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96
次編輯
變更
明十三陵
,無編輯摘要
[[File:明十三陵21.jpg|350px|缩略图|右|<big>明十三陵</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9/1a36f163157c46618c98e62bfe98cf14.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192879424_488901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目前对外开放的有四处景区。长陵,是成祖朱棣的陵寝,始建于1409年,是明朝帝陵中建筑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尤其是举行祭祀仪式的祾思殿,木构件全系名贵的 [[ 金丝楠木 ]] 加工而成,堪称古建瑰宝。目前殿内举办有“定陵出土文物精品展览”。定陵,是明十三陵朱翊钧和两皇后的合葬墓,是我国按计划进行考古发掘的第一座帝陵。 [[ 定陵 ]][[ 地宫 ]] 建筑,深邃神秘。共出土帝后衣冠和 [[ 金银器皿 ]] 等珍贵 [[ 文物 ]] 多达3000件左右,是不可多得的明史研究实物资料<ref>[https://www.sogou.com/link?url=DSOYnZeCC_qHkzcdeUad6KYXDrRUT9ozZAnoAkz627XWIqbU6pynmD_UyHSczrL1wwS7qJIC1CODsCqVIjsUg7bAp6VRqT6Q 明十三陵博物馆],北京数字博物馆,2015-09-21 </ref>。昭陵,是近年按照明朝旧址全面复原的陵园,该陵松柏参天,殿宇辉煌,气势恢宏。
2003年列为 [[ 世界文化遗产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15年10月,国家旅游局通过暗访检查,发现明十三陵景区的主要存在外围欺客宰客现象严重,无明码标价;卫生情况差,景区垃圾裸露多,地面污物清扫不及时;游览设施不足,游客中心功能不全等问题,对景区给予严重警告,并公开通报,给予6个月时间整改。 [2] 中文名明十三陵 年 代明 所在地北京昌平 面 积四十平方公里 保护等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级别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北京市 适宜游玩季节3月--5月、9月--11月 建议游玩时长2小时 门票价格旺季135元 淡季100元 学生半价 著名景点长陵、定陵、古神道、德陵
2015年10月,国家旅游局通过暗访检查,发现明十三陵景区的主要存在外围欺客宰客现象严重,无明码标价;卫生情况差,景区垃圾裸露多,地面污物清扫不及时;游览设施不足,游客中心功能不全等问题,对景区给予严重警告,并公开通报,给予6个月时间整改。
中文名明十三陵
年 代明
所在地北京昌平
面 积四十平方公里
保护等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级别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北京市
著名景点长陵、定陵、古神道、德陵
==名称由来==
明朝开国 [[ 皇帝 ]][[ 朱元璋 ]] ,建都于 [[ 南京 ]] ,死后葬于 [[ 南京钟山 ]] 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 [[ 朱允炆 ]] (建文帝)因其叔父 [[ 朱棣 ]] 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 [[ 朱祁钰 ]] ,因其兄英宗皇帝 [[ 朱祁镇 ]] 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 [[ 天寿山 ]] 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3]
==历史沿革==
[[File:明十三陵02.jpg|300px|缩略图|右|<big>明十三陵鸟瞰图</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02/9b31682c1a664faf9da19ac8937f1942.jpeg 原图链接][http://mt.sohu.com/20180502/n536436510.shtml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明十三陵建于1409 年 ~1645年,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3]
