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硝酸铵

增加 1,04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硝酸铵'''(NH4NO3)是无色无臭的透明结晶或呈白色的结晶,易溶于水,易吸湿结块。是铵盐受热易分解,遇碱分解。是氧化剂,用于化肥和化工原料。
[[File:硝酸铵1.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基本信息==
{| class="wikitable"
<p style="text-indent:2em;">溶解性:易溶于水、丙酮、氨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ref>[http://xsa.100ppi.com/ 硝酸铵产业网- 硝酸铵价格、硝酸铵行情] , 360搜索 2019-10-23</ref>
[[File:硝酸铵2.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p style="text-indent:2em;">在水中的溶解度表:
{| class="wikitable"
<p style="text-indent:2em;">4NH4NO3─→3N2+2NO2+8H2O+123kJ
<p style="text-indent:2em;">纯硝酸铵在常温下是稳定的,对打击、碰撞或摩擦均不敏感。但在 [[ 高温 ]] [[ 高压 ]] 和有可被氧化的物质(还原剂)存在及电火花下会发生爆炸,在生产、贮运和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生产方法==
<p style="text-indent:2em;">硝酸铵的生产方法有中和法和转化法两种。转化法是利用 [[ 硝酸磷肥 ]] 生产过程的副产四水硝酸钙为原料,与碳酸铵溶液进行反应,生成硝酸铵和碳酸钙沉淀,经过滤,滤液加工成硝酸铵产品或返回硝酸磷肥生产系统。
<p style="text-indent:2em;">中和法的中和反应可以在常压、加压或真空条件下进行。若有价廉的蒸汽来源,可采用常压中和,以节约设备投资,简化操作。加压中和可以回收反应热,副产蒸汽,用于预热原料和浓缩硝酸铵溶液。氨中和浓度为64%的硝酸时,每吨氨可副产蒸汽约1t。采用真空中和是与结晶硝酸铵生产相结合的,其设备与硫酸铵生产的饱和结晶器相似。
<p style="text-indent:2em;">工业上采用较多的是加压中和工艺。加压中和在0.4~0.5MPa和175~180°C下操作,硝酸浓度为50%~60%,先用氨中和至pH为3~4,以减少氨损失,再加氨调整到pH约为7,得到的硝酸铵溶液浓度为80%~87%。回收的蒸汽用来蒸发液氨或作为真空蒸发硝酸铵溶液的热源。中和得到的稀硝酸铵溶液,用真空蒸发或降膜蒸发的方法浓缩到95~99%,然后用不同方法造粒。塔式喷淋造粒是应用最广泛的硝酸铵造粒方法。
[[File:硝酸铵3.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物质运用==
<p style="text-indent:2em;">1659年, [[ 德国 人J]]人[[J.R.格劳贝尔 ]] 首次制得硝酸铵。19世纪末期,欧洲人用硫酸铵与智利硝石进行复分解反应生产硝酸铵。后由于合成氨工业的大规模发展,硝酸铵生产获得了丰富的原料,于20世纪中期得到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国家专门建立了硝酸铵厂,用以制造炸药。60
<p style="text-indent:2em;"> 硝酸铵 球棍模型年代,硝酸铵曾是氮肥的领先品种。 [[ 中国 ]] 在50年代建立了一批硝酸铵工厂。
<p style="text-indent:2em;">40年代,为防止农用硝酸铵吸湿和结块,用石蜡等有机物进行涂敷处理,曾在船运中发生过因火种引爆的爆炸事件。因此,一些国家制订了有关农用硝酸铵生产、贮运的管理条例,有些国家甚至禁止硝酸铵的运输和直接作肥料使用,只允许使用它与碳酸钙混合制成的 [[ 硝酸铵钙 ]] 。开始时,硝酸铵钙含N20.5%,相当于含硝酸铵约60%。现在含量增加到含N26%,相当于含硝酸铵75%。
<p style="text-indent:2em;">以后由于掌握了硝酸铵的使用规律,一些国家如 [[ 法国 ]] [[ 苏联 ]] [[ 罗马尼亚 ]] [[ 美国 ]] [[ 英国 ]] ,允许硝酸铵直接用作肥料,但对产品的安全使用制定了标准。例如:美国肥料协会规定固体农用硝酸铵的pH不得低于4.0(10%硝酸铵水溶液的PH);含C不得超过0.2%;含S不得超过0.01%;含Cl-不超过0.15%等。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p style="text-indent:2em;">对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接触后可引起恶心、呕吐、头痛、虚弱、无力和虚脱等。大量接触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影响血液的携氧能力,出现紫绀、头痛、头晕、虚脱,甚至死亡。口服引起剧烈 [[ 腹痛 ]] 、呕吐、 [[ 血便 ]] 、休克、 [[ 全身抽搐 ]] [[ 昏迷 ]] ,甚至死亡。<ref>[https://news.so.com/ns?q=%E7%A1%9D%E9%85%B8%E9%93%B5&src=onebox 硝酸铵的最新相关消息] , 360搜索 2019-11-30</ref>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p style="text-indent:2em;">具刺激性。 氧化剂,助燃,环境温度下,非常安定。较高温度下也是这样。把它加热到100度,保持100天也没有明显的分解现象。150度真空安定性试验指出,即使在高温下,他也十分安定。在他融化以前不出现分解现象。但是,如果有 [[ 纤维素 ]] 之类的有机物存在,100度时开始分解,120度时分解显著。当然,非专业人士的你把它包装在纸袋里,也有爆炸的危险。
