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细胞

增加 53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圖片 = [[File:A3e12b4044304bf9b4deccce6243dd7a th.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7%BB%86%E8%83%9E&src=tab_www&correct=%E7%BB%86%E8%83%9E&ancestor=list&cmsid=40f8b7c4b38a0c9fb40f7afa57f8e10f&cmras=6&cn=0&gn=0&kn=50&fsn=130&adstar=0&clw=254#id=046a0b89df4954a3e35a5c6e4e27edfb&currsn=0&ps=105&pc=105 原圖鏈接][http://www.sohu.com/a/122784630_531052 来自搜狐网]]]  
}}
'''细胞''' (英文名:cell)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普遍的提法是:细胞是 [[ 生物 ]] 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 [[ 病毒 ]] 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一般来说, [[ 细菌 ]] 等绝大部分 [[ 微生物 ]] 以及原生 [[ 动物 ]] 由一个细胞组成,即单细胞生物,高等 [[ 植物 ]] 与高等动物则是多细胞生物。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两类,但也有人提出应分为三类,即把原属于原核细胞的古核细胞独立出来作为与之并列的一类。研究细胞的学科称为细胞生物学。
细胞体形极微,在 [[ 显微镜 ]] 下始能窥见,形状多种多样。主要由 [[ 细胞核 ]] [[ 细胞质 ]] 构成,表面有 [[ 细胞膜 ]] 。高等植物细胞膜外有细 [[ ]] 壁,细胞质中常有质体,体内有叶绿体和液泡,还有 [[ 线粒体 ]] 。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质中常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中则无。细胞有运动、营养和繁殖等机能。
[[ File:234770-14031321200636.jpg|缩略图|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7%BB%86%E8%83%9E&src=tab_www&correct=%E7%BB%86%E8%83%9E&ancestor=list&cmsid=40f8b7c4b38a0c9fb40f7afa57f8e10f&cmras=6&cn=0&gn=0&kn=50&fsn=130&adstar=0&clw=254#id=41045e67c8607c956e28534d59c5d69e&currsn=0&ps=105&pc=105 原圖鏈接][https://www.taopic.com/vector/201403/492122.html 来自淘图网]]]
中文名称:细胞
=='''发现历史'''==
[[ File:201302220247173383.jpg|缩略图|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7%BB%86%E8%83%9E&src=tab_www&correct=%E7%BB%86%E8%83%9E&ancestor=list&cmsid=40f8b7c4b38a0c9fb40f7afa57f8e10f&cmras=6&cn=0&gn=0&kn=50&fsn=130&adstar=0&clw=254#id=4e66ecaf7d0eab20979826ae055300ac&currsn=0&ps=105&pc=105 原圖鏈接][http://www.app17.com/c74074/products/d3777253.html 来自阿怡网]]]  
绝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微小,超出人的视力极限,观察细胞必须用 [[ 显微镜 ]]
1665年 [[ 罗伯特•虎克]](是物理学家:在物理学研究方面,他提出了描述材料弹性的基本定律- [[ 虎克定律 ]] ,且提出了 [[ 万有引力 ]] 的平方反比关系。在机械制造方面,他设计制造了 [[ 真空 ]] 泵,显微镜和 [[ 望远镜 ]] ,并将自己用显微镜观察所得写成《显微术》一书,细胞一词即由他命名。在新技术发明方面,他发明的很多设备至今仍然在使用。除去科学技术,胡克还在城市设计和建筑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1677年至1683年就任英国皇家学会秘书并负责出版会刊。学会的工作条件使他在当时自然科学的前沿(如机械仪器改制、弹性、重力、光学,乃至生物、建筑、化学、地质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676年,胡克发表了著名的弹性定律。)提出细胞在观察软木塞的切片时看到软木中含有一个个小室而以之命名的。其实这些小室并不是活的结构,而是细胞壁所构成的空隙,但细胞这个名词就此被沿用下来。罗伯特•虎克第一个观察到了死细胞。
1677年 [[ 列文•胡克 ]] 用自己制造的简单显微镜观察到动物的“精虫”时,并不知道这是一个细胞。列文•胡克第一个观察到了活细胞。
1827年 [[ 贝尔 ]] 发现哺乳类动物的卵子,才开始对细胞本身进行认真的观察。
对于研究细胞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的是 [[ 德国 ]] 生物学家 [[ 施莱登 ]] [[ 施旺]]。
