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孝敬宪皇后

增加 49,133 位元組, 6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东亚女性历史人物 |名称=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 |身份=大清国皇后 |画像=200px |说明=…”
{{东亚女性历史人物
|名称=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
|身份=[[大清国]][[皇后]]
|画像=[[File:《孝敬宪皇后朝服像》.jpg|200px]]
|说明=国家故宫博物院馆藏肖像图<ref>'''[http://www.dpm.org.cn/court/figure/104003.html 故宫博物院馆藏肖像画]'''</ref>
|姓=乌拉那拉氏
|封号=
|徽号=敬
|諡号=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 (简称:孝敬宪皇后)

|姓名=多棋木里
|字=
|官职 =
|封爵 =
|位号=
|位阶|封地 =
|神号 =
|尊号 =
|族裔 = [[满洲人]]
|旗籍 =[[正黄旗]]
|氏族 =[[乌拉那拉]]
|府邸 =
|世系 =
|初名 =
|小字=
|号=
|法号=
|院号=
|宫号=[[养心殿]]后寝宫的[[东耳房]]
|出生年=[[康熙]]二十年五月十三日(1681年6月28日)
|出生地=
|婚年=1691年
|逝世年=[[雍正]]九年九月二十九日(1731年10月29日)(50岁)
|逝世地={{QING}}北京[[畅春园]]
|坟墓=
|父亲=[[乌拉那拉]].[[费扬古 (乌喇那拉氏)|费扬古]]
|嫡母=
|母亲=[[多罗格格 (觉罗氏)]](加赠“多罗格格”)
|兄弟=大哥星辉、二哥富昌、三哥富存、四弟五格
|夫=[[世宗]]宪皇帝[[胤禛]]
|婚姻名份= [[嫡福晋]]→ [[皇后]]
|夫之父=[[圣祖]]仁皇帝[[玄烨]]
|夫之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夫之嫡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夫之元配=
|夫之正室=
|夫之继室=
|夫之平妻=
|夫之侧室=[[孝圣宪皇后]]、[[敦肃皇贵妃]]、[[纯懿皇贵妃]]、[[齐妃]]、[[谦妃]]、[[宁妃 (雍正帝)|宁妃]]、[[懋嫔]]
|姊妹=
|嫡兄弟=
|嫡姊妹=
|庶姊妹=
|同胞兄弟=
|同胞姊妹=
|异母兄弟=
|异母姊妹=
|异父兄弟=
|异父姊妹=
|女=庶女:长女、[[和硕怀恪公主]]、三女、四女
|子=亲子:[[弘晖]]<br>[[庶子]]:[[弘昐]]、[[弘昀]]、[[弘时]]、[[乾隆帝|弘历]]、[[弘昼]]、[[福宜]]、[[福惠]]、[[福沛]]、[[弘曕]]
|养子=理密亲王[[允礽]]子孙[[弘皙]]、[[弘㬙]]、[[弘晥]]、[[永璥]]。
|养女=[[和硕淑慎公主]]、[[和硕和惠公主]]、[[和硕端柔公主]]
|其他亲属 =
|经历 =
|着作 =
|注释=}}
'''孝敬宪皇后'''({{lang-mnc|ᡥᡳᠶᠣᠣᡧᡠᠩᡤᠠ<br /> ᡝᠩᡤᡠᠨ<br /> ᡨᡝᠮᡤᡝᡨᡠᠯᡝᡥᡝ<br /> ᡥᡡᠸᠠᠩᡥᡝᠣ|v=hiyoošungga enggun temgetulehe hūwangheo|a=hiyouxungga enggun temgetulehe hvwangheu}};{{bd|1681年|6月28日|1731年|10月29日|catIdx=U,乌}}),[[乌拉那拉氏]]。[[正黄旗|满洲正黄旗]]人[[胤禛]]的[[福晋|嫡福晋]],雍正登基后册封[[皇后]]。大清[[皇太极|开国皇帝皇太极]]功臣前锋侍卫[[费扬古 (乌喇那拉氏)|费扬古]]的女儿。康熙曾授予其父:[[一品]][[步军统领]]、[[云骑尉|一云骑尉]]、侍卫[[内大臣]]等官职<ref>《清史稿 卷一百六十七 表七》载孝敬宪皇后父乌喇那拉氏·费扬古为满洲正黄旗人。 奉'''([[康熙皇帝]])'''谕旨:乌喇那拉氏·费扬古,系初设[[步军统领]],即克胜任,甚属可嘉。着交部议叙,钦此。续经部复议,将费扬古升授正一品[[步军统领]]。奉特恩,再赐[[一云骑尉]],寻擢[[侍卫]][[内大臣]]。不久乌喇那拉氏·费扬古卒。</ref>。

== 生平 ==

=== 康熙时期 ===
康熙二十年(1681年),乌拉那拉氏出生,大约比雍正帝小三岁。

[[康熙]]三十年(1691年),乌拉那拉氏年约12岁时,蒙康熙[[慈爱]],被[[康熙皇帝]]赐婚给皇四子[[雍正帝|胤禛]],赐封[[福晋|嫡福晋]]<ref>[[乾隆]]《清高宗纯皇帝实录》描述[[乌拉那拉氏]]在康熙末年时:康熙圣祖幸([[圆明园]])中进膳。特命(嫡福晋乌拉那拉氏)率(藩邸格格钮祜禄氏)问安拜觐。天颜喜溢。连称:藩邸格格钮祜禄氏有[[福]]之人。</ref><ref>[[《清史稿》]]列传:世宗[[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内大臣费扬古女。世宗为皇子,'''([[康熙]])圣祖册后为[[嫡福晋]]'''。雍正元年,册为[[皇后]]。九年九月己丑崩。(自[[孝敬宪皇后]]那拉氏在[[畅春园]]驾崩后),时(雍正)上病初愈,欲亲临[[含敛]],诸大臣谏止。上谕曰:「皇后自垂髫之年奉皇考([[康熙]])命作配朕躬,结褵([[结婚]])以来'''四十馀载[[孝]]顺恭敬始终一致'''。([[雍正]])调理经年今始痊愈,若亲临丧次触景增悲,非摄养所宜。但'''皇后丧事国家[[典仪]]虽备''',而朕[[礼数]]未周,权衡轻重,如何使情文兼尽,其具议以闻」。
(某大官)最后议定说:「按照'''明朝会典'''皇后'''丧无亲临祭奠'''的'''礼节'''制度,让'''[[皇子]]朝夕奠''',遇祭,例可遣官,'''乞停亲奠'''」。([[雍正]])从之,谥孝敬皇后,及世宗崩,合葬[[泰陵]]。
</ref><ref>《清史稿》描述乌拉那拉氏在雍正末年时:诸位[[典仪]]官议(奠仪):按照'''明朝会典'''皇后'''丧无亲临祭奠'''的'''礼节'''制度,让'''[[皇子]]朝夕奠''',遇祭,例可遣官,'''乞停亲奠'''」。([[雍正]])从之。</ref>。那时[[胤禛]]只有十三岁。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内城东北修建府邸、赐[[雍和宫]](或称四爷府)。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乌拉那拉氏生下[[弘晖|弘晖]]。隔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康熙皇帝]]第一次给[[胤禛]]封[[爵位]]为[[多罗贝勒]]。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乌拉那拉氏嫡长子[[弘晖|弘晖]]<ref>《清史稿》列传:端亲王[[弘晖|弘晖]],世宗第一子。8岁殇。高宗(乾隆)即位,追封亲王,谥曰端。(康熙皇帝的35位皇子,15位早殇子,均未追赠[[爵位]],也未给他们建坟立碑修园寝。)</ref>不幸过世,得年八岁([[康熙]]的早殇子女均不封[[爵位]]),已入葬[[清东陵]]黄花山。自四十三年(1704年)后未再有生子纪录。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赐皇家园林[[圆明园]]给多罗贝勒胤禛。

