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唐胥铁路

移除 3,82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而当我们翻开史料,去触摸那些或明或暗的“物”的符号时,却恍然发现,竟然有一些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就像唐山机务段火车头纪念碑上镌刻的一行文字中所言:“中华铁路,师夷之技,源唐胥始,于龙号起,几多艰难,历经风雨。”而这些“物”的符号已经在我们的漠视中作为历史转弯的坐标沉默了百年……
 
===一波三折===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丢失了眼角的一抹自信。世界原来这般大,双眼看不到的空间原来还生存着那么多强盛的人群。“放开眼来看世界”成为当时一句叫得很响的口号。而真正放开了眼,现实未免残酷,实际的一切与往昔头脑中的一切竟然是天壤之别。
 
岌岌可危的王朝中,一批先锋人物开始懂得自救,兴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新式工业企业的建立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空前增加,清廷洋务派积极筹办新式煤矿来保障煤炭的供应。
===实业家唐廷枢===
1877年, 中国早期实业家[[唐廷枢]] ,1877年 奉力 主洋务的 直隶总督[[李鸿章]]之命,筹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采用近代采煤技术的煤矿———开平矿务局,改写了中国近千年的土窑采煤史。
开平煤矿的建立,煤炭产量的逐年递增,直接需要建立适应煤炭外运的便利交通。1879 1879 年李鸿章奏请清政府修建一条唐山至北塘的铁路,以便用铁路将煤炭运至北塘后,再经水路外运。
但修建铁路的设想,立即遭到清政府顽固派的强烈反对。开平煤矿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于1880年开凿了一条从芦台到胥各庄长达35公里的“煤河”来解决煤炭的外运。
===命运多舛===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闭关锁国的清王朝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于铁路这等新鲜事物,懵懂中夹杂着些许偏见,机车也跟着有了一些新的称谓诸如火轮车、火轮还有轮车。1881 1881 年6月9日,“龙号机车”也是中国制造出的第一辆蒸气机车喷气运行了。
然而,由于清廷在谕旨中明文规定,不准在铁路上使用蒸汽机,以免大声呼叫。于是便出现了运输工人用驴、马拉着煤车在铁道上滑行的可笑之举。不久之后,胥各庄铁路修理厂的技术人员自己动手设计,利用废弃锅炉大胆进行改造,试制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为堵住顽固派之嘴,工人们在机车头上刻了一条龙,称之为“龙号”机车。这台蒸汽机的引力仅有100多吨,体形也不大,全长只有5.73米,每小时只能行驶5公里,并不比驴马车快多少,但它宣告了铁路和火车这件新生事物在中国大地上的出现。
当时的开平矿务局英籍总工程师薄内之妻仿照[[斯蒂芬森]]1829年设计的著名机车“火箭”号为之命名为“中国火箭”号。参与制造的中国工匠并不太喜欢这个名字,他们希望这辆由他们打造的机车能带有中国的味道,便在车头两侧各镶嵌了一条金属刻制的龙,又给它起了个极富东方色彩的名字“龙号机车”<ref>[https://weibo.com/p/1001603869899695995427 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龙号”],新浪微博,2015年7月29日 11:10 </ref>。
在人们的簇拥中,“龙号机车”一声长鸣,拉响了中国铁路史上的第一声汽笛,划破了中华大地几千年的沉寂。 “龙号机车”行驶了几个星期,起初并没有引来什么麻烦。但 不久便被清廷命令停驶,一停就是几个星期。原来消息终于传到了[[北京]],“都中言官复连奏弹劾,谓机车直驶,震动东陵,且喷出黑烟,有伤禾稼。奉旨查办,旋被勒令禁驶”。
事实上,清[[东陵]]在距[[唐山]]50公里外的遵化马兰峪,所谓震动无从谈起,无非是保守派反对修铁路的借口。所幸制造和让机车行驶的金达是个[[英国]]人,再加上清政府刚刚建立的北洋海军舰艇急需燃料煤,因此经过开平矿务局和李鸿章的疏通斡旋,“龙号机车”停了些许日子,又可以喷气运转了,以后便一直使用,直到从英国运来了两个车头。
时间已经流转到21世纪,属于历史的坐标已经随时间在眼前灰飞湮灭,或许只有这种化为精神传承在每个职工心中的龙号方能渊远流长……
 
==车站历史==
 
===胥各庄站===
 
天津至[[山海关]]之间的铁路线上,有个不起眼的小站———每当我来到这里,就会勾起许多思绪。
 
清朝末年,洋务派创办了开平煤矿(开滦煤矿的前身),并于1881年修通唐山一号煤井至胥各庄约10公里长的铁路,史称唐胥运煤铁路。次年,唐山站建成,铁路才开始兼营客运。因此,胥各庄站享有我国运营历史最长的火车站之美誉,至今已有127岁的高龄了。
 
===相邻两站===
 
当初,胥各庄站与煤河(运煤的人工运河)码头相连,唐山原煤在该站倒装船只后,再经水路运至天津等地,故胥各庄站也是我国最早的铁路、水路货运中转站。1883年,唐山产煤达75000多吨,国产原煤已取代进口煤炭,占领了天津市场。小小的火车站,每日车船如梭,为世人瞩目。1884年6月27日的《[[捷报]]》刊文赞道:“满载的煤船向天津进发……胥各庄,是目前中国最有趣的地点之一。”
 
我国的第一个铁路工厂也诞生在这里,当时称胥各庄修车厂,1888年才迁至唐山,发展成为今天的中国北车集团唐山机车车辆厂。1881年,该厂的工人凭借英籍工程师的一张图纸,利用开矿机的旧锅炉,制造出我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名为“中国火箭号”,运行于唐山至胥各庄之间的铁路线上。从此,小站又多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地震影响===
 
1976年,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大地震,胥各庄就处于震中的丰南县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胥各庄站是我国铁路遭受地震最强的一个小站。当时,整个车站瞬间变成废墟,线路、信号、通信、电力设备全部瘫痪。然而,小站是摧不垮的。10天之后,震后第一列火车从这里进站、发出,一展小站战天斗地的风采。
 
1996年,全路千余座小站停办客运业务,胥各庄站也位列其中。此时的胥各庄站仍在使用震后临建站房(见图),已使用了20年之久。它那起脊式全木结构的造型,格外古朴坚固,成为铁路地震临时建筑中的一个典范。
 
历史的轮回是如此巧合。如今的胥各庄站又回到了建站之初—一个小小的货运站。然而它是中国铁路史上冠有众多“之最”的小站,一个久远、神奇、隽美的小站。
 
===铁路建成===
 
唐胥铁路的建成,在洋务派与顽固派的纷争中,虽然经历了一波三折,但最终还是伸向了远方。只有9.7公里长的唐胥铁路结束了中国没有铁路的历史,同时也拉开了中国铁路建设的序幕。
==运营==
719,4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