1838年施莱登描述了细胞是在一种粘液状的母质中,经过一种像是结晶样的过程产生的,并且把植物看作细胞的共同体。在他的启发下施万坚信动、 [[ 植物 ]] 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并指出二者在结构和生长中的一致性,
[[ File:30583a22f72292dd711c0a22b6595746.jpg|缩略图|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7%BB%86%E8%83%9E&src=tab_www&correct=%E7%BB%86%E8%83%9E&ancestor=list&cmsid=40f8b7c4b38a0c9fb40f7afa57f8e10f&cmras=6&cn=0&gn=0&kn=50&fsn=130&adstar=0&clw=254#id=e64f78162e8d281855662ca09bd15cdc&currsn=0&ps=105&pc=105 原圖鏈接][http://www.16sucai.com/2014/08/47177.html 来自素材网]]]  
1867年德国植物学家 [[ 霍夫迈斯特 ]] 和1873年的施奈德分别对植物和动物比较详细地叙述了间接分裂; [[ 德国 ]] 细胞学家 [[ 弗勒 明1882 明]]1882 年在发现了染色体的纵分裂之后提出了有丝分裂这一名称以代替间接分裂, [[ 霍伊泽尔 ]] 描述了在间接分裂时的染色体分布;在他之后, [[ 施特拉斯布格 ]] 把有丝分裂划分为直到现在还通用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他和其他学者还在植物中观察到减数分裂,经过进一步研究终于区别出单倍体和双倍体 [[ 染色体 ]] 数目。
与此同时, [[ 捷克 ]] 动物生理学家 [[ 浦肯野 ]] 提出原生质的概念;德国动物学家西博尔德断定原生动物都是单细胞的。德国病理学家 [[ 菲尔肖 ]] 在研究结缔组织的基础上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的名言,并且创立了细胞病理学。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关于细胞结构尤其是细胞核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
1875年德国植物学家施特拉斯布格首先叙述了植物细胞中的着色物体,而且断定同种植物各自有一定数目的着色物体;1880年 [[ 巴拉涅茨基 ]] 描述了着色物体的螺旋状结构,翌年 [[ 普菲茨纳 ]] 发现了染色粒,
1888年 [[ 瓦尔代尔 ]] 才把核中的着色物体正式命名为染色体。
1891年德国学者亨金在昆虫的精细胞中观察到X染色体,
1902年 [[ 史蒂文斯 ]] [[ 威尔逊 ]] 等发观了 Y染色体。
1900年重新发现 [[ 孟德尔 ]] 的研究成就后, [[ 遗传学 ]] 研究有力地推动了细胞学的进展。 [[ 美国 ]] 遗传学家和胚胎学家摩尔根研究 [[ 果蝇 ]] 的遗传,发现偶尔出现的白眼个体总是雄性;结合已有的、关于性染色体的知识,解释了白眼雄性的出现,开始从细胞解释遗传现象,遗传因子可能位于染色体上。细胞学和遗传学联系起来,从遗传学得到定量的和生理的概念,从细胞学得到定性的、物质的和叙述的概念,逐步产生出细胞遗传学。
此外,发现了辐射现象、 [[ 温度 ]] 能够引起果蝇突变之后,因突变的 [[ 频率 ]] 很高更有利于染色体的实验研究。辐射之后引起的各种突变,包括 [[ 基因 ]] 的移位、倒位及缺失等都司在染色体中找到依据。利用突变型与野生型杂交,并且对其后代进行统计处理可以推算出 [[ 染色体 ]] 的基因排列图。广泛开展的性染色体形态的研究,也为雌雄性别的决定找到细胞学的基础。
20世纪40年代后, [[ 电子 ]][[ 显微镜 ]] 得到广泛使用,标本的包埋、切片一套技术逐渐完善,才有了很大改变。开始逐渐开展了从生化方面研究细胞各部分的功能的工作,产生了生化细胞学。<ref>[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172529.html 细胞发现史及争议],科学网,2019-4-10</ref>
=='''细胞结构'''==
[[ File:01300000219002122205393018921.jpg|缩略图|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7%BB%86%E8%83%9E&src=tab_www&correct=%E7%BB%86%E8%83%9E&ancestor=list&cmsid=40f8b7c4b38a0c9fb40f7afa57f8e10f&cmras=6&cn=0&gn=0&kn=50&fsn=130&adstar=0&clw=254#id=3a9b7ce9c91732e5e2521b857b69ecd9&currsn=0&ps=105&pc=105 原圖鏈接][http://tupian.baike.com/doc/%E5%8A%A8%E7%89%A9%E7%BB%86%E8%83%9E%E5%9F%B9%E5%85%BB%E5%8F%8D%E5%BA%94%E5%99%A8/a4_80_39_01300000219002122205393018921_jpg.html?prd=citiao_tuce_zhengwen 来自互动百科]]]  
1.细胞壁(Cell Wall) 【动物细胞没有】
位于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是一层透明的薄壁。它主要是由 [[ 纤维素 ]] [[ 果胶 ]] 组成的,孔隙较大,物质分子可以自由透过。细胞壁对细胞起着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2.细胞膜(Cell Membrane)