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胤禛]]开始恭请[[康熙皇帝]]幸[[雍和宫]]附设花园([[圆明园]])进宴用膳之后,嫡福晋乌拉那拉氏侍宴。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初废[[胤禛]]二哥:[[皇太子]][[允礽]]。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冬十月,[[康熙]]上喻曰:「多罗贝勒[[胤禛]][[朕]]亲抚育,幼年时微觉喜怒不定。至其能体朕意爱朕之心,殷勤恳切可谓诚[[孝]]」<ref>[[康熙]]当朝史《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1707年12月4日):「皇四子多罗贝勒[[胤禛]]恭请([[康熙]])幸花园([[圆明园]])进宴。</ref><ref>[[雍正]]撰《圆明园记》:「圆明园在畅春园之北,朕藩邸([[雍和宫]])所居赐([[圆明园]])也」。</ref>。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封多罗贝勒[[胤禛]]最高[[爵位]]为[[和硕亲王|和硕雍亲王]]<ref>[[康熙]]当朝史《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五十四年七月二十九日(1707年8月27日)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胤禛恭请([[康熙]])幸王园([[圆明园]])进宴。</ref><ref>[[雍正]]当朝史《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嫡福晋]]乌喇那拉氏)问安[[内殿]],尽[[孝]]谨于先皇([[康熙]]),侍宴禁闱。</ref>。

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子时,[[雍和宫]]府内[[孝圣宪皇后|低阶格格钮祜禄氏]]生一子([[乾隆皇帝]])[[弘曆]]。

康熙五十年(1711年)十一月,藩邸[[纯悫皇贵妃|格格耿氏]]生一子[[弘昼]]。

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封亲王胤禛[[齐妃|侧福晋李氏]]第二女[[爵位]]为郡君,后授郡主。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弘曆]]虚12岁时,初见康熙于[[圆明园]]。于[[胤禛]]恭请[[康熙]]圣祖幸[[圆明园]]进宴用膳时<ref>[[康熙]]当朝史《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六月。癸卯。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胤禛恭请([[康熙]])幸王园([[圆明园]])进宴</ref>,因(乾隆)[[弘曆]]之故,特命[[嫡福晋]]率领[[弘曆]]生母藩邸格格(钮祜禄氏),同时一起问安,天颜喜溢[[康熙]]连称[[孝圣宪皇后|藩邸格格(钮祜禄氏)]]:「为有[[福]]之人」。[[和妃]]瓜尔佳氏说:「[[弘曆]]是命[[贵]]重,[[福]]将过予」。([[弘曆]]的生母藩邸格格,[[康熙]]未赐她胤禛的[[福晋]])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胤禛]]的八子四女只剩下四位儿子:[[侧福晋]]李氏子[[弘时]]、藩邸[[格格]]钮祜禄氏子(乾隆)[[弘曆]]、藩邸[[格格]]耿氏子[[弘昼]]、[[敦肃皇贵妃|侧福晋年氏]]子[[福惠]]。([[胤禛]]尚存活的四位儿子康熙均未封[[爵位]]:[[世子]]。清廷入关后,皇帝诸王儿女死于[[天花]][[传染病菌]]不计其数)<ref>《清史稿》本纪列传:[[乾隆]][[弘曆]],世宗第四子,母(崇庆皇太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于雍亲王府邸([[雍和宫]])。...... 雍正元年八月,世宗御乾清宫,密书上名,缄藏世祖所书正大光明扁额上。五年,娶孝贤皇后(嫡福晋)富察氏。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ref><ref>[[乾隆]]当朝史《[[清高宗纯皇帝实录]]》:「钮祜禄氏、原任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凌柱之女。……以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子时、诞([[乾隆]])[[弘曆]]于[[雍和宫]]邸。………。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壬寅)、[[弘曆]](乾隆)十二岁时初见([[康熙皇帝]])圣祖于([[圆明园]])之镂月开云,见即惊爱,命宫中养育。………。狮子岭之北、为世宗藩邸扈跸时赐([[圆明园]])。康熙圣祖幸([[圆明园]])中进膳。特别命[[孝敬宪皇后|嫡福晋(乌喇那拉氏)]]率领[[孝圣宪皇后|格格(钮祜禄氏)]]问安,天颜喜溢康熙皇帝连称有[[福]]的人。」【康熙病逝之前,康熙皇帝初见乾隆[[弘曆]]是康熙末年1722年,康熙皇和雍亲王亦未因格格钮钴禄氏生[[乾隆]]弘曆而修正亲王的[[福晋]]名额限制,十八年来依旧只是低阶侍妾格格或封弘曆[[爵位]],很可能是未来得及封[[乾隆]]母子和[[弘昼]]母子。并且皇后逝世后(1731-1735年),雍正皇帝驾崩前已写好[[遗诏]],还是未授予钮钴禄氏[[孝圣宪皇后|熹(贵)妃]]为[[皇后]],或者公开册立[[弘曆]]为[[皇太子]],钮钴禄氏在雍正朝顶多只当上[[贵妃]]而已(位于皇后和[[皇贵妃]]之下)】。(而按惯例,皇帝册封高级后妃,都会製作新的金册,也会有留下册文内容跟册封礼的纪录,礼部内务府应都会留下相关请旨纪录,但至目前为止都未发现任何关于雍正八年熹妃晋封[[贵妃]];裕嫔晋封裕妃的册文与册封礼的纪录)。</ref><ref>《清史稿》列传:[[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四品]]'''[[典仪]]'''凌柱女(有一说法,[[钮祜禄氏]]凌柱之女,康熙雍正不立[[典仪]]凌柱女为雍正帝皇后,是因汉人[[钱氏]]之女身份卑微)。后年十三,事世宗潜邸,'''号[[格格]]'''。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高宗([[乾隆]][[弘曆]])生。([[雍正]]登基后),封[[熹妃]],进[[熹贵妃]]。高宗即位,(以雍正皇帝驾崩前遗命尊为([[孝圣宪皇后|崇庆皇太后]])。</ref><ref>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帝第一次给弘曆([[乾隆]])封爵(和硕宝亲王),是在弘曆他21岁时。[[康熙]]五十一年(1712)三月,康熙只封胤禛已成年第二女为郡君,七月晋郡主。康熙六十一(1722年)未见(乾隆)[[弘曆]]也被康熙帝封[[爵位]]。并且[[雍正]]元年(1723年)立秘密遗诏人选,雍正帝只公开追封皇二女[[和硕怀恪公主]][[爵位]],未见(乾隆)弘曆也被其父雍正帝晋升爵位的记录。</ref>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圣祖在[[畅春园]][[驾崩]]前宣诏嗣位和遗命:『[[嫡]]长孙[[弘皙]]得[[康熙]][[锺爱]]封最高[[和硕亲王]][[爵位]]』。二十日,和硕雍亲王[[胤禛]]登基,是为[[雍正皇帝]]。十二月十一日晋封(原[[皇太子]])[[允礽]]次子[[弘皙]]为[[多罗郡王|多罗理郡王爵]]。雍正帝的[[养子]]和[[养女]],雍正特抚养其二哥[[允礽]]的年幼子孙和女儿:[[弘㬙]]、[[弘皖]]、[[永璥]]、[[和硕淑慎公主]]。[[弘皙]]亦于奏摺中[[称呼]]本是叔父的雍正皇为:“[[皇父]]”。<ref>[[中央研究院]]馆藏档[[康熙皇帝]]硃批谕旨: 康熙十四年(1675年)六月三日。康熙谕礼部:「帝王绍基垂统,长治久安,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之祥,慰臣民之望。朕荷天眷诞生[[嫡子]]已及二龄,兹者钦奉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命,建储大典,宜即举行今以[[嫡子]]为[[皇太子]]。尔部详察应行典礼。选择吉期具奏」。——{《[[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均有载录} [[中央研究院]]馆藏[[康熙]]硃批谕旨 卷册:丁08  页次:752 登录号 278678-035 高广30x26 </ref><ref> 《雍正朝满文硃批奏摺全译》 (中国第一历史档桉馆 1998)