195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十三陵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1982年,国务院公布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区为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
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选委员会评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ref>[https://www.sogou.com/link?url=DSOYnZeCC_rz88Xns-EirCdQRoztLvNX3BCcWJMfE-XRSivg5vKu6N_JbZDh2tyMWcM7r9r20ye8DXy6GOu0ibwfeHNvomoV 明十三陵 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墓葬群(图)],中国网 </ref>。”
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 [[ 世界遗产目录 ]] 》。 [4]
2011年,国家旅游局批准明十三陵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皇帝陵寝==
===明长陵===
第一进院落,前设陵门一座。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面阔显五间,檐下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其下辟有三个红券门。陵门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随墙式角门(已拆除并封塞)。院内,明朝时建有神厨(居左)、神库(居右)各五间,神厨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厨、神库均毁于清代中期,碑亭则保存至今。
第二进院落,前面设殿门一座,名为祾恩门。据《 [[ 太常续考 ]] 》等文献 记载,天寿山诸陵陵殿名为“祾恩殿”,殿门名之为“祾恩门”,始于嘉靖十七年(1538年),是世宗朱厚熜亲易佳名。其中,“祾”字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字取“罔极之恩”意,长陵祾恩门,为单檐歇山顶形制,面阔五间(通阔31.44米),进深二间(通深14.37米),正脊顶部距地面高14.57米。檐下斗拱为单翘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斗拱耍头的后尾作斜起的杆状,与宋清做法皆不相同。室内明间、次间各设板门一道,稍间封以墙体。其中明间板门之上安有华带式榜额,书“ [[ 祾恩门 ]] ”三金字。“稜”字系后世修葺时误写。门下承以旱白玉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其栏杆形制,为龙凤雕饰的望柱,和宝瓶、三幅云式的栏板。台基四角及各栏杆望柱之下,各设有排水用的石雕螭首(龙头)。台基前后则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其中路台阶间的御路石上雕刻的浅浮雕图案十 分精美:下面是海水江牙云腾浪涌,海水中宝山矗立,两匹海马跃出水面凌波奔驰;上面是两条矫健的 [[ 巨龙 ]] 在云海中升降飞腾,追逐火珠,呈现出一派波澜壮阔的雄伟景象。祾恩门两侧还各有掖门一座,均作随墙式琉璃花门,门上的斗拱、额枋,门顶的瓦饰、椽飞均为黄绿琉璃件组装,在红墙的映衬下格外分明。院内,北面正中位置建有高大巍峨的祾恩殿。这座大殿在明清两代,是用于供奉帝后神牌(牌位)和举行上陵祭祀活动的地方。 [5]
===明定陵===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显皇帝 [[ 朱翊钧 ]] (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该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定陵地宫可供游人参观<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9QPR3IE0544052T.html 明十三陵中唯一被发掘的陵墓,发掘后却造就了考古史上的最大灾难],网易订阅 2019-3-9</ref>。
