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P-1(開發初期原本命名為P-X,是「Patrol aircraft-X」的縮寫,原型機代號XP-1)是一款由日本海上自衛隊所操作的海上反潛巡邏機,是用來取代美制P-3C「獵戶式」反潛巡邏機的後繼機種。該機研發案日方稱呼為「次期固定翼哨戒機」,是由防衛省技術研究本部(TRDI)與日本飛機製造商川崎重工業聯合研發的一款中型噴射機,配備4四具高旁通比渦輪風扇發動機。P-1原型機在2007年(平成19年)9月28日於航空自衛隊岐阜基地首度試飛成功,並旋即換上「XP-1」的新機種代號[1]

除了P-X計劃外,TRDI與川崎重工業運用開發中型飛機的經驗及技術儲備轉用,同時進行次世代新型運輸機C-X(之後的XC-2運輸機)的開發計劃,以分攤降低開發成本。另外還有商用客機計劃,被稱作YPX。

目錄

沿革

海上自衛隊現役的反潛巡邏機為川崎重工業授權生產的洛克西德P-3C,由於其更新周期即將來到,提出了次期固定翼巡邏機(當時稱為MPA)的構想。考量到國內技術的培養與維持,於2000年(平成12年)發表了國產的決定並於次年得到了預算。XC-2次期運輸機同時也開始了開發工作,開發費用兩機總和約為3400億日圓

日本的航空產業長年來一直期盼著巡邏機的自主開發,在此之前川崎重工業生產過洛克西德P-2J與新明和工業PS-1飛行艇,且在1968年(昭和43年)時進行了P-2J後繼機PX-L的選定,當時政府本來預想採用國內開發的方針,川崎也展出了國產四發動機巡邏機的實物大小模型。但由於防衛預算的壓縮與美國採用的政治壓力使得田中內閣於1972年撤回了國內開發的方案,並於1977年決定採用授權生產的P-3C[2]

平成13年通過了53億日圓的預算要求,並且技術研究本部也於當年開始了相關研究計劃。5月25號在官報上發出了徵求飛機製造商的正式公告並於30號完成了廠商募集,且在五月31日對於應募的廠商召開了說明會,要求廠商於7月31號下午五點前提出構想,其中有一家廠商撤回了投標。主要可能得標廠商川崎建議C-X、P-X同時製作,富士重工也提案開設製作兩機的公司,但三菱重工並不希望兩者同時開發(僅希望得標生產C-X)。

分工生產的分派部分大至上為由川崎製造主翼與水平尾翼;富士為主翼、水平尾翼、垂直尾翼、翼身整流罩、C-X的腹部;三菱為中段機身、後段機身、垂直尾翼。其他廠商包含新明和工業、日本飛行機、昭和飛行機,Jamco也表示希望能參與生產個大部件,總共有七個廠商表示希望參與製造。11月26號,防衛廳選定了川崎重工作為「次期運輸機與次期固定翼巡邏機」(以下稱C-X/P-X)的主要承包商並簽訂了契約、由三菱及富士為首的各廠商也會參與分工生產。

視頻

P-1 相關視頻

從P-3C「獵戶座」反潛巡邏機內部看看它是如何操作的
萬不可小視!日本P1反潛巡邏機來頭不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