雍正二年八有二十三日
据理郡王[[弘晳]]旗分佐领均未奏称,仰蒙[[皇父]]之恩授封为王,因臣子弟众多,[[皇父]又思虑周详,赏赐一年给养。臣[[弘晳]]全仰赖[[皇父]]养育之恩而生存。时至今年九月,可满一年养育之恩,恳乞[[皇父]]格外施恩,再赏赐一、二年养育之恩。等因,具折前来,雍正二年七年二十一日,奏事双全传谕旨:着交总理事务王大臣等议奏。钦此钦遵。伏思,皇上施以[[殊恩]],封[[弘晳]]为理郡王,分别赏赐俸禄、米石、蓝披甲、村庄、商人,并一应诸物,又赏赐供养一年之诸样物品。今一年期满,理应裁减,皇上又敕令臣等议奏,此实为皇上之殊恩矣。为理郡王[[弘晳]],现已供给俸禄、米石、蓝披甲钱粮、材庄,且再给一年供养之物,似为过多,故将供给理郡王一年之物,臣等根据需用酌减,以供给一年。俟一年期满,拟停供给。其应供给,应裁减之物件,开列于后,谨具奏覧。请旨。
赏物,如:肉,蔬菜,水果,茶叶,酒,绸缎,毛皮,笔墨纸砚,桌子凳子,..........(原档残缺)

已给三十四件物,方有一年。不致损坏,故拟不给。

[[雍正]]硃批:知道了,按议再赏给三年。</ref><ref>《[[李朝实录|朝鲜李朝实录]]》记载, 朝鲜使臣回国向国王汇报:“皇长孙([[弘皙]])颇贤,难于废立(允礽)。”“或太子允礽之子(弘皙)甚贤,故不忍立他子,而尚尔贬处(允礽)矣。”</ref><ref>《[[李朝实录|朝鲜李朝实录]]》中景宗二年(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有这样的记载:远接使金演迎勅而归,以闻于译舌者言于户曹判书李台佐曰:「康熙皇帝在畅春苑病剧,知其不能起,召阁老马齐言曰:"(康熙)第四子雍亲王胤禛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或'''[[养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仍以为君不易之道,平治天下之要,训诫胤禛。解脱其头项所挂念珠与胤禛曰:"此乃顺治皇帝临终时赠朕之物,今我赠尔,有意存焉,尔其知之"。又曰:"废太子(允礽)性行不顺,依前拘囚,丰其衣食,以终其身"。"'''废太子第二子([[弘皙]])[[朕]]所[[锺爱]],其特封为[[和硕亲王|亲王]]'''"。言讫而逝」。</ref>

=== 雍正时期 ===
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雍正]]恭上皇考[[康熙]]尊谥、遣官致祭[[五岳|岳镇海渎]][[长白山]]。[[谥号]]曰: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庙号]]曰:圣祖。简称:圣祖仁皇帝。

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雍正奉仁寿皇太后([[孝恭仁皇后]])懿旨:''风化之基、必资内辅。人伦之本、首重坤仪。此天地之定位。[[帝王]]之常经也。([[嫡福晋]])那拉氏、懿范性成。徽音素着。孝敬尽乎承欢。惠慈彰于逮下。宜承光宸极。显号中宫。应立为[[皇后]]以宣壸教。朕祗遵慈训。立([[嫡福晋]])为[[皇后]]。应行典礼、尔部详察具奏。''

三月,雍正皇帝亲生[[皇子]][[皇女]]中,只追封[[齐妃|侧福晋李氏]]所生皇二女[[爵位]]:和硕格格(郡主)为[[和硕怀恪公主]]。[[皇子]]的[[爵位]]均不封赠。五月,仁寿皇太后崩于居所[[永和宫]]。

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皇帝]]于乾清宫召诸王满汉大臣入见,面喻曰:「建储一事,理宜夙定。去年十一月之事,仓卒之间,一言而定。圣祖仁皇帝神圣,非朕所及」。以密封遗诏,[[不立]][[皇太子]],亲书谕旨加以秘藏康熙主要中意人选,收藏于乾清宫最高之处。

[[雍正]]谕示:「([[嫡福晋]])乌喇那拉氏,奉事皇祖妣[[孝惠章皇后]]、皇考[[康熙皇帝|圣祖仁皇帝]]、皇妣[[孝恭仁皇后]],克尽[[孝]]忱,深蒙[[慈爱]]。服膺[[朕]]训。历久而敬德弥纯。懋着坤仪。正位而小心益至。居身[[节俭]]。……所以逮登[[大宝]]册封[[皇后]]…」。

雍正元年(1723年)十二月,雍正皇帝立[[嫡福晋]]乌喇那拉氏[[皇后]]礼成遣官祭[[历代帝王陵]]和[[五岳|岳镇海渎]][[长白山]]<ref>'''《[[皇朝通典]]卷四十三》节录:雍正元年二月以恭上([[康熙]])圣祖仁皇帝尊諡遣官致祭岳镇海渎[[长白山]]十二月以册立(乌喇那拉氏)[[皇后]]遣官致祭如礼'''</ref><ref>'''《[[皇朝通典]]卷四十九》节录:十一月([[康熙]])圣祖仁皇帝升配南北郊十二月册立(乌喇那拉氏)[[皇后]]礼成均遣官祭[[历代帝王陵]]'''</ref><ref>《[[皇朝通典]]卷四十八》:雍正元年十一月圣祖仁皇帝升祔太庙配享南北郊礼成均遣官告祭阙里</ref>(清朝第一位享有生前遣官祭[[历代帝王陵]]和[[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名山大川的[[皇后]])。并追封乌喇那拉氏皇后已久故父内大臣步军统领费扬古为一等承恩公并致祭修墓、和子孙袭一等侯、已故嫡(养)母追赠[[爵位]][[多罗格格 (觉罗氏)|多罗格格]]。(雍正登基时期,乾隆弘曆母子一直未有的[[礼数]])