定陵早在万历帝生前就开始营建,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开工,历时6年方完成,耗银八百万两。陵墓建成时皇帝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定陵成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它的地面建筑共占18万平方米,前有宽阔院落三进,后有高大宝城一座。陵正门前方是三卒汉白玉石桥。过了桥是高大的碑亭。亭周围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监等建筑物300多间。再往后就是陵园最外面的围墙-外罗城(围墙外的围墙)。
陵宫的总体布局亦呈前方后圆之形。其外围是一道将宝城、宝城前方院一包在内的“外罗城”。城内面积约18万平方米。清梁份《 [[ 帝陵图说 ]] 》对这道外城成做过这样的描述:“铺地墙基,其石皆文石,滑泽如新,微尘不能染。左右长垣琢为山水、花卉、 [[ 龙凤 ]] 、 [[ 麒麟 ]] 、 [[ 海马 ]] 、龟蛇之壮(状),莫不宛然逼肖,真巧夺天工也。”又谓:“覆墙黄同瓦瓦,刻砖为斗拱,檐牙玲珑嵌空,光莹如玉石。甲申之变,寸寸毁之,而不能尽毁也。”外罗城仅前部正当中轴线位置设宫门一座,即陵寝第一道门。其制,黄瓦、朱扉、设券门三道。
外罗城内,偏后部位为宝城。宝城之前,在外罗城内设有三进方形的院落。
第二进院落,前墙之间设祾恩门。其制面阔五间(通阔26.47米),进深二间(通深11.46米),下承一层须弥座式台基。台基之上龙凤望柱头式的石栏杆及大小螭首设置齐备。前后还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
第三进院落,前墙间建有陵园最主要的殿宇——祾恩殿。其形制为重檐顶,面阔七间(通阔50.6米),进深五间(通深28.1米),下承须弥座式台基一层,围栏雕饰同祾恩门。台基前部出有月台。月台前设三出踏跺式台阶,左右各设一出。殿有后门,故台基的后面亦设踏跺式台阶一出。其中,后面一出踏跺及月台前中间一出踏跺设有御路石雕。刻龙凤戏珠(左升龙,右降凤)及海水江牙图案。祾恩殿左右各设随墙式掖门一座。院内沿中轴线设有两柱牌楼门( [[ 棂星门 ]] )一座、石几筵一套。牌楼门的两柱作出头式,白石雕成、截面为方形,顶部雕坐龙,前后戗以石抱鼓。石几筵,由石供案和石供器组成。石供案作须弥座式,石供器由香炉(一座)、烛台(二座)、花瓶(二座)组成。形制如长、永等陵。
由于宝城的隧道门设于宝城墙的右前方,帝后棺椁在享殿(祾恩殿)内举行“安神礼”后,必须途经外罗城内能进入宝城的隧道门入葬玄宫,同时考虑到建筑设计的对称性,在第三进院落左右两墙又对称地设有随墙式掖门各一座。
此外,定陵外罗城之前,左侧还建有宰性亭、祠祭署,右侧建有神宫监、神马房等附属建筑。定陵卫的营房则建于昌平城内。其中,定陵祠祭署的建筑布局是,中为公座(办公用的正厅),后为官舍,前为门。神宫监有重门厅室,房屋多至300余间。 [5]
===明昭陵===
明昭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庄皇帝 [[ 朱载垕 ]] (年号隆庆)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昭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 。昭陵陵园建筑面积为35000平方米,现存有完整的祾恩门、祾恩殿及其东西配殿,和方城、明楼、宝顶等。这里埋葬有明朝第十二帝穆宗朱载垕和他的三位皇后。 明朝灭亡后,昭陵先后遭到两次破坏。公元1644年,战乱中明楼遭火焚;清朝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三月五日,大雨滂沱,雷电交加,陵恩殿和两庑配殿又遭雷击起火,陵卒拼命扑救,只救下了两庑配殿,陵恩殿被彻底烧毁。随着岁月的推移,到了乾隆年间,两庑配殿和陵恩门又相继残坏。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清政府为缓和民族矛盾,重新修葺明十三陵。昭陵也在修葺之中。从遗址分析,当时修葺的项目只有明楼、棱恩门、棱恩殿三项工程。这次重修,虽然使陵园制度稍趋完备,但却改变了原有建筑的规制 。