细胞壁的内侧紧贴着一层极薄的膜,叫做细胞膜。这层由 [[ 蛋白质 ]] 分子和磷脂双层分子组成的薄膜,水和氧气等小分子物质能够自由通过,而某些 [[ 离子 ]] 和大 [[ 分子 ]] 物质则不能自由通过,因此,它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以外,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既不让有用物质任意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
3.细胞质(Cytoplasm)
细胞膜包着的黏稠透明的物质,叫做细胞质。在细胞质中还可看到一些带折光性的颗粒,这些颗粒多数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类似生物体的各种器官,因此叫做细胞器。例如,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看到许多绿色的颗粒,这就是一种细胞器,叫做 [[ 叶绿体 ]] 。绿色植物的 [[ 光合作用 ]] 就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
4.细胞核
1、上皮组织:是由密集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在细胞之间又有明显的连接复合体。一般细胞密集排列呈膜状,覆盖在体表和体内各种器官、管道、囊、腔的内表面及内脏器官的表面。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吸收、排泄、分泌、呼吸等作用。
2、结缔组织:是由多种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的。细胞的种类多,分散在细胞间质中。细胞间质有 [[ 液体 ]] 、胶状体、固体基质和纤维,形成多样化的组织。其具有支持、保护、营养、修复和物质运输等功能。
3、肌肉组织:主要由收缩性强的肌细胞构成,一般细胞排列呈柱状。其主要机能是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使肌纤维收缩,机体进行各种运动。
4、神经组织:由 [[ 神经元 ]] 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元具有高度发达的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能力。神经胶质细胞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补等作用。神经组织是组成脑、脊髓以及周围神经系统其他部分的基本成分,它能接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能发出冲动联系骨骼肌和机体内部脏器协调活动。
=='''分裂与分化'''==
===分化===
细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是形成不同的组织,分化前和分化后的细胞不属于一类型。那些形态的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叫做组织。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组成器官。各种器官协调配合,形成系统。各种器官和系统组成生命体。细胞的癌变是细胞的一种不正常的分化方式。每个正常细胞细胞核内都有原癌基因。发生癌变的细胞原本是正常细胞,由于受到外界致癌因子(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辐射,如 [[ 紫外线 ,X ]],[[X 射线 ]] 等 ),化学致癌因子(例如 [[ 黄曲霉毒素 ]] [[ 亚硝酸盐 ]] 等 ),生物致癌因子(Rous肉瘤病毒、 [[ 乙肝 ]] 病毒等)作用,导致细胞内原癌基因被激活,激活的原癌基因控制细胞发生癌变。
癌变的细胞在细胞形态、结果、功能上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共性
1.所有的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 [[ 蛋白质 ]] 及糖被构成的生物膜(注意 :癌细胞无糖被,容易游走扩散),即细胞膜。
2.所有的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即DNA与RNA。
3.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
4.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毫无例外地存在于一切细胞内。 [[ 核糖 ]] 体,是 [[ 蛋白质 ]] 合成的必须机器,在细胞遗传信息流的传递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5.基本上所有细胞的增殖都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少数不是,如 [[ 蓝藻 ]] 的有些种类从老细胞内产生新细胞)
6.部分细胞能进行自我增殖和遗传(高度分化的细胞无法自我增殖。)
7. [[ 新陈代谢 ]]
8.细胞都具有运动性,包括细胞自身的运动和细胞内部的物质运动。
注: [[ 病毒 ]] 不具有细胞结构。 =='''相关视频'''==1、最全细胞知识 {{#iDisplay:v.qq.com/x/page/o0512ptpdyw|640|380|qq}} 2、细胞核的结构 {{#iDisplay:v.qq.com/x/page/c3012dvbads|640|380|qq}}
== '''外部連結''' ==
*[http://www.really100.net/index_new/show_news.asp?Page=1&id=48140 转基因细胞为什么会产生包涵体?]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 360 生物科學總論]]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