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三十日。[[雍正皇帝]]每年寿诞[[万寿节]]的[[庆贺礼]]均停止朝贺与筵宴(雍正皇帝的寿诞日均停止朝拜行礼祝贺、停止宴客铺张浪费),并遣官祭(圣祖仁皇帝)[[景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孝东陵; [[皇后]]的[[千秋令节]]诞辰五月十三日,也替雍正皇帝的曾祖父母[[守孝]]尽[[孝道]],雍正亦下令停止行礼与筵宴。<ref>'''[[法国]]'''传教士龚当信神父爱梯埃尼·苏西埃(Etienen_Souciet)神父的信节录(1727年12月15日撰写于[[广州]])。节录自:《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 Ⅲ》页242-246。
雍正元年(1723年)十二月,朝廷全体祝贺[[皇后]]的册封:①「新皇帝登基(约)两年以后,在他的嫔妃中选定一人为皇后。'''皇后是位出身显赫、立过大功的家族'''的[[满族]][[公主]]。皇帝下达圣旨向全国公布了他的选择,在圣旨中,雍正赞扬了他所选择的[[皇后]]。本来应该举行盛大庆典的,但是皇帝为[[父]]([[康熙帝|康熙圣祖仁皇帝]])[[守孝]][[三年]]期未满,必须有所不同,所以没有大张旗鼓地庆祝…」。②[[皇后]]受册封以后,按惯例,在全国向七十岁以上的妇女施舍....一切费用都由皇上([[雍正]])负担,....新皇后给高龄妇女的恩赐。皇帝从他登基元年开始,就规定给三个年龄段的老人类似的赏赐。这方面,皇帝和皇后做出了[[尊老]]([[孝道]])的榜样。③'''贵妃([[敦肃皇贵妃]])'''意为皇帝的珍贵的妃子,是仅次于皇后的最得[[宠]]的妃子,有时比皇后更得[[宠]]。本来也要向[[贵妃]]祝贺,但是(雍正)皇帝看了[[礼部]]几天前呈上的这次[[仪式]]的详细报告后,用朱笔批上:「[[朕]]同意你们的所有意见,只[[删除]]有关[[贵妃]]的[[仪式]]」。[[贵妃]]([[敦肃皇贵妃]])对皇帝的这个决定不是很高兴,但是皇上以此表示:「'''在这个国家里只有一位皇帝,[[一]]位皇后,他不愿意让女人们来左右他'''」。</ref><ref>
[[康熙]]当朝史《清圣祖仁皇帝实录》:[[顺治]]十八年春正月(适逢皇考[[顺治]]世祖章皇帝殡天时),圣祖母[[孝庄文皇后|孝庄皇太后]][[圣寿节]],([[康熙皇帝]])遵懿旨,'''免行[[庆贺礼]]'''。>>></ref><ref>[[康熙]]当朝史《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元年八月。礼部题请明年元旦庆[[贺典礼]],得([[康熙皇帝]]圣)旨,奉[[孝庄文皇后|孝庄太皇太后]]、仁宪皇太后、慈和皇太后懿旨:([[顺治]])世祖章皇帝宝宫尚在[[景山]],免诸[[臣]]行礼,惟朕躬行礼。其进表礼仪照旧例行,筵宴亦着停止。'''>>></ref><ref>《[[皇朝通典]]卷五十一》:雍正元年元旦诣([[雍正帝]][[生母]][[孝恭仁皇后|仁寿皇太后]])宫行[[庆贺礼]]奉懿旨:停止行礼。>>></ref><ref>《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卷》:雍正元年。([[雍正帝]][[生母]][[孝恭仁皇后|仁寿皇太后]])[[圣寿节]],礼部题请诸王大臣文武官员,应齐集行[[庆贺礼]]筵宴暂停一次。得上□日,圣诞行礼朕再三奏请,奉懿上□日:免行礼。>>></ref><ref>'''雍正元年(1723年)十月。[[雍正]][[皇帝]]下达谕旨:雍正皇帝每年寿诞[[万寿节]]均停止朝贺与筵宴'''([[雍正帝]]寿诞停止朝拜行礼祝贺、停止宴客铺张)'''。遣官祭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孝东陵、([[康熙]])[[景陵]]。>>></ref><ref>《清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二年十二月。礼部疏奏:「雍正三年元旦令节,恭请皇上升殿进表行礼」。得([[雍正]])上□日,[[朕]]即位之初,诸王大臣奏请元旦升殿受贺([[庆贺礼]]),至再至三[[朕]]无可如何准于次年举行。今年元旦升殿读表时朕听之不禁伤感凄然垂泪。'''明岁元旦尚未过[[三年]],着[[停止行礼]]'''。</ref>
<ref>《清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三年(1725年)乌拉喇拉氏[[皇后]][[千秋令节]]诞辰([[庆贺礼]]),也照例[[停止行礼]]、[[筵宴]]。>>></ref>

雍和宫府邸旧人:[[侧福晋]]年氏封[[贵妃]]。[[侧福晋]]李氏封为[[齐妃]],藩邸[[格格]]宋氏封[[懋嫔]],藩邸[[格格]]钮祜禄氏封[[孝圣宪皇后|熹妃]],藩邸[[格格]]耿氏封[[纯悫皇贵妃|裕嫔]]。<ref>雍亲王胤禛的妻和妾室皆一起活至雍正皇帝登基即位后。[[嫡福晋]]乌喇那拉氏封为皇后,[[侧福晋]]年氏封为贵妃([[敦肃皇贵妃]]), [[侧福晋]]李氏封为[[齐妃]], [[格格]]钮祜禄氏封为熹妃,[[格格]]耿氏封为裕嫔,[[格格]]宋氏封为懋嫔。</ref>雍正皇帝登基后,[[皇子]]只有四位:皇三子[[弘时]](雍正四年,雍正帝命[[过继]][[胤禩]])、皇四子[[弘曆]]、皇五子[[弘昼]]、[[福惠]]。其生母分别是[[齐妃]]李氏、[[孝圣宪皇后|熹妃]]钮祜禄氏、[[纯悫皇贵妃|裕嫔]]耿氏、[[敦肃皇贵妃|贵妃]]年氏。(在世[[皇子]]均未封赠[[爵位]],到后来有一说,其实是皇四子[[弘曆]]得到康熙帝的最[[锺爱]])

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雍正]]遣官封一批圣祖仁皇帝的[[先朝妃嫔]],封皇考:[[悫惠皇贵妃|皇贵妃]]([[雍正]][[养母]][[孝懿仁皇后]]之妹)、[[惇怡皇贵妃|贵妃]](瓜尔佳氏)、[[顺懿密太妃|密妃]](王氏)、[[定妃]](万琉哈氏)、[[通嫔]](纳喇氏)、有一[[常在]]年已七旬封为[[贵人]]…………。([[雍正]]皆不尊封[[先朝妃嫔]][[太妃]]之位)