明楼的斗拱,依明朝制度各陵均为上檐单翘重昂七踩斗拱,下檐重昂五踩斗拱。而修葺后的昭陵却变成了上下檐均为单翘单昂五踩斗拱。明楼内还增加了条石券顶。棱恩门、棱恩殿虽然重建时间数没有大的变动,但都缩小了尺度。棱恩殿,原制面阔五间(30.38米),进深四间(16.77米);清代重建后,面阔间数没有改变,尺度却缩小为23.3米。进深改为三间,尺度缩小为11.92米。棱恩门,原为面阔三间(18.44米),进深二间(8.04米);清代重建后面阔缩小为12.52米,进深缩小为6.77米。陵内的两庑配殿和陵前的神功圣德碑亭不仅没有重建,而且残垣断壁也被拆除。只在碑石周围旧亭基上修建了一周宇墙。此后,长达200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修缮。昔日壮丽的陵园建筑满目凄凉,只剩下残坏的明楼和陵墙了。
===明永陵===
明永陵位于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代皇帝世宗肃皇帝 [[ 朱厚熜 ]] (年号嘉靖)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永陵大约经过7-11年的经营,永陵营建大体告成。建成后的永陵与前七陵相较,确有两大独特之处。
首先,是规模宏大。在古代,陵园规模的大小,取决于陵园殿庑、明楼及宝城规则。按照《大明会典》的记载,永陵宝城直径为81丈,裬恩殿为重檐七间,左右配殿各九间,其规制仅次于长陵,而超过献、景、裕、茂、泰、康六陵制度。其裬恩门面阔五间则与长陵相等,其后仅定陵与之同制。
另外,永陵的方院和宝城之外,还有一道前七陵都没有的外罗城,其制“壮大,甃石之缜密精工,长陵规画之心思不及也”。外罗城之内,左列神厨,右列神库各五间,还仿照深宫永巷之制,建有东西长街。古人设计了外罗城,以便将皇妃们埋葬于外罗城之内,其布葬的位置则拟在宝山城之外,明楼之前,亦即明楼前左右宫墙之外,左右相向,依次而袝。后来,世宗的皇妃们的墓窒虽然没有按原议定的方案,修在外罗城内,但外罗城则按原定计划修建了。 [5]
===明献陵===
陵寝制度确实比较俭朴。其神道从长陵神道北五空桥北分出,长约1公里。途中建有单空石桥一座。路面为中铺城砖,两侧墁碎石为散水,十分俭朴。其朝向为南偏西200,占地仅4.2万平方米左右。其陵殿、两庑配殿、神厨均各为5间,而且都是单檐建筑;门楼(祾恩门)则仅为3间;城下券门改为更简单的直通前后的形式。照壁则因之不设于券洞内而设于方城之后,墓冢之前。上登明楼的礓石察 量路则改为设于宝城之内的方城左右两侧。由于献陵陵制不追求奢华,所以,前人在述及明陵时有“献陵最朴,景陵最小”之说,它为此后的明陵建筑树立了楷模。
明献陵还有一个特点,这就是祾恩殿和方城明楼在院落上彼此不相连属。前面以祾恩殿为主,建有一进院落,殿前左右建两庑配殿和神帛炉。院的正门,是祾恩门,也即陵园的大门,门前出大月台,院后设单座门一道。后面以宝城、明楼为主,前出一进院落。院内建两柱棂星门、石供案。院门为三座单檐歇山顶的琉璃花门。二院之间,隔一座小土山(影壁山)。 [5]
===明庆陵===
明庆陵,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陵内黄山寺二岭南麓,是明朝第十四代皇帝光宗贞皇帝 [[ 朱常洛 ]] (年号泰昌)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
庆陵的地下玄宫自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三月定穴营建,七月二十九日合龙门,历时四个月,耗帑银150万两。且工程质量精细,除玄宫全部用石料外,其“后、中、前殿”,有“重门相隔”。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地面建筑完工。其陵园建筑由神道、陵宫及陵宫外附属建筑三部分组成。神道上建单空石桥一座。近陵处建神功圣德碑亭遗作,亭内竖碑,螭首龟跌,无字。
陵宫建筑总体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占地约2.76万平方米。前面有两进方院,彼此不相连接,在二进院落之间有神道相连,并于第一进院落后建单空石桥三座。第一进院落,以祾恩门为陵门,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院内建祾恩殿及左右配殿,各五间。神帛炉两座。第二进院落,前设三座门,内建两柱牌楼门及石供案,案上摆放石质香炉一,驻泰、花瓶各二,方院之后为圆形宝城,在宝城入口处建有方形城台,城台之上建重檐歇山式明楼。楼内竖圣号碑,上刻“大明”“光宗贞皇帝之陵”。明楼后宝城内满填黄土,中央夯筑上小下大的圆柱形体为宝顶,底部直径约28米。冢前拦土墙与宝城墙等高,并与宝城城台及两侧墙体围成一个平面近于“月牙”形状的院落——哑巴院,院内有随墙式琉璃照壁。零工外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如宰牲亭、神厨、神库、祠祭署、神宫监、朝房、果园、榛厂、神马房等。 [6]
