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茹志鹃

增加 2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茹志鹃'''(1925年9月13日——1998年10月7日),[[浙江]]杭州人。 当代著名女作家,著名导演[[王啸平]]的夫人,[[王安忆]]的母亲。
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曾用笔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杭州。1925年9月生于上海。家庭贫困,幼年丧母失父,靠祖母做手工换钱过活。11岁以后才断断续续在一些教会学校、补习学校念书,初中毕业于浙江武康县武康中学。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任过演员、组长、分队长、创作组组长等职。1947年加入 [[ 中国共产党 ]] 。1955年从 [[ 南京 ]] 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
<ref>[https://book.douban.com/author/4506288/茹志鹃]豆瓣网</ref>
==人物生平==
茹志鹃自幼随祖母在上海、杭州以做手工维持生活,11岁才上小学。祖母去世后,被孤儿院收养。后进上海妇女文化班学习。1942年初中毕业。
1943年随兄参加 [[ 新四军 ]] ,在军区话剧团当演员,后调到军区文工团创作组。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短篇小说
1955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1960年起从事专业
文学创作,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又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1977年当选上海七届人民代表。现为《上海文学》编委。茹志鹃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侠,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她的许多作品如《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如愿》、《阿舒》、《三走严庄》等都受到过茅盾、冰心、魏金枝、侯金镜等老一辈作家的好评,一些作品被译成日、法、俄、英、越等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
《生活》是她的第一篇作品,于1943年11月22日发表在上海《申报》副刊《白茅》第36期。1955年夏,由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作协分会,任《文艺月报》编辑。1958年3月,在《延河》月刊发表短篇《百合花》,歌颂解放军和人民之间的血肉关系,茅盾称赞这是一篇具有清新、俊逸风格的好作品,此后有影响的小说还有《静静的产院》等。
《剪辑错了的故事》,是作者在粉碎 [[ 四人帮 ]] 之后写的短篇小说,通过正反对比手法,把现实和历史加以对照,揭露了极“左”思潮泛滥时期造成的虚假浮夸给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此外,写过很多短篇小说和散文。文笔细腻、人物性格鲜明动人,颇得好评。现任中国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
长写抒情心理小说。表现战争题材,以空灵精致的笔触展示军民间的诗情和厚意;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生活,那柔美纤细的笔触常游弋在劳动女性的心灵世界,显示人物内心的热切和性格的贤淑。进入新时期以后,茹志鹃的视野变得更宽广而深邃,作品“从微笑到沉思”,温存中透出辛辣,热情里蕴含冷峻,创作风格有所发展。
==成长之路==
女战士
与当时有影响的女作家杨沫、相比,在年龄上,茹志鹃是一位小妹妹;而在经历上,茹志鹃与菡子、刘真等人更为相近,也是一位穿着军装走进新中国的女战士。茹志鹃祖籍 [[ 浙江杭州 ]] ,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极其贫困。由于两岁丧母,父亲离家出走,她只得随祖母辗转沪杭两地,靠手工劳作勉强糊口。1943年,她当小学教师,与哥哥一起参加了新四军,从此她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家”。部队火热的战斗生活,给予这位女战士多方面锻炼和提高,战争年代她作为一名文工团员边行军边写下快板、歌词、日记。这些快板、歌词加上1943年她当小学老师时在《申报·副刊》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生活》,可以看作是她最早的文学创作。解放后,茹志鹃在南京军区文工团任创作员,1952年创作的话剧《不拿枪的战士》曾获军区创作奖。1955年7月她从部队转业到上海任《文艺月报》编辑,1960年转入专业创作。茹志鹃在文革前的作品以短篇小说见长,分别收在《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两本集子中。题材大都反映革命战争年代的生活,另一类则反映社会主义时期的新生活。虽然这时期茹志鹃的创作在对生活的开掘上并未能超出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但她是社会主义新生活的一位热情的歌者,同时也是艺术风格的勇敢追求者和探索者。
热情歌者
1958年,当大跃进的热浪席卷全国,文学界也因此充满了打擂比武的声音的时候, [[ 陕西省 ]] 文学刊物《延河》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百合花》的小说。尽管《延河》地处西北,《百合花》也仅只是一篇几千字的短篇,但它却以自己独有的百合花般的气息与芬芳,给当时一片燥热的文坛带来一缕清新的风。它的作者就是茹志鹃。茹志鹃著有短篇小说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 《草原上的小路》,散文集《母女同游美利坚》以及报告文学《离不开你》、 《红外曲》等。许多作品被译成日文、英文、法文、俄文、越南文等国文字。
成长
茹志鹃是1958年以《百合花》而踏上文坛的。最早发现她的艺术追求并给予热情赞扬的是文学前辈茅盾。茅盾不仅称赞了茹志鹃的探索,而且也出了《百合花》在艺术探索上带有突破性意义。 1959年至1961年,围绕茹志鹃的作品,文坛展开了关于风格题材的大讨论。有人批评茹志鹃笔下缺乏高大的形象,有人指责《高高的白杨树》“有方向性问题”,有热爱茹志鹃作品的同志也规劝她应注重写“重大斗争”与“英雄人物”。这一切曾给初登文坛的茹志鹃带来压力,但她同时又是十分幸运的,在她探索的路上,不仅一直得到茅盾的匡护与鼓励,而且在这场讨论中,她又得到著名评论家侯金镜、魏金枝、叶以群等人热忱的肯定与指点,这一切给了她勇气与力量,她的艺术风格日见成熟了。
实际上茹志鹃创作上的荒芜,早在“文化大革命”前三年就已经开始了。在动乱的年代,像她这样以写“儿女情”、“家务事”著称的女作家当然不能幸免,她被戴上“文艺黑线的尖子”、“文艺黑线的金字招牌”等帽子,遭到了无情的批判。
找回热情
“文革”中,茹志鹃曾愤怒发誓永不再写一个字。但是当春风重新吹临祖国大地上时,她的一颗战士的心又燃烧了,多年来积累的生活、思想和感情重又化为笔底的一篇篇文字,她成为打倒“四人帮”以后的70年代末到80年代前期十分活跃女作家之一。新时期她创作仍以短篇小说为主,它们大部分收编在短篇集《草原上的小路》中,其中《剪辑错了故事》与《草原上的小路》曾分别荣获1979年度与1980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创作奖。此外她还发表了自传体小说《她从那条路上来》,报告文学《离不开你》、 《红外曲》以及若干散文的作品。综观茹志鹃在新时期的创作,如果说五、六十年代她的声音虽是热情的,但又是单纯的话,那么经过了“文化大革命”的10年磨炼,10年沉思,她的文学眼界已远为开阔,思想力度也远为加深,包容在她作品中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远比17年前丰厚,因此单从思想内容而言,这就是一个跃上新高度的创作期。1985年她与女儿、作家王安忆受 [[ 美国 ]] 爱荷华写作中心的邀请,访美数月,回国后母女俩合写了散文集《母女同游美利坚》等。
==个人作品==
1,85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