雍正二年(1724年)十一月, 圣祖仁皇帝再期忌辰,皇四子[[弘曆]]祭[[景陵]]。

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雍正二哥[[允礽]]病重,雍正派遣诸位官员探望病重允礽。允礽当时说:「蒙皇上种种施恩甚厚,实为感激」。又对理郡王[[弘皙]]说:「尔若能一心竭诚效力以事"君父",方为"令子"」。[[允礽]]说完后逝世,雍正追封其二哥[[允礽]]为和硕理密亲王,谥号曰:'''密'''。雍正下谕旨:『[[弘晳]]之[[生母]][[李佳氏]]奉侍[[允礽]]有年人甚淳谨,着封允礽[[侧福晋]]居伊子府第,令[[弘晳]]尽心[[孝]]养』。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皇帝]]给大学士[[鄂尔泰]]御笔朱批中有提道:『朕之关心(你),胜朕顽劣之子』。雍正八年(1730年)又说:『[[皇子]]皆中庸之资,朕弟侄辈亦乏卓越之才』。

雍正四年(1726年)三月, [[雍正]]封乌喇那拉氏皇后弟[[五格]]为一等侯。

雍正五年(1727年)三月, [[广禄]]着袭封和硕裕亲王。

雍正五年(1727年)八月, 乌喇那拉氏皇后弟散秩大臣侯[[五格]]为镶红旗蒙古副都统。

雍正六年(1728年)三月, 调镶红旗蒙古副都统侯[[五格]]为镶蓝旗满洲副都统。

雍正七年(1729年),乌喇那拉氏皇后恩封救'''产厄'''[[陈靖姑]]为'''天仙圣母'''。

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 理密亲王[[允礽]]病逝后,其次子[[多罗郡王]][[弘皙]]袭承其爵[[和硕亲王|和硕理亲王]](雍正亲生皇子[[弘曆]]、[[弘昼]]还未封[[爵位]])

雍正八年(1730年)秋七月, 祭大社大稷,遣显亲王[[衍潢]]行礼<ref>[[康熙]]当朝史《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壬午。秋七月和硕显密亲王[[丹臻]]子[[衍潢]]、袭封[[和硕显亲王]]</ref>。

雍正八年(1730年)八月, [[雍正皇帝]]谕[[宗人府]]:康亲王[[崇安 (清朝)|崇安]],不许管理[[宗人府]]事,其宗令事务,着裕亲王[[广禄]]管理。  

雍正八年(1730年)九月, 封已故淳亲王[[允祐]]子(18岁)[[弘暻]]袭罗淳郡王爵位。

雍正九年(1731年)九月二十九日,皇后病重暂居[[畅春园]]内,[[雍正帝]]也亲往探视,皇后于五十一岁逝世<ref>[[雍正]]当朝史《清世宗宪皇帝实录》: 雍正九年冬十月四日(1731年11月03日)'''([[雍正帝]])'''谕礼部:'''[[皇后]]那拉氏作配朕躬。经四十载。奉事皇祖妣孝惠章皇后、皇考([[康熙]]圣祖)、皇妣孝恭仁皇后克尽[[孝]]忱,深蒙[[慈爱]]'''。……………恭惟大行皇后肃雍德懋。慈惠性成。'''[[孝道]]尽于『庭闱』蒙[[圣心]]之[[慈爱]]'''。内则修于中阃。佐帝治以勤劳。至敬允合乎坤仪。厚德祗承夫乾健谨按谥法。『慈惠爱亲』曰:孝。『夙兴恭事』曰:敬。恭拟皇后尊谥曰:孝敬皇后。(庭闱:皇帝父母居住的地方,'''[[畅春园]]''')。</ref>。雍正谕示曰:「乌喇那拉氏[[皇后]]年幼时,便奉皇考[[康熙]]恩命才准嫁与朕。与她[[嫡福晋]]垂髫之年结缡以来,从小替朕侍奉公婆,皇考[[康熙帝]]、皇祖妣[[孝惠章皇后]]、皇妣[[孝恭仁皇后]],[[孝]]顺恭敬四十馀年至始至终始终一致」。[[雍正]]辍朝五日,在京诸王以下、及文武各官以下、公主王妃以下、及旗下命妇,俱齐集皇家园林[[畅春园]]举哀。奏报:因紫禁宫殿尚在修建,雍正帝安奉大行皇后梓宫与举办丧仪在[[康熙]]圣祖仁皇帝[[九经三事殿]]内。<ref>'''《[[皇朝文献通考]]》雍正九年九月己丑 孝敬皇后崩奉安梓宫于[[畅春园]][[九经三事殿]]'''。</ref>

雍正帝本欲亲临含殓[[皇后]],诸位[[典仪]]奠仪大官官员匍伏跪求雍正皇帝恳请节哀停止亲往奠祭大行皇后,典仪向雍正[[建议]]曰:「皇帝圣上大病初癒以圣躬为安,皇帝无须亲临祭奠大行皇后之[[礼数]],而改以[[明代]]会典大行皇后"[[皇子]]朝夕祭奠"仪式」。[[雍正]]勉从其请,从之。{典仪官意欲大行皇后不可有[[皇帝]]礼数,改以两位[[无]][[爵位]][[皇子]]的礼数:[[皇子]]当时只剩下[[两]]位,乾隆[[弘曆]]与[[弘昼]]}。

雍正九年(1731年)十月,以奉移皇后梓宫,[[雍正皇帝]]下达命令,和硕亲王的三位儿子行祭奠礼:[[弘暻 (淳慎郡王)|多罗淳郡王弘暻]](亲王[[允祐]]第六子)告祭大行皇后。初祭大行皇后,派[[和硕亲王|和硕理亲王]][[弘晳]](前太子[[允礽]]次子、[[雍正]][[养子]])向皇后行礼。大祭大行皇后,遣[[和硕亲王|和硕裕亲王]][[广禄]](亲王[[保绶]]第三子)向皇后行礼。<ref>[[康熙]]当史《[[清圣祖仁皇帝实录]]》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祭大行皇后,康熙皇帝亲临举哀。

八月,大祭大行皇后,康熙皇帝亲临举哀。

[[雍正]]当朝史《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圣祖仁皇帝期年大祭,雍正皇帝亲诣奉先殿行礼,复诣寿皇殿瞻拜圣祖仁皇帝御容行礼尽哀。