===明茂陵===
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 [[ 顾炎武 ]] 《 [[ 昌平山水记 ]] 》记载顺治、康熙年间茂陵的情况是: “十二陵惟茂陵独完,他陵或仅存御榻,茂陵则簨虡之属犹有存者。”至清朝末年,祾恩门因年久失修已经倒塌,民国年间祾恩殿本已残坏,又被拆毁。其现状情况同裕陵。 [5]
===明康陵===
明康陵,位于金岭(又名莲花山或八宝莲花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代皇帝武宗毅皇帝朱厚照(年号正德)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寝。
建陵用时1年,总体布局沿袭前制,呈前方后圆形状。该陵建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占地2.7万平方米。 明末,康陵曾遭到烧毁,在清朝乾隆年间,曾被整修。
===明景陵===
明景陵,位于天寿山东峰(又名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代皇帝宣宗章皇帝朱瞻基(年号宣德)与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
其神道从长陵神道北五空桥南向东分出,长约1.5公里,途中建单空石桥一座。陵宫朝向为南偏西55o,占地约2.5万平方米。宝城因地势修成前方后圆的修长形状。前面的二进方院和后面的宝城连成一体。中轴线上依次修建祾恩门、祾恩殿、三座门、棂星门、石供案、方城、明楼等建筑。
景陵内的祾恩殿台基,仍是嘉靖年间改建后的遗物。从遗存的明代殿宇檐柱柱础石分布可以看出,该殿原制面阁五间(31.34米),进深三间(16.9米),后有抱厦一间(面阔8.1米,进深4.03米),前面的御路石雕二龙戏珠图案,比献陵一色云纹,显得更为精致壮观。
祾恩门、祾恩殿的台基上还有清代改建后遗留的柱础石。神功圣德碑亭仅存石碑及台基。 [5]
===明泰陵===
明泰陵,位于笔架山东南麓,这里又称“施家台”,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代皇帝孝宗敬皇帝朱祐樘(年号弘治)及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泰陵陵事的筹划是在明孝宗去世之后。《[[明武宗实录]]》记载,武宗即位后,即着手筹办孝宗丧事。礼部左侍郎李杰、钦天监监副倪谦和司礼监太监戴义对武宗说:“茂陵西面有个叫施家台的地方,是个建陵的吉地,大行皇帝的陵寝可以在那营建。”工科右给事中许天锡也向武宗建议,派廷臣中精通风水术的人,前去复视一次。他还提议:“如有疑,亟移文江西等处。广求术士,博访名山,务得主势之强,风气之聚,水土之深、穴法之正、力量之全,如宋儒朱熹所云着,庶可安奉神灵,为国家祈天永命之助。”礼部亦赞成这个提议。于是,武宗命太监扶安、李兴、覃观及礼部右侍郎王华等人前往施家台看视,最后确定在那里营建孝宗陵寝。
弘治十八年六月五日,陵园正式兴工,并定陵名为泰陵。太监李兴、新宁伯谭佑、工部左侍郎李鐩提督工程,五军都督府及三大营官军上万人供役,历时四月,玄宫落成,于该年十月十九日午刻将孝宗葬入陵内。正德元年(1506年)三月二十二日,陵园的地面建筑也全部告成。
泰陵在清康熙时有的建筑即已残坏。《帝陵图说》记泰陵祾恩门情况,“今左右两门坏,垒石以塞门”。此后,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陵园建筑曾经修葺,修葺情况除三座门由琉璃花门改建成砖砌冰盘檐式门楼外,余同茂陵。其现状较茂陵残坏最为严重。
明朝弘治皇帝 [[ 朱祐樘 ]] 还是中国封建社会皇帝中唯一一个只有一个女人的皇帝。 [8]
===明德陵===
