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檔案:黃龍溪古鎮1.jpg檢視原始碼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黄龙溪古镇1.jpg(600 × 420 像素,檔案大小:315 KB,MIME 類型:image/jpeg

黃龍溪古鎮

古鎮黃龍溪 原圖鏈接

黃龍溪古鎮四川省成都市景點)黃龍溪位於成都平原南部,距成都市區40公里,距雙流縣城35公里,是國家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國家級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四川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四川省省級風景名勝區、成都市旅遊重點鎮。

名字由來

黃龍溪古名"赤水",據《仁壽縣誌》載:"赤水與錦江匯流,溪水褐,江水清,古人謂之黃龍溪清江,真龍內中藏",《隸讀》著錄《黃龍甘露碑》記雲"黃龍見武陽事,鑄一鼎,象龍形,沉水中┉故名曰黃龍溪"。建安24年(公元216),漢時武陽兼新津彭山之地,東縣(華縣)東南接壤,仁壽也象牙,黃龍所屬之地,昔屬武陽,今屬治境,故溪以是名矣,故名曰"黃龍溪"。

人文黃龍

千年水碼頭

民國《華陽縣誌》載;"油子河下段,源於走馬河四分支,在築斷堰與柏條河匯後,通稱府河。"府河流至成都與錦江合流,經望江樓、中和、中興、蘇碼頭至黃龍溪,入彭山縣至江口匯入岷江,自古就有航運之便。《史記河渠書》記載:蜀守冰鑿離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編者注:即走馬河與油子河)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府河是成都輸入輸出貨物、沿河輸出輸入農用物資和農副產品及其它貨物的重要通道,也是古代南絲綢之路的重要水路路段。

府河邊的黃龍溪就是在繁榮的府河航運業推動下建立、發展的。它處在府河與鹿溪河的交匯口,河面寬闊;水勢平穩,是天然碼頭,從成都來的下水船和從重慶、樂山來的上水船多在此停泊過夜,加上本地的運送牧山特產的船隻,使黃龍溪河面帆檣如林。王爺坎下是黃龍溪古老的渡口碼頭,停泊的上水船隻常有百餘只,排列二里多長,一直排到皇墳村;下水船也常有近百隻,排列一里多長,一直到雞市壩。此外,在鹿溪河,還有梁碼頭、胡碼頭停泊專門運載本地農副產品的船隻,至民國年間才廢棄,黃龍溪的古佛洞也是渡口碼頭,為解決航灌矛盾,民國年間修了船閘,在關堰期間,每夕日定時啟閉,放行船。

茶文化

黃龍溪的種茶歷史悠久,黃龍溪歷史上即為茶葉之鄉和茶馬古道,南方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茶文化底蘊深厚。"武陽買茶"之說說明了黃龍溪是川西最早的茶葉市場之一。

古鎮最有特色的莫過於茶館,路兩旁、河堤上、竹林下,"一"字展開的竹台、竹椅、竹凳,還有花花綠綠的太陽傘,成為古鎮上一道誘人的風景。喝茶對於古鎮上的人來說,那是與吃飯並列的頭等大事,馬虎不得。他們用本地產的茉莉花,沖在蓋碗裡,一些茶館有時也有上好的竹葉青、峨眉雪蕊這樣的好川茶。一碗茶兩三塊錢,便可以坐一天,尤其是老人們,大清早上館子遛鳥兼喝茶,花錢不多,卻是一種悠閒、雅致的享受。

水鎮映像

古鎮不大,很有"水城"的味道,一水劃鎮而過,兩岸都是用青石鋪成的石板路,有些地方還存有昔日的棚廊。水面有數座鐵吊橋連接,河畔有一株古榕,盤根錯節,據說有近千年的歷史,是古鎮的標誌,遊人每到此,總要在此留影。黃龍溪的魚也是一絕,老人們說:"七上八下九歸沱",說的是每年從小寒、大寒節氣到次年七月,下游的魚兒成群結隊溯江而上到此產卵,所以黃龍溪魚產甚豐。當地最地道的吃魚方法是在船上,來一鍋"河水煮活魚",看似粗鄙的吃法卻能讓人盡享野味之鮮美。

民居建築

黃龍溪古鎮在明清時代街坊七條,街兩旁的建築全系木建築或磚木結構,形式多樣,有抬梁式、穿逗式、硬山式、懸山式等。

黃龍溪古鎮現有明清民居76套,屬二層樓全木結構,錯落有致,小閣樓欄杆窗欞鏤刻精美,河邊吊腳樓臨河而立。尤其是黃龍正街,兩廊檐柱排立,古色古香,遊客譽為"川西一絕",傍水而築,更體現了古蜀民居"干欄"文化特色。


