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豆腐皮

增加 63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豆腐皮'''是 [[ 中国 ]] 传统豆制品,在 [[ 中国 ]] 南方和北方地区有多种名菜。豆腐皮性平味甘,有清热润肺、止咳消痰、养胃、解毒、止汗等功效。豆腐皮营养丰富,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据现代科学测定,还有铁、钙、钼等人体所必需的18种微量元素。<ref>[https://www.meishij.net/%E8%B1%86%E8%85%90%E7%9A%AE 豆腐皮做法大全] ,美食杰 </ref>
[[File:豆腐皮.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基本信息==
==营养价值==
<p style="text-indent:2em;">中医理论认为,儿童食用能提高免疫能力,促进身体和智力的发展。老年人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特别对孕妇产后期间食用既能快速恢复身体健康,又能增加奶水。豆腐皮还有易消化、吸收快的优点。是一种妇、幼、老、弱皆宜的食用佳品。<ref>[https://www.360kuai.com/pc/9063ed6509bf4ff85?cota=4&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白豆腐、黑豆腐、豆腐皮,哪种营养价值更高?] , 中国缬草 2019-01-11 </ref>
==制作方法==
<p style="text-indent:2em;">各地对豆腐皮的叫法不甚一致,有如下两种:
<p style="text-indent:2em;">一是在 [[ 豆浆 ]] 煮沸之后表面形成天然油膜"挑"起来晾干成的豆腐皮,也叫" [[ 油皮]]"、" [[ 腐竹]]"、" [[ 豆腐衣]]"、" [[ 豆笋]]",本条目为了辨义将用"油皮"标注;
<p style="text-indent:2em;">二是压制成的豆腐皮(千张、干豆腐),与豆腐干近似,但较薄(比油皮则明显较厚,可以看成超薄的豆腐干)、稍干,有时还要加盐,口味与豆腐有区别,本条目为了辨义将用"千张"标注。<ref>[http://www.leha.com/health/656882 千张的功效与作用] , 乐哈网2017-12-04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二者虽都叫"豆腐皮",但形状、成分、口味、菜肴做法均有较大差别。但举一例, [[ 上海 ]] 人吃素鸡和素鸭,素鸡就是千张卷成,而素鸭则是油皮卷成。
<p style="text-indent:2em;">"油皮"和"千张"都是常见的豆制品,但是有意思的是在全国各地他们的名词往往让人烦恼,笔者曾经听过" [[ 豆腐皮]]","豆皮"," [[ 腐皮]]","油皮"," [[ 腐竹]]","千张"," [[ 百叶]]""豆笋"," [[ 干豆腐]]",可想而见全国应该还有更多的名称称呼这两种让人喜爱的豆制品。在 [[ 安徽 ]][[ 湖北 ]] 等地方,"油皮"和"千张"都是常见的豆制品,"油皮"就是当地的豆腐皮。有趣的是在 [[ 中国 ]] 北方一些"千张"被称为豆腐皮的地区,当地其实并不吃"油皮",仅吃"千张"。而在东北,他们吃的"干豆腐"就是千张。而在南方 [[ 福建 ]] 等地,他们吃的"豆腐皮"其实是包括了" [[ 油皮]]"和" [[ 腐竹]]"两种豆制品。 [[ 湖南 ]] 一般包括" [[ 豆笋]]"(腐竹)、" [[ 千浆皮子]]"(百页)、" [[ 豆油皮子]]"(油皮)三种。
<p style="text-indent:2em;">浦江豆腐皮(油皮)
<p style="text-indent:2em;">产品成分: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 ,铁、钙、钼。
<p style="text-indent:2em;">产品功能:浦江豆腐皮是浦江的传统名产,距今有数百年的历史,畅销全国,出口 [[ 欧美 ]] [[ 东南亚 ]] 等国家和地区。易贮藏,便携带,是访亲送友的佳品。