明德陵位于潭峪岭西麓,是明朝第十五代皇帝熹宗折皇帝 [[ 朱由校 ]] (年号天启)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熹宗朱由校,光宗长子,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十一月十四日生。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九月六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天启。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去世,谥“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zhe皇帝”,享年23岁。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三月八日葬德陵。文献记载:熹宗“性至巧,多艺能,尤喜营造”。他曾操斧斤锯凿,自制小楼阁,“雕镂精绝,即巧工亦莫能及”。干得高兴时,甚至解衣裸体,随地盘坐。他“不爱成器,不惜天物”,随意拆改,以供片时之乐。
皇后张氏,熹宗原配。河南祥符人,太康伯张国纪之女。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四月被册立为皇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入城时自缢。南明弘光朝为她上尊谥“孝哀皇后”。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王朝将她葬入德陵。
===明裕陵===
孝肃后周氏,宪宗生母,昌平州文宁里柳林村(今属北京市海淀区)人,锦衣卫千户追封庆云侯赠宁国公周能的女儿。正统十二年(1447年)生宪宗皇帝,天顺元年(1457年)册封为贵妃。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加尊号“圣慈仁寿”。孝宗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三月一日去世,谥“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承圣太皇太后”。四月十八日葬裕陵。
===明思陵===
思陵约建于1642年,本是思宗宠妃田贵妃之妃园寝。明朝灭亡后, [[ 李自成 ]] 命人将明思宗及皇后周氏合葬于田贵妃之墓,为拢络人心并改名思陵,使思陵成为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帝后与妃嫔合葬之陵,而相较于明朝诸陵,思陵的规模也较小。思陵附近亦有明思宗贴身太监王承恩陪葬墓,清顺治帝、康熙帝亦曾为王承恩立碑以嘉许其贞忠殉主。
清朝灭亡后,思陵屡逢劫难,残毁十分严重。地下墓室曾先后两次被当地土匪盗发。1947年,国民党军队为修炮楼,又大规模地拆毁陵园地面建筑。思陵已是满目凄凉,只有坟冢、楼殿遗址、石雕五供、碑石作为珍贵文物保存下来。
===陪葬墓===
明十三陵的陪葬墓共有8座,其中7座妃子(太子)墓,1座太监墓。
万娘坟:即“万贵妃墓”,葬明宪宗皇贵妃万氏。
世宗贤妃墓:即“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葬明世宗的郑贤妃、皇贵妃阎氏、皇贵妃王氏、周贵妃、杨荣妃、马贞妃、哀冲太子、庄敬太子。
神宗四妃墓:葬明神宗的皇贵妃李氏(即李敬妃)、李顺妃、周端妃、刘昭妃(即宣懿太妃)。
王承恩墓:葬明思宗崇祯皇帝的心腹太监王承恩。 [5]
明十三陵神路是由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像生、龙凤门等组成的。
棂星门又叫龙风门。由四根石柱构成三个门洞,门柱类似华表,柱上有云板、异兽。在三个门额枋上的中央部分,还分别饰有一颗石雕火珠,因而该门又称“火焰牌坊”。龙凤门西北侧,原建有行宫,是帝后祭陵时的歇息之处。,但后来便成了全陵区的主陵道了。该道纵贯陵园南北,全长7公里,沿线设有一系列建筑物,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安保情况==
2017年3月19日,在北京一个陵寝探秘的微信群里爆料。明思陵石五供变成了“石三供”,其中的一对烛台已不在原位。3月20日,一位媒体记者去明思陵实地查证,护陵员称石质烛台被拿走修缮。十三陵特区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将于当天下午发布相关情况通报。
国家文物局表示,此案发案时,思陵原有安防设施已全面瘫痪,人防物防技防形同虚设。另外,十三陵此前已发生过石刻文物被盗未遂事件,但未能引起十三陵特区办事处足够重视,未及时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和漏洞。
2017年3月21日下午,北京市文物局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十三陵的安全隐患问题展开彻查。 [9] 2017年4月29日,从昌平区十三陵镇获悉,思陵石五供烛台失窃事件发生后,本月起至9月底,十三陵将开展为期半年的文物安全大检查行动。相关负责人还介绍,十三陵将引进光波振动防盗掘系统、红外脉冲报警、电子巡更系统等8种先进安防技防管理手段,更新老旧监控设备。 [10]
