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泽州县

移除 4,27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泽州县''',原为[[山西省]][[晋城市]]郊区,地处[[山西省]]东南端,南与[[河南]][[济源]]、[[沁阳]]、[[博爱]]、[[修武]]交界,东至丹河与[[陵川县]]相接,西至[[沁河]][[阳城]]、[[沁水县]]相连,北至界碑岭高平市毗邻,为通向中原的要冲,晋豫两省交界。县域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辖14镇3乡,627个行政村,总人口52.6万。主要河流有[[沁河]]和[[丹河]],均流入[[河南]][[豫北平原]]。[[历史]]悠久,山川秀美,境内秀丽雄浑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资源丰富,素有“煤铁之乡<ref>[http://jc.sxgov.cn/content/2019-02/21/content_9265778.htm 泽州:千年绝技“花开”煤铁之乡],今日泽州 ,2019-05-18</ref>”的美誉。
 
==历史==
 
泽州县1985年为晋城市郊区,1996年8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郊区设泽州县。全县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人口52.6万人,下辖14镇3乡627个行政村。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创建文明城镇工作先进县”、“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县”、“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电气化建设先进县”、“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县”。
 
==交通==
 
晋张公路
碗周公路
207国道
太焦铁路
G55 二广高速公路、G5512 晋新高速公路、晋济高速公路、晋侯高速公路
==地貌分布==
平川区地貌分布于南村、巴公等乡镇。相对高差一般只有50米左右,面积27万亩,占泽州县总面积的8.3%。本区地势平坦开阔,有垄岗起伏的微域变化,为河流近代洪水淤积物,上细下粗呈二元结构。土层主要为较厚的更新统黄土堆积,其厚度为5-15米,下层为砾石层。境内山地、丘陵、平川面积之比为6︰3︰1。最高点为西北部的[[吾圣山]]主峰,海拔1346.6米,最低点为[[丹河]]出口处的三姑泉,海拔296米,相对高差为 1050.6米。平均海拔在650--1000米之间。境内山岭纵横,北疏南密,均属太行山脉。海拔1100米以上的山有[[吾圣山]]、香山、大圪垴山、伊侯山、大尖山、方山、岳城山、晋普山、圣王山等。
 
==气候水文==
 
泽州县[[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一般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泽州县年平均气温10℃-11℃,气温总的分布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盆地由平地向山区递减。泽州县多年无霜期192.6天,最多为226天。降水量的区域分布总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山区多于平川、丘陵;南部和东南部山区大于北中部地区。降水量主要分布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 %。
 
泽州县境内主要河流为沁河和丹河两大流域。沁河的主要支流有长河、白水河、犁川河、龙湾河、范河;丹河的主要支流有东丹河、东大河、巴公河等。干流流向多由北向南,其支流流向多为由西向东。泽州县水资源总量为3.54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为3.3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2.54亿立方米,重复资源为2.37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资源量为1.11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珍贵稀有动物,主要有猕猴和麝,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猕猴分布于境内南部与河南省接界的深山里,麝也主要分布在东南山区,数量很少。
 
==水资源==
 
泽州县境内天然水资源总量由本区水资源量、过境水资源量和过界客水资源量三部分组成,总量为17.58亿立方米。
 
本区水资源量是指在本区范围内由于降雨人渗补给所形成的天然地表、地下径流量。通过计算求得,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27亿立方米(保证率95%时为2.43亿立方米,75%时为1.86亿立方米,50%时为1.44亿产立方米)。其中地表洪水为0.79亿立方米,地下水源1.943立方米。
 
入境水资源量是指区界外由于降水补给形成流经本区的天然、地表、地下径流量。境内多年平均由上游的高平、陵川入境的水量为 2.25亿立方米(保证率95%时为1.977亿立方米, 75%时为1.509亿立方米,50%时为1.16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洪水0.589亿立方米,地下水为 1.66亿立方米。
 
过界客水主要指沁河从本区的西南边境流过的水量,其天然河川径流量为12.61亿立方米。按水资源分类划分:境内天然水资源总量为4.974亿立方米(不包括过界客水)。其中地表水资源为为1.38亿立方米,地下水3.594亿立方米。
 
境内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由于漏水地层多,造成地表洪水少,地表洪水仅占泽州县水资源总量的 7.8%,而地下水却占到水资源总量的20.89%;水资源分布与工农业生产需求不协调。
 
东南部山区工农业生产需水量少,而年降雨一般比中北部地区多100毫米左右,许多地方又地处河流下游,泉水出露较多,流量大,水资源较为丰富;工农业比较集中的中北部和丹河上游地区需水量多,但年均降雨量和清水流量较少,水资源相对比较贫乏;蓄水工程造价高,成本大;降雨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又分布不均,丰水年和旱年往往连续发生(一般丰水年连续3-4年,干旱年连续2-4年);地下水资源的 60%是埋藏于地面400米以下的深水层,打井费用高,提水成本较大;流量在0.1立方米/秒以上泉水大都分在东南山区,出露标高为300-500米,因远离工农业密集区,开发利用困难。
 
由于水资源总量的70%分布于东南山区,泽州县水资源总量为17.584亿立方米,但经测量计算,泽州县天然水资源可利用总量P:75,时为1.37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洪水可利用为0.307亿立方米,可利用地表清水为0,30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0.76亿立方米,其中浅中层水为0.231亿立方米,深层水为0.439亿立方米。
==风景名胜==
714,66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