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1型核潛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941型核潛艇,也稱941型Акула(鯊魚)核潛艇,北約代號颱風級核潛艇,是蘇聯最大的彈道導彈潛艇,也是目前為止世界上人類建造的最大的潛艇,由紅寶石設計局設計完成[1]。該潛艇是典型的冷戰時期的產物,設計目的是為了達到「相互保證毀滅原則」。與它的對手、美國俄亥俄級相比,其體積近乎於是後者的兩倍——但是核彈投射能力約同於後者——不過強調生存能力,採用複合的雙殼體(多個獨立的承壓艙,並與導彈發射管分開)而非俄亥俄級的單殼體(單個承壓艙,上有大量大型開口以焊接導彈發射管),潛深近乎於是後者的兩倍,抗打擊能力亦強於後者。同時依賴其龐大的船艙容積,甚至備有吸煙室、泳池和桑拿浴室,可以讓水兵舒服的在敵人附近海域枕戈待旦好一陣子,一次出航,可在北冰洋下最長值班3個月(俄亥俄級一般設定為1個月,主要受食品限制,蔬菜水果新鮮肉類最多能保存供應1個月,若依賴罐裝食品可酌情延長)。裝備20個導彈發射管裝載SS-N-20彈道導彈。其射程達到8300公里,可以讓颱風級打擊到與她同處一個半球的任何一個目標。颱風級核潛艇是目前世界最大體積和噸位潛艇紀錄保持者。
歷史及現狀
研製背景
1966年11月,美國啟動了「水下遠程導彈系統」[2](發展為「三叉戟導彈」)和「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在內的新一代海基戰略系統。為此,蘇聯海軍在1970年開始探討射程至少為9000千米潛射彈道導彈的下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的可行性。
颱風級的總設計師在接受Discovery採訪的時候曾是說過這樣的話:「你、我都生活在一個不完美的世界,而且將要繼續生活在這個世界中。」「當時美國生產了俄亥俄級核動力戰略潛艇,為達到超越,我們必須研製出更強的潛艇,就是鯊魚級。」 這也就是颱風級研製的原因。
研製生產
1971年6月,蘇聯政府下達了《關於建立由Д-19導彈綜合體和941型核潛艇組成的「颱風」(Тайфун)海基戰略綜合體》的命令。「紅寶石」中央設計局參與過蘇聯第一代到第三代核潛艇設計工作的科瓦廖夫任總設計師。由馬克耶夫領導的第385特種設計局負責Р-39型三級固體燃料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系統設計,導彈編號3М65。北約稱之SS-N-20「鱘魚」(Sturgeon)。
颱風級第一艘在1977年開始動工,1980年9月下水,而於1981年開始服役。颱風級在設計研究初期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自衛武器的布設,如何布設20個導彈發射筒等。颱風級建造計劃已在1989年全部完成,共六艘同級艦。當時蘇聯曾準備大量建造颱風級,就因為經濟問題放棄了原設想。現在俄羅斯海軍也由於經費等問題,使得其中三艘退役,而其餘三艘也只能保證一艘在臨戰狀態。面對美國的14艘俄亥俄級(原共18艘,其中4艘改為巡航導彈潛艇),俄羅斯海軍現在已經沒有能夠對等的武器了。但俄羅斯並沒有放棄彈道導彈潛艇的研發。俄國自1996年開始研製「北風之神」級(俄語:Борей,俄方代號:955級,無北約代號)戰略核潛艇。俄羅斯官方宣布北風之神級首艦已經於1996年開始建造,在2007年下水。2、3號艦也在2005年內開始建造。但相關數據仍是個謎。
2004年,媒體報道稱俄羅斯將徹底拆除6艘中的3艘颱風級核潛艇(重新起用TK-208,拆除1艘現役艇和2艘退役艇),僅保留用於戰備的一艘颱風級,並修復一艘颱風級(TK-208,颱風級的首艦)用作彈道導彈的發射試驗平台。TK-208迪米特里頓斯科伊號於1981年開始服役,在1983年就被列為預備役,但到1990年「大修」時,因為經濟問題而將原計劃1年的大修拖延了近11年。直到2000年,俄海軍獲得相關經費才得以在2001年中旬完成大修並改裝用於試射新式彈道導彈(布拉瓦型導彈,另譯「圓錘」,用於北風之神級裝備的新型彈道導彈)。而TK-17阿爾漢格爾斯克號和TK-20塞維斯塔爾雖然參與了2004年俄海軍的「安全-2004」演習,但都未發射導彈。R-39 RIF礁石/SS-N-20鱘魚型導彈已經宣布停產,而TK-208現用作試驗平台,其他兩艘也都從06年起封存。
紅寶石設計局曾提出拆除颱風級的導彈筒代以貨倉,成為載荷15000噸的跨北冰洋運輸潛艇。
視頻
941型核潛艇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世界最大核潛艇941型颱風級戰略核潛艇 蘇聯紅海軍餘暉鋼鐵巨獸 ,搜狐,2020-7-18
- ↑ 【doc】 新一代遠程導彈水下武器系統 ,豆丁網,201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