<p style="text-indent:2em;">浦江豆腐皮是选用浦江春大豆中的地方品种,俗称"白豆"为原料,经浸泡、磨浆、过滤、结膜、捞膜、晾干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File:石屏油皮.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石屏(油皮)===
<p style="text-indent:2em;">石屏豆腐皮是 [[ 云南 ]] 久负盛名的一种豆制品。《 [[ 石屏县志 ]] 》记载,豆腐皮生产始于 [[ 明代 ]] 初期,盛于 [[ 清代 ]] 后期, [[ 光绪 ]] 年间该县有个姓罗的壮士进京会试,得中武状元,留作 [[ 慈禧 ]] 宫中佩剑侍卫,官达四品。有一次,罗回乡省亲,返京时捎去豆腐皮献于 [[ 慈禧 ]] ,慈禧食后连声称好,遂为贡品。石屏豆腐皮选用优质黄豆为原料,经筛洗、脱皮、浸泡、制浆、煮浆、过滤、蒸浆、揭皮凉晒至干而成。其色泽金黄,油光发亮,质地细密均匀,味道鲜美,柔嫩爽口,是当地人招待宾客的上乘之品。石屏豆腐皮营养丰富,蛋白质达40%以上,为牛肉的2倍,大米的6倍,是男女老幼皆宜的高蛋白保健食品。豆腐皮食法多样。烹调前,先用温热水将腐皮浸润片刻,切成丝状或块状,再用淡盐水浸泡15-30分钟,继用清水漂洗1-2次,沸水中焯过后冷却,然后根据食者所好,或蒸煮,或炒炸,或凉拌。
===怀安城(千张)===
<p style="text-indent:2em;">薄如纸张,筋似皮条,且价廉物美。豆腐皮极富营养价值。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纤维素,还有钾、钙、铁等人体需要的矿物质。长期食用,能降低人体的 [[ 血压 ]] [[ 胆固醇 ]] ,增强人体对 [[ 肝炎 ]] [[ 软骨病 ]] 的防治能力。用豆腐皮做的各种冷、热、荤、素菜,其味道之香,真是名不虚传。
<p style="text-indent:2em;"> [[ 怀安 ]] 城豆腐皮的味道之所以芳香可口,与它的制作过程有关。刚刚从豆腐皮布上扯下来的豆腐皮白生生、筋颤颤,如果把它象手绢那样揉成一团甩在皮板上,光滑的豆腐皮不会有一丝裂缝,而且都不会掉角,真是筋得难以想象,这也是怀安城豆腐皮的独到之处。 压成的豆腐皮,其吃法较简单,通常与蔬菜配伍,凉拌或清炒即可;而油皮的菜品则较为丰富。
<p style="text-indent:2em;">豆腐皮是做菜的主料, [[ 中国 ]] 是一个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 中国 ]] 的菜肴在全世界的美食中也是一花独放,芬芳流香。
<p style="text-indent:2em;"> [[ 怀安 ]] 城的豆腐皮历史久远。相传唐僖宗 [[ 李儇 ]] 执政,为加强边境防守,设立怀安卫。新城筑成后,县令下令庆贺三天。城里的豆腐匠 [[ 武老汉 ]] 根据自己做豆腐的经验,制作豆腐皮。在新城落成典礼庆贺的那一天,武老汉的豆腐皮一上市,就一售而空。之后, [[ 武老汉 ]] 的豆腐坊门庭若市,生意兴隆。武老汉把手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 [[ 怀安 ]] 城的豆腐皮便一代代流传下来。 [[ 明崇祯 ]] 十七年, [[ 李自成 ]] 率军攻克 [[ 怀安 ]] 城。怀安城百姓感激李闯王亲民之政,昼夜赶制了大批豆腐皮来犒劳闯王的大军。闯王吃后,赞叹不已,临行时还带走不少。从此,怀安城的豆腐皮名声越来越大,越传越响。
===麻辣烫(油皮)===
<p style="text-indent:2em;">在 [[ 成都 ]] 市龙泉驿区可谓家喻户晓。麻辣烫豆腐皮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特点是皮薄、不粘、筋丝好、捏不成坨,甩、煮不断,尤以柏合镇范盛章的最具特色。
<p style="text-indent:2em;">他所做的麻辣烫豆腐皮,色、态、味俱佳,烫而不见缩,吃完不见黄粉粘碗。选用的调料有酱油、豆豉、豆瓣、海椒或红油辣椒、花椒、蒜、葱、味精。制作时,将豆腐皮切得如线粗细,待锅内油开后放入豆豉炸酥,再放豆瓣、酱油、花椒,放豆腐皮掺汤煮沸,再放下其它调料,即制出味香可口的麻辣烫豆腐皮。
===玉皇庙(千张)===
