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普兰县

移除 46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这里是中国[[尼泊尔]]人最多的地区。
普兰县县城地形特殊,纳木阿比峰和那尼雪峰之间的孔雀河谷地,是阿里地区中“雪山环绕的地方”,县城位于纳木那尼雪峰和阿比峰之间的孔雀河谷地,普兰县是阿里从古至今通往尼泊尔、印度进行经济、文化、宗教交流的重镇,对外贸易通道,也是中国的边境县之一。 == 历史沿革名称由来==
普兰,名称的解释众多:一叫“不让”,象雄文献记载:“不”最初指头,“让”指马;另一说“不”在象雄语中意为“雪”,“让”意为“山”,是指被雪山所包围的区域。藏语意为“一根毛成独毛”。
普兰,在公元初始,它就成为象雄国中心辖区之一,后来又成为吉德尼玛衮的发迹之地。
 
1959年以前,称为普兰宗。
 
1960年将“普兰宗”更名“普兰县”,建立了中国普兰县委员会和县人民政府。归属阿里地区管辖至今。县府驻普兰镇。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普兰县地处[[西藏自治区]]西南部、阿里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的峡谷地带,[[冈底斯山]]和[[西喜马拉雅山]]之间,及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位于东经80°27″-82°30″,北纬30°00″-31°13″之间, 是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之一。 普兰县面积1253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1万亩。
===地形地貌=== 普兰县海拔3900米。地处马甲藏布流域,具有山地灌丛草原景观。普兰县城地形特殊,[[纳木阿比峰]]和那尼雪峰之间的[[孔雀河]](马甲藏布)谷地,是[[阿里]]地区中“雪山环绕的地方”。普兰县城位于[[纳木那尼雪峰]]和[[阿比峰]]之间的孔雀河(马甲藏布)谷地 ,与尼泊尔、印度相邻
===气候特点===
普兰县属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日照充足,日温差大,年温差相对也较大,气温低,降水少。年均温3℃,极端最高温26.5℃,极端最低温为-27.5℃,年日照时数约为3153.2小时,年霜期213天,年降水量172.8毫米,40%集中在8月份。
===土壤 地质河流===
普兰县以高寒草甸、山地草甸、山地草原等为主,灌丛、沼泽、荒漠草场分布少。土壤以高山草甸土、山地草甸土、黑钙土等为主,有机质、氮、钾含量高。
 
===河流水系===
马甲藏布河,位于县驻地西北部,藏语意为“孔雀河”。汉字曾译马甲咯布、[[麻楚河]]、[[孔雀河]]。源于境内西南部,东南流出国界入尼泊尔境,改名为[[呼那卡那里河]],汇入[[恒河]],最后注入[[印度洋]]。在中国境内全长110千米;流域面积3020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玛旁雍错藏语意为“不败、胜利”,有“神湖”之称。位于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峰和喜马拉雅山纳木那尼峰之间,西藏自治区普兰县内。平均水深46米,最大水深81.8米,面积412平方千米。湖水碧透清澈,透明度14米。湖水矿化度400毫克/升,属淡水湖,含有硼、锂、氟等微量元素。以融水、雨水补给为主,也有部分泉水补给。湖岸线平直,周长83千米,岸线发展系数1.15。
===生物资源===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150">
普兰县县境内有众多药用植物和食用植物。植物有高山柳、锦鸡儿等。普兰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阔。普兰的野生动物主要有[[野黄羊]]、[[野牦牛]]、[[野驴]]、[[黄羊]]、[[羚羊]]、[[岩羊]]、[[盘羊]]、[[狼]]、[[猞猁]]、[[山豹]]、[[旱獭]]、[[黑颈鹤]]、[[雪鸡]]、[[黄鸭]]、[[野鸽]]、[[金雕]]等20余种。有约1万余头(只)。集中活动的区域在公珠错、霍尔、巴嗄地带。
 
===矿产资源===
普兰县矿藏资源分布较广。探明的[[煤炭]]、[[铜]]、稀有金属矿储量大。西部门士有煤矿开采。其境内的[[石灰岩]]、[[硅岩]]、[[铅]]、[[锌]]、[[锰]]亦有开发价值。
==经济 综述交通==
截至2014年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7060万元,连续三年增长速度超过18%;财政收入240万元,比2013年增长22%,走出了多年在100万元左右徘徊的困境;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2327.5元,比2013年增长10%。
 
==教育事业==
 
2004年贷款用于教育资金350万元,完成了普兰中学、完小教师、学生住宿楼和教学楼主体工程建设。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2%,巩固率97%,小学毕业生合格率达100%,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通过扫盲验收。
 
