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增加 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阎匪以为这样就可使[[刘胡兰]]同志屈服,当即对她施以诱骗,说:“只要今后不给八路军办事,就不杀你。”我们的这位女青年同志坚决地回答敌人:“那是办不到的事!”阎军又问:“你真的愿意死?”刚毅的刘胡兰回答:“死有什么可怕!”英勇坚强的刘胡兰同志从容地躺到切草刀下面,大声地说:“要杀就由你们吧!我再活 17 岁,也是这个样子。”在场的全村父老,对阎匪暴行怀着深沉的愤恨,痛悼这位人民女英雄的英勇赴义。为表示对这位中国人民最勇敢的女儿的崇敬,全村决定为她立碑来永远纪念。
 
[[File:Lhll5.jpg|300px|缩略图|左|[https://pediainside.com/wiki/File:Lhll5.jpg 原图链接][http://m.sohu.com/a/124123133_395110/?pvid=000115_3w_a 图片来自搜狐]]]
我党著名 [[ 马列主义 ]] 著作翻译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张仲实]],在发现和提议往更广大范围内树刘胡兰为榜样中起了重要作用。他不仅立即指导和建议当地干部要开展学习刘胡兰的活动,而且还及时上报中央并建议中央大力宣传。中央同意了这个建议且提请毛主席给烈士题词。正是由于他的努力,[[刘胡兰]]英勇牺牲的革命事迹后来才得以因[[毛泽东]]的著名题词而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获知英雄就义的消息后深受感动而宣传其事迹者不乏以上革命干部及新闻工作者,文艺工作者也有着澎湃的革命激情和敏锐的职业灵感及责任。<ref>[http://m.sohu.com/a/124123133_395110/?pvid=000115_3w_a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ref>
随后, 《刘胡兰》 剧组又随军渡过黄河来到 [[ 陕西 ]] ,为战斗在一线的解放军战士演出。董小吾清晰记得,那次,一直不爱看戏的时任西北野战兵团司令员[[彭德怀]]坐在他身边一根木头上看完整个歌剧 《刘胡兰》,边看边不停地擦眼泪。次日散步时还专门把几个主创人员叫过去说:“昨晚这个戏很好,就是要排这种鼓舞战士士气、增加战斗力的好戏,这就是文艺工作者对解放战争最大的贡献。”
3,6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