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1987年會寧縣誌辦工作人員七月份記事(潘涌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1987年會寧縣誌辦工作人員七月份記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1987年會寧縣誌辦工作人員七月份記事》中國當代作家潘涌昌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1987年會寧縣誌辦工作人員七月份記事

6 日 記:兩個問題需要修改:①33 個鄉鎮的排列次序,應按《會寧縣地名資料匯編》排列順序排列;②建國初在會寧縣設置的專員公署一事應記述。

8 日 寫成現有 33 個鄉鎮的概況。約 3000 字。

11 日 編寫完勞動人事初稿。約 7000 字。

18 日 和聘請人員王地榮去平頭川搞養兔工作。

19 日 在平頭川鄉青龍行政村羅家坡農業社。任憲章口述:我祖父名任繼述,字孝齋。生於清同治八年,卒於民國 35年,享年 78 歲。光緒十八年中武秀才(鞏昌府)。當時考時 10個縣,我祖父考為會寧第二名武秀才。聽祖父說,考的主要是騎馬射箭。去時各騎自己的馬一匹。當時考試不受年齡限制。和他一塊去的還有一個老沒牙的同姓老漢。祖父在鄉里維持說事,頗得人心,擔任過補總。他練武的千斤石還在,系紅團砂石,長 58 厘米,高 32 厘米。同日 在羅家坡召開養兔戶會議。全社 50 戶,已養兔的20 戶。鄉上要求 50%的戶養兔,平均每人 4—5 只。縣誌辦支助 100 元。任右棠,4 人,現有兔 20 只;羅繼平 10 人,現有兔 25 只;任忠智 4 人,現有兔 44 只;任宏章 6 人,養兔 33隻;任正清 5 人,尚未養,計劃 30 只。5 戶養兔負責人任正清,技術指導任宏章。

20 日 離開羅家坡,前往党家岔堰,晚住老君坡鄉榆樹灣邢紹伯家。邢紹伯,現年 57 歲,原老君衛生院醫生,因病於1987 年元月退休,現在家休養。他說:大兒子邢宏福家一個麻母雞(自家育的)於 1986 年農曆七月的一天中午生下 1 個小雞娃,大形似雞,腿長 2 寸,翅膀較長,嘴呈扁形三角狀,頭扁,系麻色。生下以後就死着。該村 84 歲的王孝烈亦未經過此事。他還說:今年農曆二月上旬的一天晚上,他發現上弦月牙中間有一星星。據老人說,星星離月亮近天要下雨,可從來沒有見星星在月亮裡面。邢紹伯提供了一部分老君鄉的書法愛好者:雷思敬,77 歲,老君村(朱灣),司法大學;蘇仁帡,80 歲,吊岔,省立鄉村中學,曾任民國黃陪鄉鄉長;王達德,60 多歲,河口(王在中堂弟),枝陽小學;沙瑞珉,50 多歲,沙寨,初中;沙瑞琥,40 多歲,沙寨,教員;王文烈,65 歲,謝岔,大學;王國璧,61 歲,柳岔,初中;王振中,40 多歲,柳岔,初中;宿仁,65 歲,白灣,初中;趙達仁,40 多歲,楊趙,中師;郭龍,40 多歲,張川,師範;邢紹伯,57 歲,榆樹灣,完小;邢胤儒,25 歲,榆樹灣,高中;楊澍,40 多歲,楊趙;康維祿,60 多歲,文岔,黃埔軍校;余振甲,50 多歲,老君文岔(縣醫院);宿明,30 多歲,蘇堡(人物山水畫);宋正明,50多歲,老君;王正岐,40 多歲,老君銜;王斌德,18 歲,柳岔。

21 日 從榆樹灣起身,沿党家岔堰東下,至中段小岔子廟嘴記:①党家岔堰:東起党家岔,西至紅莊,長 5 公里,平均寬約 0.5 公里,面積 2.5 平方公里。水深原為 37 丈,後改渠排水,現有 29 丈。②小岔子東山滑坡兩處,土方長 700 米,寬150 米,高 400 米,4200 萬土方。兩山 1 處,土方長 300 米,寬 80 米,高 300 米。

22 日 在丁家灣記:老君鄉吊岔行政村丁家灣社於 1976年農曆四月,集體養的一頭騾子生下騾駒 1 個。呈黑色帶紅。用手摸身體堅如鐵。尾末稍彎形向上,一綹白毛在中,外由長尾裹着看不見。在山上長嘶一聲,劃破長空,行人多向天望。兩年後曾試耕過一次地。1978 年春,腿被摔折,不久即死。

23 日 在老家潘家大灣記:潘永慶家一老母牛(黑色)於1985 年春一次生下兩個牛犢,一公一母,後於 1986 年農曆正月,母牛娃因缺奶,飼養不善死去。1986 年農曆五月將老牛和公牛娃倒換一膳驢。

同日 在老家。父親略談家史:我家原籍是通渭縣黃家窯以東 20 里潘家溝居住,系沙石地帶。大約在清光緒二十五六年夏,我曾祖父、祖父、祖母、大伯父、大伯母、二伯父、三伯父一行七人,攜帶兩付打磨錘,一口鐵鍋,遷到今會寧太平鄉漢家岔。那裡有個姨奶奶,依託其居住。曾祖、祖父打磨子養活一家。光緒二十七八年,由祖母娘家人(遠方侄子)趙正邦托址,來到十里舖居住,租韓某某、韓某某土地耕種。大伯父潘俊清,小名初生,狗相,光緒十二年生。因租典韓姓地,欠錢 100 串(麻錢),逼債甚緊,去通渭老莊拉賬不得,逐自縊於老莊。二伯父潘富倉,小名連生,鼠相,光緒十四年生。約在民國二十八九年病逝。三伯父潘 XX,小名連有,雞相,光緒二十三年生。去通渭老莊掃墓,因受風寒致癱瘓而亡父親潘積玉,小名建有,兔相,光緒二十九年農曆八月十一日生於十里舖,(注:1991 年農曆三月二十四日下午七時半逝世,享年 89歲)。五叔潘殿章,小名碎早,豬相,宣統三年生,1960 年春因飢餓病逝。祖母於民國 27 年病逝,趙氏,小名貴貴。母親史氏,小名碎娃,雞相,宣統元年生,1950 年農曆五月二十八日病逝。太爺弟兄六,排行二。祖父弟兄一。六太爺在固原,海原教學,民國初,他從海原放署假回家,曾面洽韓西榮。

25 日 摘抄《勞動工資手冊》有關資料。

27 日 摘抄有關工資改革的資料。

29 日 採訪胡壽極談:①1952 年後半年,將當時第九區(河畔)陳村劃歸靖遠縣。②1953 年,將當時第九區(河畔)海村、井村、道村 3 個鄉及高藩鄉的一部分劃歸靖遠縣。③1956 年前半年,由定西劃入馬堡,十字等農業社。同日 記專訪的人:老區委書記李正海;老區長陳憲策、胡壽極、王恆山、李沖禖;老鄉文書孫世祥(葛灘)、劉鎮邦(青坪)、趙玉璽(張家);其他。[1]

作者簡介

潘涌昌,先生1932年1月生,甘肅會寧人,會寧簡師肄業,助理會計師,主任科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