的16萬餘僑民聚集這裡,19個國家在此設領事館。 與此同時,中國民族資本也有了較大發展,建立起哈爾濱在當時的北滿經濟中心和國際都市地位。新中國成立後,哈爾濱發展國民經濟,在「一五」時期,哈爾濱是國家重點建設城市之一,前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建設工程,有13項設在哈爾濱,成為國家重要工業基地,並迅速由一個消費城市轉變為新興工業城市。1958年至1965年,哈爾濱經歷了「大躍進」和經濟調整的曲折發展過程。「文化大革命」期間,哈爾濱的國民經濟遭到嚴重挫折,社會秩序受到嚴重破壞。[3]

2006年8月15日,國務院批准哈爾濱市對部分行政區划進行調整,即:撤銷動力區、香坊區,組建新的香坊區;撤銷阿城市,設立阿城區;將阿城市永源鎮、巨源鎮劃歸道外區管轄。調整後的哈爾濱市轄道里、道外、南崗、香坊、平房、松北、呼蘭、阿城8個區和賓縣、巴彥、依蘭、延壽、木蘭、通河、方正7個縣,五常、雙城、尚志3個縣級市,全市總面積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7086平方公里。[4]

景區簡介

在哈爾濱繁華的鬧市區,矗立着一座帶有北歐風格的哥特式建築,它就是坐落在南崗區東大直街的基督教禮拜堂。

視頻

這,就是哈爾濱
航拍中國 第三集-黑龍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