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措迪洛山

增加 10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措迪洛山位置.jpg|thumb|200px|right|措迪洛山位置[https://www.africanworldheritagesites.org/cultural-places/rock-art-pre-history/tsodilo.html 來源網站African World Heritage Sites]]]
'''措迪洛山'''([[英語]]:Tsodilo),位於[[波札那]][[西北區]],2001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面積為4800公頃,緩衝區70400公頃 。<ref name=”UNESCO”>{{cite web| url=http://whc.unesco.org/en/list/ |title=World Heritage List | publisher=UNESCO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20-01-11}}</ref>
* 在卡拉哈里 有著「''' 沙漠 僅10平方公里的地方就保存了4500多幅幅畫作品。這個被譽為“沙漠盧 浮宮 ”的措迪洛山 '''」之稱。* 是世界上岩石藝術最集中的地區之一。 地區的考古發現按年代順序記載了至少10萬年間的人類活動和環境變化。惡劣的環境中生存的當地居民十分敬畏畏措迪洛山,將其作為對祖先神靈的膜拜之地。<ref name=”UNESCO”/>
== 簡述 ==
措迪洛山 位於波札那西北部,靠近奧卡萬戈分區的納米比亞邊 是世 ,是一小片巨大的 上岩 英岩岩層,從古老 藝術最集中 沙丘上升到東部 地區之一 [[ 卡拉哈里沙漠 則到西部有乾燥 ]](Kalahari Desert)中僅10平方公里 化石湖床。希爾斯已經為人們提供了庇護所和其他資源超過100,000年。現在,它在考古學,岩石藝術及其持續的傳統方 積就 持著非凡的記錄 存了約4500幅畫作 不僅是這種用途,而且還保留了人類文化的發展以及數千年來的共生性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被譽為「沙漠盧浮宮」(Louvre of the Desert)
措迪洛山 的考古 發現,該地區庇護所和洞穴中出現的大型岩畫, 錄對 載了至少10萬年間的 人類活動和環境變化 的時間順序進行了說明,至少在100,000年內 ,儘管 紀錄時間 不是連續 、年代無法準確 辨認,但時間約從[[石器時代]]直到19世紀
通常在庇護所和洞穴中會出現大型 富麗堂皇 該地區 岩畫,儘管年代不准確,但似乎從石器時代一直延續到19世紀。此外,在現場 沉積物中, 出土了 很多與古 環境有關的 信息。這種 資訊, 結合 岩畫 以洞悉人類的 略窺 早期 生活方式,以及 們如何通過時間和空間 周圍 環境 互動 及生活方式
岩石藝術有著各種不同的主題,包括野生動物、人、牛、[[犀牛]]、[[長頸鹿]]、[[羚羊]]、幾何符號等圖像,多數都以紅色繪製,但是也有許多白色圖像。<ref name=”UNESCO”/><ref>{{cite web| url=https://www.africanworldheritagesites.org/cultural-places/rock-art-pre-history/tsodilo.html|title=TSODILO - BOTSWANA| publisher=african world heritage sites|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20-01-11}}</ref> == 對文化的影響 ==當地 社區崇敬Tsodilo 居民十分敬畏措迪洛山,將其 作為 禮拜場所 對祖靈安息之地。 Hambukushu人(Bukushu人) 祖傳精神的家園。Hambukushu和San社區 [[桑人]](San 又稱[[薩恩人]]Saan;[[巴薩爾瓦人]]Basarwa;[[布希曼人]]Bushmen:意為叢林人,這帶有貶意) 其水坑和丘陵 措迪洛山 視為神聖的 文化景觀 地方。 Hambukushu人相信,神靈Nyambe創造了人類和牛群,並透過措迪洛山降生於大地,他們認為在山上高處岩石上的蹄印即是證據。但可能合理的解是由[[恐龍]]足跡或是侵蝕痕跡所形成 。 <ref name=”UNESCO”/><ref>{{cite web| url=http://www.botswana.co.za/africa_tsodilo_hills.html|title=Tsodilo Hills| publisher=Siyabona Africa|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20-01-11}}</ref><ref>{{cite web| url=https://www.exploring-africa.com/en/ethnic-groups/hambukushu/hambukushu|title=THE HAMBUKUSHU| publisher=Exploring Africa|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20-01-11}}</ref>
<ref name=”UNESCO”/><ref>{{cite web| url=https://www.africanworldheritagesites.org/cultural-places/rock-art-pre-history/tsodilo.html|title=TSODILO - BOTSWANA| publisher=african world heritage sites|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20-01-11}}</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botswana.co.za/africa_tsodilo_hills.html|title=Tsodilo Hills| publisher=Siyabona Africa|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20-01-11}}</ref>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500" >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三點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i) (i) 數千年來 人類 一直參觀 路過 和定居 於嚴酷的 卡拉哈里沙漠 嚴峻景觀 的Tsodilo岩石 的措迪洛山[[ 露頭 ]] ,並 以傑出 留下了豐富 的岩石藝術 形式留下了豐富 跡。
(iii) (iii) Tsodilo是一個 措迪洛山 見證了幾千年來 歷屆 人類 社區訪問 路過 和定居的地方。
(vi) (vi) Tsodilo 措迪洛山 露頭對於 繼續 生活 在這 種敵對 惡劣 環境 中生存 的人類 社區 具有巨大的象徵和宗教意義。<ref name=”UNESCO”/>
== 參考來源 ==
16,6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