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苦荬菜

增加 70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苦荬菜 :菊科植物, (学名:Ixeris denticulata) ,别名:苦荬、老鹳菜、盘儿草、鸭舌草、苦球菜、兔仔草、牛舌草、土蒲公英、黄花菜、苦碟子、苦丁菜、败酱草、墓头回。 种菊科 年生植物界被子 植物 。这种 门双子叶 植物 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区;此外,远东、蒙古、日本、朝鲜及越南也有。 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去腐化脓、止血生机功效;可治疗疮、无名肿毒、子宫出血等症。快速导航词条图册中文学名 苦荬菜别 称 多头莴苣 ,多头苦荬菜植物界双子叶植物纲桔梗目亚 科 舌状花亚科 拉丁学名 Ixeris sonchifolia Hance二名法 Ixeris sonchifolia被子植物门亚 纲 合瓣花亚纲菊科菊苣族,莴苣亚族1基本资料编辑苦荬菜苦荬菜名称:苦荬菜(I xeris sonchifolia Hance)
:Sowthistle-leaf Ixeris苦荬菜 别名:苦 碟子 荬、老鹳菜、盘儿草、鸭舌草、苦球菜、兔仔草、牛舌草、土蒲公英 、黄 菜、苦 碟子、苦丁 、败酱草、墓头回界 植物界纲 双子叶植物纲目 桔梗目亚 科 舌状花亚科 拉丁学名 Ixeris sonchifolia Hance二名法 Ixeris sonchifolia门 被子植物门亚 纲 合瓣花亚纲科 菊科
中药名:抱茎苦荬菜
蒙药名:巴道拉(《蒙药正典》)
【出处】《嘉佑本草》 【拼音名】Kǔ Mǎi Cài 【别名】盘儿草(《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苦荬菜的全草。春季采收,阴干或鲜用。  ==植物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含乳汁。茎直立,无毛,上部分枝。基生叶倒卵状披针形或匙形,长5~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钝圆,边缘羽形分裂,有时为琴状羽裂,有不规则尖锯齿;茎生叶无柄,基部耳状。头状花序长约5毫米,多数集成聚伞花序;花冠长6~8毫米,舌状,黄色,花舌长4~6毫米,有5齿。瘦果成熟时暗褐色,冠毛白色。  ==区域分布== 苦荬菜是中 境: 性阔叶杂类草,适应性较强,为广布性植物。 生于山坡、沟谷、灌丛、林缘 和草旬 、荒野、路边、田间地头、麦田 分布:兴安北部、燕山北部、兴安南部辽河平原、科尔沁、呼一锡高原、阴山、贺兰山。中国东北、华北;朝鲜、苏联。
产地产量:产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 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林察布盟、阿拉善盟、大青山、贺兰山。产量较少。
生物生态特性:苦荬菜是中生性阔叶杂类草 本属约20种 适应性较强,为广 性植物。花及疏林下,一般出现于荒野、路边、田间地头,常见于麦田。果期4–7月 东亚和南亚 生于平原、山坡、河边 我国有4种 。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722,73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