古鎮勝跡

悠久的歷史賦予了黃龍溪深厚的文化底蘊,黃龍溪古鎮至今還保留着自己所獨有的"十古":

古街道、古樹、古寺廟、古牌坊、古佛洞、古渡口、古崖墓、古民俗、古戰場遺址、古三縣衙門。

"十古"呈現給大家一個如此美麗的黃龍溪。

民風民俗

黃龍溪迄今保留着正月表演火龍燈、獅燈、牛兒燈、幺妹兒燈、四月初八放生會、端陽節賽龍舟,還有代代相傳的府河號子、民間兒歌、童謠、諺語,扯響簧、翻筋斗、踢毽子等。古鎮至今保留着打更的習俗,按時辰鳴鑼報時從亥時(晚九點)起打更,每個時辰打一更,直到卯時(早上五點),共打五更,一更鳴鑼一聲,二更鳴鑼兩聲,依次類推。夜深人靜之時,清脆的打更聲會讓你睡得分外香甜。

燒火龍

黃龍溪燒火龍起源於南宋。先民們根據"龍現武陽赤水"和民間流傳的關於主宰光明與黑暗的"燭龍"與主管風雨的"應龍"神話及"龍生九子"的故事,在"舞龍"這個圖騰文化的基礎上,創造了獨具特色的"火龍燈舞"。經過不斷改造、豐富,黃龍溪的"火龍燈舞"逐步得到了完善,成為全國著名的"火龍之鄉"。

傳統的龍舞節慶時間,一般安排在新春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正是人們喜慶豐收迎接春天來臨的美好季節。火龍燈舞除了火龍以外,人們還在前面安排排燈、宮燈以及象徵水底世界的蟹、魚、蝦、蛙等燈,使火龍燈舞更加熱鬧,具有逼真的效果。除此之外,還輔以各類五彩繽紛的燈幅、燈牌和樂器伴奏,使整個龍舞喜氣洋洋。 出燈時,先由一隊身着道袍的司儀引導火龍隊來到河邊,然後由道士做法事安置水神、土地神,祈禱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們的生活幸福美滿,最後再"請龍出海",開始一年一度的熱鬧燈舞。

舞獅

舞獅,又叫獅燈。獅燈的造型是用竹蔑、紙張綁紮糊製成獅頭,用氂牛尾或馬尾製成獅尾,用黃色或紅色布鑲上花邊製成獅子皮,把獅頭、獅尾連在一起;然後在獅皮上粘上麻絲或馬尾作獅毛、獅須。獅身長約四米、寬兩米。此獅屬於南獅的一種,表演分舞台、高台和破陣三種類型,極具地方特色。

佛教放生節

黃龍溪鎮佛教放生節,通過宗教文化,來體現自然環保,人文關愛的思想精髓,釋放黃龍溪的宗教文化特色和"千年水碼頭,古鎮黃龍溪"的文化理念。

古鎮好萊塢

彎彎曲曲的石徑古道、河邊飛檐翹角的木質吊腳樓、街道上的茶樓店鋪、古廟內的繚繞青煙,處處展示着川西鄉鎮的民俗風情,古樸而新奇。正因為如此,山清水秀而遠離城市喧囂的黃龍溪一直都是電影電視攝影組的至愛,一撥撥的攝製組絡繹不絕地到鎮上拍片,讓黃龍溪享有了"影視城"和"中國好萊塢"美譽。

古鎮內正街上有三座完好的寺廟,即古龍寺、潮音寺、鎮江寺,即"一街三寺廟"。古龍寺內與古戲台、古龍廟、古榕樹,三古有機結合,別具韻味。其中一株榕樹樹內有廟,實為奇特。三寺布局於正街南、北、中段,各據一方,形成街中有廟,廟中有街的奇特景觀。已有電影《芙蓉鎮》、《卓文君與司馬相如》,電視劇《朱德的童年》、《海燈法師》等近200部影視片在這裡選景拍攝。

黃龍溪古鎮景區宣傳曲——《千年一瞬》MV

參考來源

檔案歷史

點選日期/時間以檢視該時間的檔案版本。

日期/時間縮圖尺寸用戶備註
目前2019年1月25日 (五) 12:04於 2019年1月25日 (五) 12:04 版本的縮圖600 × 420(315 KB)Renwx8899對話 | 貢獻

沒有頁面連結到此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