雍正元年五月,雍正皇帝以次日恭移大行皇太后梓宫安奉寿皇殿,亲诣梓宫前行告祭礼攀恋哀号恸哭不已。六月,雍正皇帝诣大行皇太后梓宫前行大祭礼。</ref>

十二月,雍正皇帝令和硕理亲王[[弘皙]]<ref>《[[李朝实录|朝鲜李朝实录]]》中景宗二年(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有这样的记载: 远接使金演迎勅而归,以闻于译舌者言于户曹判书李台佐曰:「康熙皇帝在畅春苑病剧,知其不能起,召阁老马齐言曰:"第四子雍亲王胤禛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或[[过继]][[养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仍以为君不易之道,平治天下之要,训诫胤禛。解脱其头项所挂念珠与胤禛曰:"此乃顺治皇帝临终时赠朕之物,今我赠尔,有意存焉,尔其知之"。又曰:"废[[皇太子|太子]]([[允礽]])性行不顺,依前拘囚,丰其衣食,以终其身"。"废太子第二子([[弘皙]])朕所锺爱,其特封为[[和硕亲王|亲王]]"。言讫而逝」。</ref><ref>[[弘皙]],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出生,康熙拥有百位妃嫔,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只有公开立嫡妻[[孝诚仁皇后]]年仅一岁的[[长子继承制|嫡次子]][[允礽]]为储君。[[皇太子]][[允礽]]与[[侧福晋]]李佳氏所出的第二子[[弘皙]]:弘皙早年受康熙圣祖重视养育宫中。在[[雍正]]元年登基之初,晋封弘皙[[多罗郡王|多罗理郡王]]。雍正八年(雍正六年),晋升理郡王弘晳为[[和硕亲王|和硕理亲王]]。</ref>与[[和硕亲王|和硕显亲王]][[衍潢]](亲王[[丹臻]]第六子)赍册[[宝]]上大行皇后尊谥,[[谥号]]曰:「'''孝敬'''皇后」。<ref> [[雍正]]当朝史《清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九年十二月十日(1732年01月07日):'''[[雍正帝]]'''命显亲王[[衍潢]]、理亲王[[弘皙]]、赍册[[宝]]。上大行([[孝敬宪皇后]])尊谥。册文曰:『地宏厚载。承乾道以时行。月炳阴晖。助曦轮而垂照。正位彰母仪之盛。化茂周南。噙躬备妇德之全。名高妫汭。式稽令典。宜表徽称。皇后那拉氏毓质粹和。秉心柔顺。兰闺佩训。蹈女史之型。朱邸来嫔。娴天潢之礼度。'''(面圣)问安内殿。尽[[孝]]谨于先皇([[康熙皇帝]])。侍宴禁闱(康熙用餐进膳时侍宴)。奉欢愉于母后(孝恭仁皇后)。逮登[[大宝]](所以册封[[皇后]])'''。爰陟坤宁。处贵逾谦。居尊弥懋。深怀恪敬。凛夙夜于椒庭。永念兢勤。赞儆咨于黼座。恩流九御。颂樛木之慈仁。[[俭]]率六宫。敦葛覃之澹约。袆衣肃穆。方期福履之绥。璜佩淼茫。忽感音容之隔。乃颁纶命。聿诏近臣。考谥法之相符。询佥谋而惟允。特以册[[宝]]。[[谥]]曰:孝敬皇后』。</ref><ref>雍正九年十二月十一日(1732年01月08日)以册谥:孝敬皇后。颁诏[[天下]]。诏曰:『[[朕]]闻治家教国化始宫闱。维坤承乾。义隆翊赞诚徽音之茂着。必显号之昭垂。礼记曰、谥以尊名。成周以来斯为钜典。[[皇后]]那拉氏、仁慈天赋。淑惠性成'''祗事 皇祖妣[[孝惠章皇后]]、皇考([[康熙]])圣祖仁皇帝、皇妣[[孝恭仁皇后]]、备蒙[[慈爱]]。克以[[孝]]称'''。佐朕内政。经四十载。温恭实本乎至诚。祗肃常形其匪懈。自膺册命。于今九年。[[俭]]以持躬。恩能逮下。综六宫之庶务、而静正咸宜。树万国之母仪、而安贞允协。懋宣淑范久着令闻朕旰食宵衣励精图治。眷兹宫壸良资赞襄今雍正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崩逝。深为怆悼。追维恪慎之光仪。洵洽褒扬之彝宪。爰诏所司。详稽礼制。慎拟徽称。祗告太庙。以本年十二月初十日。册谥为:「孝敬皇后」。于戏。德美关睢。懿行长辉乎典册。道光祎翟。鸿名永着于寰区。颁示[[天下]]。咸使闻知』。</ref><ref> [[雍正]]当朝史《清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九年冬十月三日(1731年11月02日)'''[[雍正帝]]'''谕大学士九卿等:『'''那拉氏[[皇后]]崩逝。[[朕]]心震悼。此时即欲亲临含殓。[[大臣]]等以[[朕]]躬初愈。本日(九月二十九日在[[畅春园]])已经临视。不宜再劳。恳词力阻。[[朕]]勉从其请。暂停前往。'''今该部具奏祭奠礼仪日期。[[朕]]思皇考([[康熙]])昔年,于(康熙妻妾)[[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之丧。如何亲临尽礼之处。[[朕]]虽未见。至康熙二十八年。皇妣[[孝懿仁皇后]]崩逝。当梓宫未移之时。皇考([[康熙]])朝夕临奠。及奉移之后。每遇祭祀日期悉皆亲往。此[[朕]]所亲见者。'''今[[孝敬宪皇后]]自垂髫之年。奉皇考([[康熙]])恩命。作配[[朕]]躬。结褵以来。四十余载。[[孝]]顺恭敬。始终一致。忽焉长逝。实深怆恻。一切致祭典仪。本欲亲往。以展悲怀。乃自上年以来。[[朕]]躬违和。调理经年。近始痊愈。医家皆言尚宜静摄。不可过劳。'''因思上年[[怡亲王]][[胤祥]]薨逝之后([[雍正]]加谥:怡贤亲王)。[[朕]]悲情难遏。曾亲奠数次。颇觉精力勉强。[[朕]]躬受皇考([[康熙]])付托之重。宗社攸关。为亿万臣民所倚赖。今夙恙初痊。正当加谨保护。况目前军务紧要。一切机宜。甚费筹画。若又亲临丧次。不但往来奠醊之间。外劳形骸。而触景增悲。更致内伤心气。实非摄养之所宜。即[[朕]]自度力量。亦觉勉强。但今皇后丧事。国家典仪虽备。而[[朕]]躬[[礼数]]未周。于理恐有未协。于情实为难忍。权衡轻重之间。如何可使情理兼尽、'''以慰[[朕]]心'''』? 着公同定议具奏。寻(典仪)议:『圣躬所关。至重至大。时届初冬。天气乍寒。圣躬虽已全安。尚须加谨保护。大行皇后诸事。俱已遵照旧章。仪文隆备。前月九月二十九日。([[雍正]])已经去[[畅春园]]临视过[[皇后]]那拉氏。若遇祭祀之期。又复亲往奠醊。劳动悲伤。实非所宜。伏查[[明代]]会典。皇后丧仪。止载[[皇子]]及百官应行典礼。无亲临祭奠之仪。今大行皇后丧次。'''有[[皇子]]朝夕祭奠。'''若遇祭期。例可遣官致祭。伏乞停止亲往』。于理允协。于情亦复甚安。从之。</ref><ref> [[雍正]]当朝史《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卷》:雍正九年冬十月四日(1731年11月03日)'''([[雍正帝]])'''谕礼部:『'''[[皇后]]那拉氏作配[[朕]]躬。经四十载。奉事皇祖妣孝惠章皇后、皇考([[康熙]]圣祖)、皇妣孝恭仁皇后克尽[[孝]]忱,深蒙[[慈爱]]'''。服膺[[朕]]训。历久而敬德弥纯。懋着坤仪。正位而小心益至。居身'''[[节俭]]'''。待下宽仁。慈惠播于宫闱。柔顺发于诚悃。昔年藩邸。内政聿修。九载中宫。德辉愈耀。兹于雍正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崩逝。惓惟壸职。襄赞多年。追念懿徽。良深痛悼。宜加称谥。以永休光。着内阁翰林院拟奏应行典礼。尔部详察以闻』。 寻大学士等议奏:『恭惟大行[[皇后]]肃雍德懋。慈惠性成。'''[[孝道]]尽于庭闱蒙[[圣心]]之[[慈爱]]。内则修于中阃。佐帝治以勤劳。至敬允合乎坤仪。厚德祗承夫乾健谨按谥法。「慈惠爱亲」曰:孝。「夙兴恭事」曰:敬。恭拟[[皇后]]尊[[谥]]曰:孝敬皇后』'''。(庭闱:皇帝父母居住的地方,'''[[畅春园]]''')。</ref>