==急救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p style="text-indent:2em;">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File:硝酸铵4.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处置与储存==
<p style="text-indent:2em;">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 [[ 可燃物 ]] 。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 [[ 酸类 ]] 、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p style="text-indent:2em;">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易(可)燃物、 [[ 还原剂 ]] 、酸类、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控制与防护==
<p style="text-indent:2em;">职业接触限值
<p style="text-indent:2em;"> [[ 国MAC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p style="text-indent:2em;">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p style="text-indent:2em;">硝酸铵造粒塔顶部排出的气体往往呈烟雾状,它是硝酸铵部分分解成硝酸和氨后,在塔内冷空气中重新结合成硝酸铵微粒而形成的。由于气量比较大、粒子微小,治理较因难。
<p style="text-indent:2em;"> [[ 美国 ]] 农业化学品合作协会开发的一种治理技术,是在塔顶的喷头周围安装一个钟形罩,收集含有烟雾的空气,令其通过高效除雾器。通过钟形罩和除雾器的气量只占总气量的25%左右,而钟形罩外75%左右的无烟雾空气可直接排放。
==毒理学资料==
<p style="text-indent:2em;">LC50:无资料
[[File:硝酸铵5.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生态学资料==
<p style="text-indent:2em;">生态毒理毒性: 无资料
<p style="text-indent:2em;">包装方法: 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p style="text-indent:2em;">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与酸类、 [[ 易燃物 ]] [[ 有机物 ]] 、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法规信息==
<p style="text-indent:2em;">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 [[ 使用 ]] [[ 生产 ]] [[ 储存 ]] [[ 运输 ]] [[ 装卸 ]] 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5.1 类氧化剂。
==用途==
<p style="text-indent:2em;">主要用作肥料及工业用和军用炸药。并可用于 [[ 杀虫剂 ]] [[ 冷冻剂 ]] 、氧化氮 [[ 吸收剂 ]] ,制造笑气、烟火等。
<p style="text-indent:2em;">使用方法:硝铵不宜作基肥,防止淋失;也不宜在水田里施用;施用时要掌握"多餐少吃"的原则,水稻育苗期和移栽初期可以施用硝铵,有利于发根或根的氧化力。硝铵不能作种肥施用。
<p style="text-indent:2em;">注意事项:硝铵不能和 [[ 油脂 ]] [[ 棉花 ]] [[ 木屑 ]] 等易燃物存放在一起。使用时不能用铁锤猛击,防止发生爆炸。硝铵还不能和有机肥堆放在一起。
<p style="text-indent:2em;">在部分汽车内 的安全气袋内置有硝酸铵,在撞击时分解大量一氧化 [[ 二氮 ]] 等,充满气袋。
<p style="text-indent:2em;">安全信息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