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搜尋結果

前往: 導覽搜尋
  • 名門望族是指歷史悠久而聲望很高的家族。 一、隴西李氏、二、趙郡李氏、三、弘農楊氏、四、太原王氏五、琅琊王氏 六、陳郡謝氏 七、清河崔氏 八、滎陽鄭氏九、范陽盧氏、十、太原溫氏 隋唐時代是身份制的社會,世家大族在社會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如中國名門望族之首——隴西李氏。 名門:有名望的門第。示例:隴西李氏。 望族:有聲望的家族。示例︰孔子後裔山東衍聖公府孔府。
    2 KB (543 個字) - 2020年6月23日 (二) 06:40
  • 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祖輩遷滎陽(今河南鄭州)。詩作文學價值很高。在《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的詩作佔廿二首,數量位列第四。 李商隱自稱出自隴西李氏姑臧房,是北齊光州中從事李凝之的後代。經張采田考證,確認他是唐代皇族的遠房宗室。李商隱數次在詩歌和文章中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 李商隱的家世,有
    7 KB (1,711 個字) - 2020年4月5日 (日) 14:21
  • 說:「朝廷剪除倚仗權勢逞強作惡的人,凶暴的歹徒還很兇猛,沒聽到有奇妙的計策超常的謀略,恐怕光殺爾朱榮於事無補。這是隴西李氏家門禍亂的開始,憑弔和慶賀不是太匆忙了吧!」永安之後,隴西李氏宗族流轉離散,李彧遭到誅殺,就和魏子建所擔憂的一樣。 李沖,北魏司空、清淵文穆公 滎陽鄭氏,劉宋散騎常侍,北
    12 KB (2,925 個字) - 2019年11月2日 (六) 20:44
  • 後人評為「數奇」(運氣不好),其實和他治軍不嚴、缺乏戰略眼光導致軍功不夠是脫不了聯繫的。 隴西李氏、唐朝皇室以及詩仙李白均自稱是李廣之後,但隴西李氏李暉儀的墓誌自稱李廣堂弟李蔡後裔,羅新據此認為隴西李氏在北魏後期還沒有將編造祖先譜系的工作完成。 堂弟李蔡,漢文帝的侍從,武騎常侍。漢景帝時軍功賜二
    18 KB (4,628 個字) - 2022年8月26日 (五) 08:58
  • 李沖(450年-498年),原名思沖,字思順,魏孝文帝替他改名沖,隴西郡狄道縣(今甘肅省定西市臨桃縣)人,北魏鎮北將軍、敦煌宣公李寶的幼子,北魏官員,隴西李氏僕射房始祖。 李沖好交遊,北魏孝文帝初年,任秘書中散、內秘書令、南部給事中。遷中書令,加散騎常侍,仍兼給事中。隨後轉南部尚書,賜爵順陽侯。李
    8 KB (2,015 個字) - 2019年11月27日 (三) 21:33
  • 齊,但未成功。未仕北周。隋朝時,擔任司隸刺史,其子房玄齡隨居長安。朋友眾多,交遊廣泛。貞觀五年遷葬之時,名流故舊到場者多達二千餘人。 房彥謙娶出身隴西李氏為妻,生下獨生子房玄齡。房玄齡為唐太宗開國時期的謀主,被唐太宗認為是開國第一功臣,並在貞觀時期總領朝政二十餘年,直至貞觀二十二年病逝。房玄齡是唐朝
    19 KB (4,919 個字) - 2022年11月6日 (日) 08:02
  • 為李唐出身趙郡李氏,原為漢人寒門。在崛起之後,分別宣稱自己是隴西李氏或拓跋氏的後代,以抬高身份。 朱希祖經考據認為李熙卒於武川,其子李天錫為避六鎮兵亂,攜父遺骨南遷於趙郡廣阿。後來李虎將父祖合葬於此。趙郡並非李氏祖地,唐朝皇室確係為隴西李氏。原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KB (1,088 個字) - 2020年11月7日 (六) 17:02
  • 司馬遷《史記》:「秦將李信者,年少壯勇。」(《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 先祖:李宗,字尊祖,魏國大夫,是道家創始人李耳(老子)的長子,也是隴西李氏和趙郡李氏共同的直系遠祖 祖父:李崇,秦國隴西太守,封南鄭公 父親:李瑤,秦國南郡太守,封狄道侯 後代:李廣,漢朝隴西都尉、騎郎將、右北平太守、郎中令、後將軍。
    5 KB (1,281 個字) - 2022年8月26日 (五) 08:59
  • 李獎 (分類 隴西李氏)
    主條目:隴西李氏世系圖
    3 KB (610 個字) - 2019年1月27日 (日) 18:48
  • 海拔2057米。1997年,晉升為甘肅省省級森林公園。   李家龍宮 李家龍宮始建於唐初,是唐代宮廷式古建築群,是李氏族人祭祀先祖的宗祠,也是研究隴西李氏文化遺址遺蹟的重要載體和標誌性建築之一,是隴西唯一保存下來的古建築群。   文峰塔 文峰塔位於文峰鎮渭河南岸的二級台地上,建於清道光十七年(183
    17 KB (4,703 個字) - 2021年11月25日 (四) 18:34