雍正十一年(1733年)春正月,[[雍正]]亲生儿子只剩下两位时,雍正帝听从[[建议]]准备三人,同时一起封最高[[爵位]]为[[和硕亲王]]爵,雍正谕[[宗人府]]曰:「朕二十四弟(16岁)[[允祕]],素为[[康熙]]圣祖[[锺爱]],数年以来在宫中读书学识渐增长,嘉悦着封[[和硕亲王]]。皇四子[[弘曆]]、皇五子[[弘昼]]俱已21岁外,亦着封[[和硕亲王|亲王]],所有一切典礼着照例举行」。(弘曆最受康熙锺爱,连[[多罗郡王]]、[[多罗贝勒|贝勒]]爵位都封不到)

雍正十一年(1733年)二月七日,同一日,雍正皇帝第一次封亲生[[皇子]][[爵位]]:[[孝圣宪皇后|熹❨贵❩妃]]子[[弘曆]]封和硕宝亲王、[[裕妃]]耿氏子[[弘昼]]封和硕和亲王。封[[胤禛]]幼弟[[允祕]]为和硕諴亲王。<ref>'''[[乾隆]][[弘曆]]'''在[[皇子]]时写给乌喇那拉氏皇后的诗文:
[[恭祝]][[皇母]][[圣寿]]  
篷莱晓日照金扉,虬缦云成五色辉。
觞捧六宫趋彩仗,嵩呼四海仰慈闱。
琼筵恭进仙人膳,文绵欢呈玉女衣。
叨沐恩勤逢令节,年年拜舞庆春晖。</ref>
<ref>'''[[弘昼]]'''在[[皇子]]时写的诗文:
[[恭祝]][[皇母]][[圣寿]]
九霄闾阖彩云生,万国遥瞻瑞霭盈。
化洽宫闱绥福履,庆流中外赞升平。
瑶池喜捧蟠桃熟,椒殿欣看玉荚荣。
拜舞轩墀同雀跃,佳辰岁岁祝长庚。</ref><ref>[[雍正]]当朝史《清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十一年。癸丑。春正月○谕[[宗人府]]。朕幼弟[[允秘]]、秉心忠厚。赋性和平。素为皇考([[康熙]])之所[[钟爱]]。数年以来。在宫中读书。学识亦渐增长。朕心嘉悦。着封亲王。皇四子[[弘曆]]、皇五子[[弘昼]]、年岁俱已二十外。亦着封为亲王。所有一切典礼。着照例举行。</ref><ref>[[雍正]]《清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十一年。癸丑。二月。癸丑朔。上回宫○封二十四阿哥允秘为和硕諴亲王。'''皇四子[[弘曆]]为和硕宝亲王。皇五子[[弘昼]]为和硕和亲王'''。</ref><ref>[[乾隆]]当朝史《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十一年。癸丑、春正月。世宗谕阁臣曰(我父[[雍正皇帝]]说):「皇四子([[乾隆]][[弘曆]])素为皇考(圣祖[[康熙]])[[锺爱]]。今年岁巳二十外。学识增长。朕心嘉悦。其集礼官、撰吉稽典。锡授藩封。钦定为[[和硕宝亲王]]。尔时睿虑渊深。册立不名。而为天下得人。'''贻以大宝'''('''馈赠[[大宝]]给乾隆[[弘曆]]''')。</ref>

雍正十一年。二月适逢[[清明节]],[[雍正皇帝]]遣官祭祖陵寝、与孝敬宪皇后。十月三十日,适逢[[雍正]][[万寿节]]:亦依照往常停止朝贺、筵宴,并遣官祭祖陵寝、与孝敬宪皇后。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雍正皇帝]]于[[圆明园]]病重,宝亲王(乾隆)[[弘曆]]与和亲王[[弘昼]],"[[两]]位[[皇子]]朝夕侍侧"。晚上八点,[[大学士]][[鄂尔泰]]、[[大学士]][[张廷玉]]至雍正帝寝室,<ref>大学士[[张廷玉]]兼任编纂《清圣祖实录》、《明史》、《大清会典》、《皇清文颖》、《清世宗实录》、《玉碟》等重要典籍的总裁官。(大学士[[鄂尔泰]]:《清世宗实录》监修总裁官)。</ref>恭捧上御笔亲[[书]]曰:『命皇四子宝亲王[[弘曆]]为[[皇太子]]即[[皇帝]]位』。半夜子时雍正帝在[[圆明园]]驾崩(得年58岁)。深夜凌晨三点寅时[[乾清宫]]匾额下宣读密封遗诏:『宝亲王皇四子'''[[弘曆]]''',....圣祖([[康熙]])于诸孙之中,最为[[锺爱]],抚养宫中,恩逾常格…,雍正元年八月朕于乾清宫召诸王、满汉大臣入见,面谕以建储一事,亲书谕旨,加以密封,收藏于乾清宫最高之处,即立弘曆为[[皇太子]]之旨也。其后仍封([[爵位]])[[和硕亲王|和硕宝亲王]]者(馈赠[[大宝]]给[[弘曆]]),盖令备位藩封,谙习政事,以增广识见....着继朕登极,即皇帝位....,(弘曆)与和亲王'''[[弘昼]]'''同气至亲,实为一体....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其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大学士[[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宝亲王皇四子弘曆登基,是为[[乾隆帝]]。乾隆[[弘曆]]以雍正驾崩前遗命嘱託封乾隆[[生母]][[孝圣宪皇后|熹❨贵❩妃]]钮钴禄氏为:崇庆皇太后([[孝圣宪皇后]])。封和亲王[[弘昼]]之母[[裕妃]]耿氏:皇贵太妃。九月、十一月,曾抚养过乾隆的两位慈母:(康熙[[妃嫔]])[[悫惠皇贵妃|佟佳氏]]、[[惇怡皇贵妃|瓜尔佳氏]]各加封号封晋封[[太妃]]之位。十一月,[[大学士]]等议奏崇庆皇太后父四品[[典仪]]官凌柱封一等承恩公、母为一品夫人。<ref>《清史稿》:十三年八月丁亥,上不豫。戊子,上大渐,'''宣旨传位皇四子宝亲王弘曆'''。己丑,上崩,年五十八。是岁十一月丁未,恭上尊諡曰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庙号世宗。乾隆二年三月,葬泰陵。</ref>

=== 乾隆时期 ===
[[乾隆]]元年(1736年),十一月。[[乾隆]]下达皇帝命令:[[孝圣宪皇后|崇庆皇太后]][[钮祜禄氏]]之父[[典仪]][[凌柱]],赐紫禁城骑马。

