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梦溪笔谈》

移除 4 位元組, 4 年前
版本源流
沈括的《梦溪笔谈》宋本祖刻本早已毋见。据流传本考订,可知《梦溪笔谈》最初刻本为三十卷,内容比今本要多,但都散佚。北宋有扬州刻本,南宋孝宗乾道二年又曾重刻行世,惜宋刻本今皆不存。
《梦溪笔谈》,现所能见到的最古版本是[[中国]]国家[[ 图书馆]] 收藏的1305年(元大德九年)陈仁子东山书院刻本。此本据南宋乾道本重刊(见本节插图),尚可窥宋本旧貌,其开本很大,极为铺陈,而版框很小,装帧为当时流行的蝴蝶装,在元代刻本中独具特色。元大德刊本的卷首有“东宫书府”、“文渊阁”两方朱文方印,卷内还钤有“汪士钟印”、“平阳汪氏藏书印”、“臣文琛印”、“甲子丙寅韩德均钱润文夫妇两度携书避难记”等印。
该元大德刊本流传有序:元代曾藏于元宫中,明太祖[[朱元璋]]灭元后得到,并赠送给太子朱标,后又归宫中“文渊阁”。清代,从宫中流出,为汪士钟的艺芸精舍、松江韩氏先后收藏。后为近现代著名藏书家陈澄中(1894-1978)收入囊中。陈澄中于解放前后移居香港,1965年,有意将包括这部《梦溪笔谈》在内的一批珍贵善本出让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为避免珍贵文物外流,亲自过问,责成文化部指派专人前去洽办,最终在国家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斥巨资购回,成为书林佳话。1976年,文物出版社曾影印出版,为了让大众使用方便,2003年,“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出版简体版的《梦溪笔谈》。
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