<p style="text-indent:2em;"> [[ 商河 ]] 特产豆腐皮系当地的传统名 产,尤以 [[ 玉皇庙 ]] [[ 吕常西 ]] 村的豆腐皮为佳。其薄如纸张,筋似皮条,色美味香,价廉物美。用豆腐皮做的各种冷、热、荤、素菜,其味道之香,令人望而流涎。玉皇庙豆腐皮的味道之所以香甜可口,与它的制作过程有关。
<p style="text-indent:2em;"> [[ 玉皇庙 ]] 豆腐皮是选用大豆中的地方品种为原料,把黄豆打浆、烧胚、过滤、点浆、舀皮,一锅豆腐皮就得舀70多张,接着是压水、扯皮、煮皮,这一连串的工序都是在40℃的高温下进行的过滤、结膜、捞膜、晾干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当地的百姓在逢年过节,特别是产妇坐月子,多送豆腐皮。它含蛋白质35-40%、多糖25-30%,还有较多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如Ca、硫胺素、核黄素等,易吸收,其营养价值很高。
===清流豆腐皮===
<p style="text-indent:2em;">根据《 [[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 》,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清流豆腐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现批准自即日起对清流豆腐皮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p style="text-indent:2em;">一.保护范围
<p style="text-indent:2em;">清流豆腐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 [[ 福建 ]] [[ 清流 ]] 县人民政府《 [[ 关于界定清流豆腐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的请示 ]] 》(清政文[2007]98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 [[ 福建 ]] [[ 清流 ]] 县现辖行政区域。
[[File:豆腐皮2.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p style="text-indent:2em;">二.质量技术要求
==食谱==
===包子(油皮)===
<p style="text-indent:2em;">豆腐皮,一名豆腐衣。李时珍《 [[ 本草纲目 ]] 》云:"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 [[ 刘安 ]] 。凡黑豆、黄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绿豆之类皆可为之。造法:水浸硙碎,滤去滓,煎成,以盐卤汁或山矾汁、或酸浆醋淀,就釜收之。又有入缸内,以石膏末收者。大抵得苦、咸、酸、辛之物,皆可收敛耳。其面上凝结者,揭取晾干,名豆腐皮。"清代以豆腐皮作包子,有数种做法,一、腐皮包裹馅心,如纸包之四折,成方包,以蛋清糊其封口,上笼蒸之;二、用腐皮裁为小片,包馅成兜子,以麻线收口,蒸熟成型,再去麻线。亦有以豆腐切碎,拌调味品为馅,包面以蒸熟。看名称"豆腐皮包子",似为前者而非后者。豆腐皮包子清代亦为贡品,清宫御膳档案中有此物。
[[File:豆腐皮3.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春卷(油皮)===
<p style="text-indent:2em;">千张/百叶结红烧肉(千张)
<p style="text-indent:2em;">百叶结:将千张裁成寸许的窄条,对折打结制成,在 [[ 安徽 ]] 等地非常常见的家常吃法(仅用于红烧肉);油皮也可以这么加工,但是笔者没有讲过吃油皮结烧肉的地方
<p style="text-indent:2em;">材料:五花肉百叶结花椒姜块,蒜瓣 冰糖 白酒 蜂蜜 酱油 醋 八角制作方法: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