[[乾隆]]二年(1737年),<ref>[[乾隆]]当朝史《[[清高宗纯皇帝实录]]》:乾隆元年。丙辰。十二月。([[乾隆]])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明年二月二十二日。朕亲送孝敬宪皇后梓宫前往泰陵。前已颁发谕旨。今因礼部奏进仪注。钦奉皇太后懿旨。届期亦欲亲送。朕思奉移梓宫之日。距安奉地宫之期尚远。皇太后慈舆。可以迟数日启行。少节劳勚。再三奏恳。不蒙俞允。又降懿旨。[[孝敬宪皇后]]梓宫奉移大事。若不亲送。于[[礼]]未尽。于心不安。钦此。</ref>乾隆于孝敬宪皇后梓宫前躬亲奠献行礼。合葬雍正梓宫与孝敬宪皇后梓宫于[[清西陵]][[清泰陵|泰陵]]地宫,附葬[[敦肃皇贵妃]]年氏。帮助追封[[嫡母]]儿子[[弘晖]][[端亲王]]、庶母[[敦肃皇贵妃]]子[[福惠]]追封[[怀亲王]][[爵位]]([[康熙]]和[[雍正]]早殇子女不封爵),并迁动搬移端亲王[[弘晖]]陵墓寝室、怀亲王[[福惠]]陵墓寝室。<ref>端亲王[[弘晖]]墓园寝土包,清朝初期早殇皇子皆在清东陵附近的[[黄花山]],后被乾隆帝改建在[[河北]]易县清西陵[[崇陵]]西南方。现存弘晖墓土包始建于清雍正十三年年底(乾隆弘曆即位后开始),完工于乾隆二年年底。乾隆皇帝下达上谕:「现[[清东陵]][[黄花山]]端亲王[[弘晖]]金棺移送。皇三子[[弘时]]金棺于乾隆三年移送。东直门外怀亲王[[福惠]]金棺移送。陈设仪卫随行,并沿途各盖芦棚。」雍正皇帝驾崩后,[[乾隆]]皇帝立即为雍正的三位早殇亡皇子另闢迁移墓葬规格,每年中元和清明岁暮致祭[[弘晖]](皇后早殇子端亲王[[弘晖]])、[[弘时]]([[齐妃]]早亡子[[弘时]])、[[福惠]]([[敦肃皇贵妃|年皇贵妃]]早殇子怀亲王[[福惠]])金棺。录自《[[钦定大清会典则例]]》。</ref>

[[諡号]]全称曰:'''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简称为[[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

[[乾隆]]十二年,身为[[庶子]]的[[乾隆]]口喻:「先朝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者,[[朕]]乃欲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获之福,此乃[[朕]]过耶」。(乾隆曾经欲立两位[[嫡子]]为皇帝[[储君]]的首选)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正月,乾隆生母([[孝圣宪皇后|崇庆皇太后]])[[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84岁驾崩于圆明园。

[[乾隆]]上谕:「[[朕]]登极以来[[孝]]养崇庆皇太后于[[畅春园]],迄今四十馀年为时最久,与其另择暂安奉殿,不若[[畅春园]]之[[九经三事殿]]最为妥适」。乾隆安奉崇庆皇太后梓宫于[[畅春园]][[九经三事殿]],后入葬山陵寝[[泰东陵]],与雍正皇帝的[[泰陵]]东北边一公里远。太后生前有付嘱不与雍正皇帝及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同葬[[泰陵]]地宫。<ref>[[乾隆]]当朝史《[[清高宗纯皇帝实录]]》: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正月。[[乾隆]]又谕、朕自登极以来。即尊养[[孝圣宪皇后|崇庆皇太后]]于[[畅春园]]。迄今[[四十二年]]。视膳问安。承欢介景。所以奉懿娱而尽爱敬。为时最久。今奄遭大故。遵例于慈宁宫办理丧仪。痛深罔极。因念奉安梓宫于陵寝地宫。诹吉鸠工。尚需时日。稽诸旧典。理宜殡宫移奉。以展哀诚。与其另择暂安奉殿。'''自不若[[畅春园]]为([[孝圣宪皇后|崇庆皇太后]])颐和娱志之地神御所安,最为妥适业于[[九经三事殿]]'''。易盖黄瓦。敬设几筵。谨蠲本月二十九日、举行奉移礼。所有应行事宜。各该衙门即速敬谨豫备。
  ○[[乾隆]]又谕曰、[[泰东陵]]为皇太后万年吉地。典礼綦重。</ref><ref>[[乾隆]]当朝史《[[清高宗纯皇帝实录]]》: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正月。○[[乾隆]]谕军机大臣等、'''今日奉移大行([[孝圣宪皇后|崇庆皇太后]])梓宫于[[畅春园]]之[[九经三事殿]],妥侑圣灵'''。'''盖缘[[畅春园]]乃皇祖[[康熙帝]]旧居。雍正九年。皇妣[[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丧仪。即在此安奉'''。朕恭奉[[孝圣宪皇后|崇庆皇太后]]颐和养志。[[四十余年]]。于畅春园神御所安。最为怡适。是用易盖黄瓦。敬设几筵。奉移成礼。所谓礼缘义起。行乎心之所安也。若圆明园之正大光明殿。则自皇考世宗宪皇帝爰及朕躬。</ref>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特别让位([[禅位]])给第十五子[[顒琰]],自封[[太上皇]],乾隆89岁驾崩。

== 影视作品 ==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70%;"
|- style="background:cornflowerblue; color:white; text-align:center;"
|'''影视作品'''||'''饰演乌喇那拉氏的演员'''||'''编剧'''
|-
| style="text-align:center;"|2011年电视剧《[[宫 (2011年电视剧)|宫锁心玉]]》|| style="text-align:center;" | [[徐麒雯]]饰乌拉那拉·金枝。|| style="text-align:center;" | [[于正]]
|-
| style="text-align:center;"|2011年电视剧《[[步步惊心 (电视剧)|步步惊心]]》|| style="text-align:center;" | [[穆婷婷]]饰乌拉那拉氏,后为孝敬宪皇后。|| style="text-align:center;" |桐华
|-
| style="text-align:center;"|2012年电视剧《[[宫锁珠帘]]》|| style="text-align:center;"| [[孙菲菲]]饰乌拉那拉·贞儿。|| style="text-align:center;" | [[于正]]
|-
| style="text-align:center;"|2012年电视剧《[[后宫甄嬛传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 || style="text-align:center;"|[[蔡少芬]]饰乌拉那拉·宜修|| style="text-align:center;" | [[流潋紫]]
|-
| style="text-align:center;"|2017年网路剧《[[花落宫廷错流年]]》|| style="text-align:center;"|[[覃炜]]饰乌拉那拉·凝秀。|| style="text-align:center;" | 陈小桃、马书妤
|-
| style="text-align:center;"|2018年网路剧《[[后宫如懿传]]》|| style="text-align:center;"|[[陈冲]]饰乌拉那拉皇后。|| style="text-align:center;" | [[流潋紫]]
|-
| style="text-align:center;"|2018年网路剧《[[延禧攻略]]》|| style="text-align:center;"|[[马春燕]]饰乌拉那拉皇后。|| style="text-align:center;" | [[周末]]
|}

==注脚==
{{Reflist|2}}
{{start box}}
{{S-hou|[[清朝|大清]]皇室|3=1679年|5=1731年}}
{{S-before|[[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S-title|[[清朝皇后及妃嫔列表|大清皇后]]|1665年-1674年}}
{{S-after|[[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
{{S-before|嫡福晋[[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S-title|[[清朝皇后及妃嫔列表|大清福晋]]|1722年—1731年}}
{{S-after|庶福晋[[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end box}}
{{清朝皇后}}
{{DEFAULTSORT:W}}
[[Category:清朝皇后]]
[[Category:满洲正黄旗人]]
[[Category:乌拉那拉氏|~]]
17,9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