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薄伽丘----意大利

增加 5,987 位元組, 6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薄伽丘----意大利 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意大利作家、诗人、人文主义者。他6岁开始…”
薄伽丘----意大利
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意大利作家、诗人、人文主义者。他6岁开始学习拉丁文语法,阅读奥维德的神话、罗马史以及但丁作品。13岁时随父亲来到那不勒斯,在银行当学徒。几年的学徒生涯使薄伽丘见多识广,接触到来自意大利各地、欧洲大陆和亚洲、非洲的各色商人、冒险家和水手以及那不勒斯社会各阶层。这些经历和见闻都为其日后的叙事作品提供了素材。薄伽丘对从商不感兴趣,不久进入那不勒斯大学学习法律。此间,他积极阅读但丁、贺拉斯、塞内加、圣奥古斯丁以及罗马讽刺诗人普里西乌斯的大量作品,深入了解希腊和拜占庭的文化,探索用世俗语言创作诗歌的种种形式。1335年左右他创作了八行体长篇叙事诗《菲洛斯特拉托》。全诗主要取材于古希腊特洛伊战争中特洛伊罗与克瑞西达的故事。其他代表作有《十日谈》

十日谈 (乔万尼·薄伽丘创作长篇小说)
《十日谈》是意大利作家乔万尼·薄伽丘创作的长篇小说
该作讲述1348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他们终日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共住了10天讲了百个故事,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会传授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意大利近代评论家桑克提斯曾把《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 [1]
内容简介
封面
在佛罗伦萨闹瘟疫期间的一个清晨,7个美丽年轻而富有教养的小姐,在教堂遇到了3个英俊而富有热烈激情的青年男子。7位小姐中的3人是他们的情人,别的几位和他们还有亲戚关系。他们决心带着仆人,离开佛罗伦萨这座正在走向死亡的可怕城市。他们相约,两天后到郊外的一座小山上的别墅里去躲避瘟疫。那里环境幽静,景色宜人,有翠绿的树木环绕,还有曲折的走廊,精致的壁画、清澈的清泉和悦目的花草,地窖里还藏着香味浓郁的美酒。这10位年轻人每天不是唱歌弹琴,就是跳舞散步。在暑气逼人的夏季里,他们坐在绿草茵茵的树荫下,大家商定每人每天讲一个优秀动听的故事,以此来愉快地度过一天中最难熬的时光,他们一共讲了10天(其中因为种种原因耽误了5天,共计15天,但是就讲故事的时间而言还是10天),10天合计讲了100故事,这些故事收集成集子就叫《十日谈》。

作品影响编辑
《十日谈》为意大利艺术散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
《十日谈》问世后,很快被译成欧洲各国文字,深受欢迎。英国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法国纳瓦尔的《七日谈》,都是摹仿《十日谈》之作。德·维加、莎士比亚、莱辛、歌德、普希金、济慈等也都曾从《十日谈》故事中汲取过创作素材。
意大利评论界把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相媲美,称之为《人曲》。

艺术特征
①采用故事会的形式,以框架结构把这些故事有机地组成一个严
十日谈
十日谈
谨、和谐的叙述系统。大瘟疫是一个引子,点明社会现状,为作品提供时代底色,100个故事在命题下展开,故事中的人物也常讲故事,这样大框架中套小框架,故事中套故事,鲜明表达作者的情感、观念,又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复杂有序。
②语言特色。它以古典名著为典范,吸收了民间口语特点,语言精练、流畅,又俏皮、生动,描写时间人物微妙尽致又灵动多姿。
③对时代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并刻画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囊括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概括生活现象,描摹自然,叙写细节,刻画心理。
④《十日谈》中的喜剧精神。以人文主义的理性精神对教士的丑行进行嘲讽,具有狂欢化的喜剧特色。
《十日谈》的行文以朴素的口语为特色,叙述简洁明快、生动紧凑,没有繁文虚饰,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的独特形式

创作背景编辑
1348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怕的瘟疫(该书所指的
瘟疫是14世纪四五十年代欧洲的鼠疫大流行,黑死病这个名词就来源于此)。每天,甚至每小时,都有大批大批的尸体运到城外。从3月到7月,病死的人达10万以上,昔日美丽繁华的佛罗伦萨城,变得坟场遍地,尸骨满野,惨不忍睹。这件事给当时意大利一位伟大作家薄伽丘以深刻影响。为了记下人类这场灾难,他以这场瘟疫为背景,历时5年,写下了《十日谈》。
据薄伽丘讲,《十日谈》中的故事都是有理有据的。作品中歌颂了现世生活,赞美爱情是才智的高尚的源泉,歌颂自由爱情的可贵,肯定人们的聪明才智等。作品也揭露封建帝王的残暴,基督教会的罪恶,教士修女的虚伪等等。薄伽丘是在佛罗伦萨长大的,他从小向往民主自由,对教会的黑暗统治表示不满,长大后,多次参加政治活动,反对封建专制。《十日谈》就是他反封建反教会的有力武器。
《十日谈》里的故事来源广泛,薄伽丘广撷博采,从历史事件、中世纪传说和东方民间故事(如《七哲人书》、《一千零一夜》等)中汲取素材。但薄伽丘把这些故事的情节移植于意大利,以人文主义思想加以改造和再创作。 [4]
50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