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53
次編輯
變更
日阿拐
,無編輯摘要
南庄事件後日阿拐逃至南庄鹿場,在風美一個名為冷水附近,現今35林班地搭寮躲藏,隔年死於36和37兩林班地交界處。[1]
賽夏族原住民南獅里興社(今苗栗縣南庄鄉)頭目,名 Basi-Banual,偏名Akuwai(即「阿拐」之音譯),清道光二十年(1840)生。原係閩南張姓人家,八歲時隨父母來臺。未幾父母雙亡,先由戚氏撫養,後又轉賣沙坪平埔族人日有來(Tanoherah Ubai)為子,遂姓日,稱Tanoherah Akuwai。阿拐頗有才能,二十餘歲時被舉為賽夏族獅里興社頭目。他整合族中各社,組成「聯興庄」,共同抵禦漢人之入墾,以保障族人之權益。因而被推舉為總頭目。光緒十三年(1887)清廷在臺灣設置行省,巡撫劉銘傳開山撫番,被任為獅里興社社長。同年八月,招撫獅潭五招山等處前後山之「生番」有功,賞給六品軍功銜。十八年,獲大嵙崁(今桃園大溪)總墾局之核准,得到今苗栗縣南庄鄉一帶之廣大墾地,乃從事製樟腦事業,在竹南一堡獅里興聯興庄,設灶140,大鍋83個,小鍋1297個,向各地製腦者收取山工銀(依灶數支給之和番費,每灶每月約一元四角,伐木一根,製板一張各一角半),累積數萬金,並役使漢人開墾水田,擁有數十佃戶,雄霸一方。光緒二十年,捐銀嚮應山東賑災,乃因山東巡撫之奏請,賜予國子監太學生之殊榮。旋因甲午敗績,日本佔有臺灣,先是將所有山林都收歸國有,不承認原住民之土地所有權;繼於1899年(明治三十二年)6月實施「樟腦專賣制度」,日本業者松田時馬等結成「組合」,侵入南庄製腦,擴大到整個區域,將最好之產地完全納入,也侵入阿拐之產地。總督府之「理蕃」政策,剝奪了「蕃人」之生業和土地,嚴重威脅其生存。阿拐乃糾結南庄賽夏族和泰雅族人,結合桃仔園、新竹、苗栗之漢人,發動武裝抗日,於1902年7月6日率領八百人包圍南庄支廳,黎明時襲擊大南、風尾及大河東之溢勇監督所及日方軍營。唯日方先有情報,預調新竹守備一中隊及警察若干助防,繼而擒賊擒王,設定「阿拐居宅攻擊計畫案」,自8月2日至9日,投入步兵五中隊、山炮兩門、臼炮四門及工兵一中隊,強力鎮壓。「蕃人」多被迫投降。日方多次舉行「歸順典禮」,唯於12月17日之典禮中,日軍突然殺降,泰雅族鹿場社頭目薛大老等三十九人被當場屠戮,傷十餘人。阿拐則逃入深山,於翌年病死。其既墾地88甲,未墾原野135甲皆被沒入。此次賽夏族之英勇抗暴,史稱「南庄事件」。(張子文)
==相關條目==
*南庄事件
*日婉琦《族群接觸與族群認同: 以賽夏族 tanohila:氏族日阿拐派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永久失效連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