  • 1896年6月2日,李維漢出生於長沙縣高橋鎮學仕橋村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其曾祖父原為福建渡東人,後因家族喬遷原因,各派支分散各地,其曾祖父變喬遷至長沙,李維漢屬隴西李氏第40代子弟。 1916年,李維漢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第二部。1917年,暑期畢業,留校任初級部主任。在第一師範期間,同毛澤東、蔡和森等相識。
    20 KB (5,307 個字) - 2019年8月17日 (六) 20:14
  • 大和初年(唐文宗李昂的年號,827年─835年間)去世,追贈司空。 祖父:王同皎,駙馬都尉、琅琊公,贈太子太傅。 祖母:隴西李氏,定安公主,唐中宗李顯第三女。 父親:王繇,琅琊懿公,贈太子太傅。 母親:隴西李氏,永穆公主,唐玄宗長女。 兄弟:王訓,光祿卿,迎娶嗣紀王李纖誠第三女。參見《大唐故奉義郎行京兆府涇陽縣主簿王府君墓志銘》。
    5 KB (760 個字) - 2021年3月20日 (六) 21:18
  • 贈司徒。且李勝才生於貞元十八年(802年),李讓夷應早於此時出生。但根據墓志銘的其餘記載,程義、肖健一、王維坤等學者認為李讓夷既不是趙郡李氏也不是隴西李氏,而很有可能是寒門之士,就像陳寅恪所說的「循南北朝庶姓冒稱士族之慣例」,也有可能是屬於「破落戶」或「假冒牌」。 他最初在諸侯府任職,曾被華州刺史李
    8 KB (1,533 個字) - 2020年4月17日 (五) 12:49
  • 5萬戶於苑川(今甘肅的榆中、臨夏等地),隴西李氏占有絕大多數。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五年,即公元444年,北魏占據隴西,公元452年,北魏將叛魏的隴西李氏3000戶遷移於古代趙魏地,即山西、河北等地,隴西李氏又一次大遷徒。隋唐時期跟隨李淵父子打天下,欽定唐朝後,隴西李氏到各地封王封侯,開拓疆土。唐末隴西李氏大批逃難南遷,於是
    12 KB (3,321 個字) - 2023年9月21日 (四) 12:08
  • 李艷華(512年-541年11月5日),字艷華,隴西郡狄道縣(今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人,出自隴西李氏姑臧房,涼武昭王李暠五世孫女,北魏司農、豫州刺史李蕤的孫女,散騎常侍、濟廣二州刺史李該的女兒。 528年,李艷華十七歲的時候嫁給了元子邃,元子邃是魏文成帝拓跋濬第六子安豐匡王拓跋猛的孫子,安豐文宣王元
    5 KB (1,289 個字) - 2019年8月25日 (日) 21:37
  • 。其他詩集均佚,晚年曾與劉禹錫、。令狐楚來往較多。 李逢吉(758年-835年),字虛舟,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人。唐朝中期宰相。 出身隴西李氏姑臧房,進士及第,累授左拾遺。唐憲宗時期,累遷至宰相。品性忌刻,險譎多端。排擠名臣裴度,結交權鬮王守澄,成為牛李黨爭中"牛黨"代表人物。累遷右僕射
    2 KB (353 個字) - 2022年9月27日 (二) 21:57
  • 最早的省會,是隴右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下下李氏源於隴西,歷代英才輩出,隴西李氏文化研究方興未艾,分別於1994年、1997和2000年成功舉辦了「隴西李氏文化全國研討會」、「隴西李氏文化旅遊觀光節」和「隴西李氏文化第二次全國研討會暨西部大開發隴西經貿洽談會」。隴西將成為凝聚中華文化的重點縣之一。
    14 KB (3,627 個字) - 2021年5月2日 (日) 21:54
  • 李陵 漢朝軍人、匈奴貴族漢騎都尉、匈奴右校王國家 漢朝、匈奴時代 西漢字 少卿氏族 隴西李氏籍貫 隴西郡成紀其他名號 李騎都、都尉逝世 前74年 著作 《別歌》《答蘇武書》《李陵贈蘇武詩》
    33 KB (8,928 個字) - 2021年3月19日 (五) 10:28
  • 成。 以隋、唐為例:楊堅本身便是關隴集團的一員。楊堅建國,關隴集團的支持功不可沒。漢人如鄭譯、劉昉、高熲等名臣有助推動國策。至於唐朝,李唐自稱出自隴西李氏,以西涼李暠的嫡裔自居,但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以及《李唐氏族推測》等三文,認為李唐冒稱隴西,實為趙郡李氏的一支。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曾
    14 KB (3,620 個字) - 2020年11月20日 (五) 17:14
  • 子:楊旻,襲封高都縣公,後改封丹水縣公,官至安定郡丞。 子:楊濤運,隨宗衛司功、相州臨漳縣令。 孫:楊暕,字懷方,延州金城、荊州長林二縣令。卒於唐顯慶元年(656年)。夫人隴西李氏,有子元珪、元琰。 曾孫:楊元珪 曾孫:楊元琰(640年—718年),參與神龍政變,官至刑部尚書,封魏國公。 玄孫:楊仲嗣,密州刺史。 玄孫:楊仲昌,吏部郎中。
    4 KB (1,205 個字) - 2019年1月23日 (三) 08:53

檢視(前 20 筆 | 後 20 筆)(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