2017年4月29日,从昌平区十三陵镇获悉,思陵石五供烛台失窃事件发生后,本月起至9月底,十三陵将开展为期半年的文物安全大检查行动。相关负责人还介绍,十三陵将引进光波振动防盗掘系统、红外脉冲报警、电子巡更系统等8种先进安防技防管理手段,更新老旧监控设备。
==旅游信息==
===门票价格===
联票135元,没在旺季去过,具体票价希望去过的游客补充说明。
===开放时间===
旺季时间
(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
淡季时间
(每年11月1日至来年3月31日)
明定陵
8:00-17:30(停票时间)
8:30-17:00(停票时间)
明长陵
8:00-17:30(停票时间)
8:30-17:00(停票时间)
明昭陵
8:30-17:30(停票时间)
8:30-17:00(停票时间)
总神道
8:10-17:30(停票时间)
8:30-17:00(停票时间)
居庸关长城
8:00-17:00(停票时间)
8:30-16:30(停票时间)
银山塔林
8:00-17:00(停票时间)
8:30-16:30(停票时间)
===交通线路===
选择自驾车游览十三陵景区,请从北三环马甸桥驶入京昌高速公路,在通往“昌平西关环岛”出口驶出高速公路;盘西关环岛半圈后即可驶入十三陵景区。 [12]
景点 公共交通乘车路线
明定陵 1、德胜门西站乘345支线至昌平东关路口转314路;2、德胜门西站乘881路至昌平东关路口转314路.
1、德胜门西站乘345支线至昌平体委转22路;2、北京立水桥乘“昌平22路”公交线-昭陵村;3、德胜门站乘881路至沙河站转昌平22路。
总神道
1、德胜门西站乘345支线至昌平体委转22路;2、德胜门西站乘345支线、881路至昌平东关路口转314路南新村站下;3、北京地铁5号线天通苑乘“昌平22路”。
居庸关 1、德胜门乘坐345快到沙河下车,换乘昌68路车直达景区; 2、德胜门乘坐883路到南口东街下车,再换乘昌68路车直达景区; 3、城铁(13号线)龙泽站下车换乘昌平区城乡班车68路车直达景区。
银山塔林 1、德胜门乘345路在“昌平北站”转31路至银山塔林站下。
==退出经营==
十三陵特区承担八达岭-十三陵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管理经营职能,在文物安全保护领域责任重大。2018年10月,为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十三陵特区启动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剥离旅游经营职能,组建世界遗产管理中心和文物安全管理中心,退出旅游商店和经营场所等,集中力量提升文化遗产的安全保护水平<ref>[https://www.sogou.com/link?url=DSOYnZeCC_rFnAdVO_Rb-VWSPSk83357VpQpLSGc-1dh5GCqb26yJt3m1gnibk_AMtxcrI7G0V-8H3hzb6JqFQ.. 北京:十三陵特区将全面升级安保体系],新华网 2018-10-14</ref>。 [14]
==明朝陵墓==
名称 地点 地位
景泰陵 北京市海淀区 明英宗弟代宗朱祁钰之陵园。
明显陵 湖北省钟祥市 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祐杬、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
==视频==
===<center> 明十三陵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探秘十三陵之长陵</center>
<center>{{#iDisplay:q0362uen63b|560|390|qq}}</center>
<center> 明十三陵之未开放陵寝:裕陵 </center>
<center>{{#iDisplay:l0882jjhwud|560|390|qq}}</center>
<center>航拍北京昌平十三陵 </center>
<center>{{#iDisplay:h0341ysuurf|560|390|qq}}</center>
<center>明十三陵探秘</center>
<center>{{#iDisplay:f01607os43t|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