==交通建设==
普兰与尼泊尔、印度相邻,是阿里从古至今通往尼泊尔、印度进行经济、文化、宗教交流的重镇,对外贸易通道,也是中国12个3国交界的边境县之一,中国边境贸易和陆上运输口岸。又是西藏自治区2个边境口岸之一,为国家二类口岸。临近印度、尼泊尔,有边境通道21道,国道219线贯穿东西,连接着日喀则市,众多的县道、乡道,交通便利。普兰县城南距中尼边境约10千米,北距狮泉河镇398千米,且乡乡公路相连。
斜尔瓦边境口岸:中国、尼泊尔建交已有55年,该口岸离普兰县城约25千米,有中尼界桩10棵,界标1个,对面是尼泊尔的雨莎。雨莎是印度民间香客及三国团队到神山圣湖朝圣朝拜的中转站。尼方直升飞机时常在这里接送游客<ref>[http://bbs.zol.com.cn/dcbbs/d657_117314.html 记录一天的行程--中国斜尔瓦至尼泊尔雨莎(33P)],ZOL论坛 2012-9-26</ref>。
==旅游 资源==
===冈仁波齐===
==风俗文化==
普兰妇女服饰:普兰妇女服饰由于贵重服饰只在节日盛典时才穿戴,很难一见,普兰妇女服饰是套盛装,从头到脚,装饰有[[黄金]]、[[白银]]、[[松石]]、[[玛瑙]]、[[珊瑚]]、[[珍珠]]、田黄等珠宝,重达十多斤,价值十几乃至数百万元:世代家产集于一身。
 
普兰婚礼歌则是藏地久负盛名的一大品种。这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歌、舞、诵、表演。正式歌词十三大段,吉祥插曲十八小段。他们的一切仪式仪轨乃至日常生活都富有表演性质,婚礼中的许多歌词、称谓、仪式(例如驱邪气、招福气等),都保留了当地古老的本教色彩。
 
普兰彩石:普兰古今事物庞杂,看不尽,听不全。在这里可以捡三种小石头:一种色彩形状极像椭圆雀卵的,凑在耳边摇一摇,可以听见内中水响。这种石头是一种名贵藏药:破卵石取其水擦眼睛,可使眼睛明亮但很少见;第二种四方黑色小石子,是藏式数学演算时作为数学符号所用,同时在某一藏式游戏中充当棋子儿;第三种为鲜艳红石,但只可作为摆设观赏,不可穿凿成项链:想要在红石上钻个孔,石子儿便会崩碎<ref>[https://www.sogou.com/link?url=DOb0bgH2eKjtAU82qoVXxcLzutnB52BjZGKifwKllwlyLTJIY6AUN7bAp6VRqT6Q 阿里地区人文风情(转载)],天涯社区 2014-10-21</ref>。
===藏剧===
即野牛舞,发源和流传于普兰县。野牛舞是结婚典礼、晒烧香拜佛和送鬼节时跳的一种舞蹈,表示驱邪迎祥。舞蹈形式由两人或四人一祖,人多人烧不影响舞蹈的动作和队形。乐器伴奏由喇叭一把、长鼓一个,领舞者腰上缠有小鼓,击鼓者边击鼓边领舞,舞者随着鼓点变换动作。其基本步伐和手势是“三步一颠”和“前推手”,昔日还有斗牛的动作。
 
==习俗文化==
 
普兰妇女服饰:普兰妇女服饰由于贵重服饰只在节日盛典时才穿戴,很难一见,普兰妇女服饰是套盛装,从头到脚,装饰有[[黄金]]、[[白银]]、[[松石]]、[[玛瑙]]、[[珊瑚]]、[[珍珠]]、田黄等珠宝,重达十多斤,价值十几乃至数百万元:世代家产集于一身。
 
普兰婚礼歌则是藏地久负盛名的一大品种。这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歌、舞、诵、表演。正式歌词十三大段,吉祥插曲十八小段。他们的一切仪式仪轨乃至日常生活都富有表演性质,婚礼中的许多歌词、称谓、仪式(例如驱邪气、招福气等),都保留了当地古老的本教色彩。
 
普兰彩石:普兰古今事物庞杂,看不尽,听不全。在这里可以捡三种小石头:一种色彩形状极像椭圆雀卵的,凑在耳边摇一摇,可以听见内中水响。这种石头是一种名贵藏药:破卵石取其水擦眼睛,可使眼睛明亮但很少见;第二种四方黑色小石子,是藏式数学演算时作为数学符号所用,同时在某一藏式游戏中充当棋子儿;第三种为鲜艳红石,但只可作为摆设观赏,不可穿凿成项链:想要在红石上钻个孔,石子儿便会崩碎<ref>[https://www.sogou.com/link?url=DOb0bgH2eKjtAU82qoVXxcLzutnB52BjZGKifwKllwlyLTJIY6AUN7bAp6VRqT6Q 阿里地区人文风情(转载)],天涯社区 2014-10-21</ref>。
==获得荣誉==
722,5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