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的黎波里

增加 20,210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剧名= 的黎波里 |圖片 = File:201106301355515000.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5%C4%C0%E8%B2%A8%C0%EF&mode=1&d…”
{{Infobox person
|剧名= 的黎波里
|圖片 = [[File:201106301355515000.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5%C4%C0%E8%B2%A8%C0%EF&mode=1&did=2#did1 原图链接][http://scenery.nihaowang.com/scenery207.html 图片来源于你好网]]]

|圖片尺寸 =
| 圖像說明 =
}}
'''的黎波里'''(阿拉伯语:طرابلس (ليبيا,英语:Tripoli),[[利比亚]]国首都、的黎波里区首府、全国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是利比亚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同时也是一座充满[[地中海]]情调和阿拉伯伊斯兰风韵的具有独特魅力的商业和海港旅游城市。总人口101万,面积2,616平方公里。 <ref>[https://www.yidaiyilu.gov.cn/gbjg/gbgk/59958.htm 利比亚 ],中国一带一路网,2018-12-13</ref>
[[File:1QQ .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5%C4%C0%E8%B2%A8%C0%EF&mode=1&did=3#did2 原图链接][https://place.qyer.com/tripoli-lb/pub/cost/ 图片来源于穷游网]]]

的黎波里位于[[撒哈拉沙漠]]西北部地中海南岸的绿洲沿海地区,建城已有3000多年,历经各种劫难。[[罗马]]人、汪达尔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西班牙人、土耳其人、意大利人和英国人先后占领的黎波里,在这里留下了众多风格各异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存。白色大理石建造的马卡斯·奥欧里斯凯旋门、查梅勒清真寺、[[卡拉曼利清真寺]]、盖尔吉清真寺、萨布拉塔废墟、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庄严肃穆,展现着古代文明的灿烂光辉。其同现代化的建筑物和生活设施融合,使的黎波里成为一座“跳动着古老心脉的现代城市”。
卡扎菲政权倒台后,的黎波里局势动荡。 <ref>[http://www.chinanews.com/gj/2011/09-09/3318857.shtml 美官员称即使卡扎菲被俘 北约或仍将空袭利比亚 ],中国新闻网,2011年09月09日</ref>
=='''基本信息'''==
{| class="wikitable"
|-
|中文名称|| 的黎波里 ||外文名称|| Tripoli
|-
|别   名||地中海的白色新娘|| 行政区类别||首都
|-
|所属地区|| 利比亚的黎波里区|| 下辖地区 ||塔朱拉、本阿代姆
|-
|电话区号|| +218(国际电话区号)|| 地理位置|| 北纬32°54'8" 东经13°11'9"
|-
|面   积 ||2616平方公里 <ref>[https://www.b2bers.com/guide/trans/port/TRIPOLI.html TRIPOLI 的黎波里港口介绍 ],The Bridgat.com,2019年11月</ref> || 人   口|| 101万
|-
|方   言|| 阿拉伯语|| 气候条件||地中海气候
|-
|著名景点 ||红堡、国家博物馆、卡拉曼利清真寺、盖尔吉清真寺、的黎波里旧城|| 机   场||的黎波里国际机场、阿克巴本纳菲机场
|-
|火车站|| 的黎波里火车站(在建)|| 高等学府|| 的黎波里大学
|-
|体育场|| 的黎波里国家体育场 ||现   状 ||局势动荡
|}
=='''基本介绍'''==
[[File:2QQ .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5%C4%C0%E8%B2%A8%C0%EF&mode=1&did=8#did7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Alert.e?sp=1 图片来源于搜狗网]]]

的黎波里(阿拉伯语:طرابلس (ليبيا),[[利比亚国]]的首都和最大港口,位于利比亚的西北部、地中海南岸,北纬32°54'8" 东经13°11'9",人口175万人(1998年统计),面积2,616平方公里。古代重要贸易中心和战略要地。现为全国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它是利比亚的首都,也是该国最大的城市和重要的海港。的黎波里于公元前11世纪由腓尼基人创建,后长期由罗马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统治,1951年利比亚独立后被确定为首都。由于濒临地中海,阳光明媚、景色旖旎,的黎波里享有“地中海的白色新娘”的美誉。
=='''地理位置'''==
的黎波里则是地处[[撒哈拉沙漠]]北部边缘、地中海南岸的一片绿洲,市区树木繁茂,花草竞生,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尤其是夏季游览疗养的胜地,因此人们将这座城市称为“沙漠中的旅游城”。 如果说的黎波里的老城区保持着古老的阿拉伯东方色彩,而新城区则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现代化都市景象。新城坐落在西市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街道宽阔笔直,两旁棕榈成荫,街心公园众多,园内绿树锦簇,鲜花盛开,喷泉涌射,如一颗颗绿色珍珠散落在市区各处。新城区也有许多名胜古迹,如罗马天主教堂(于1970年改为清真寺)、坐落在绿树鲜花丛中的呈摩尔式建筑的白色王宫以及罗马时代的墙垣。

从海上了望市区,公元16世纪西班牙人建筑的城堡历历在目。城市北部的港口,年吞吐量超过500万吨。拥有150万人口的的黎波里市,工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地域气候'''==
的黎波里位于利比亚北部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在来自南部沙漠北部的干热风的影响下气温可高达40摄氏度以上,平均气温为三十摄氏度左右。冬季温暖多雨,年平均降水量为380毫米。高地冬季寒冷,最高处可出现霜冻。
=='''历史沿革'''==
的黎波里是[[利比亚]]首都和第一大港口。阿拉伯语称为“塔拉布鲁斯·嘠尔卜”(Tarabulus Gharb),即西的黎波里。人口100万(1987)。西北部临地中海南岸。是腓尼基人在公元前814年时建立的古城,后由罗马人,汪达尔人和拜占廷人所占领。645年,阿拉伯人占领该城,伊斯兰教开始传播,该城遂成为重要贸易中心,战略要地和伊斯兰文化名城。910年,什叶派法蒂玛王朝占领该城。11世纪中期当地居民推翻了法蒂玛王朝的统治,收回的黎波里,恢复了逊尼派的势力,并承认阿巴斯王朝哈里发的权力。16世纪被奥斯曼帝国占领,1912年沦为[[意大利]]殖民地,1951年为伊德里斯王朝首都,1969年为共和国首都。该城保留有古老的伊斯兰建筑,城内外有28座著名的古清真寺,以阿慕尔·本·阿斯清真寺最为古老。还有早斯伊斯兰王朝的文物,如用阿拉伯文库法体书写的墓碑和马舒里古体书法书写的墓碑。该城设有国际性的“伊斯兰宣教协会”总部,利比亚大学设有阿拉伯语和伊斯兰研究及教法等专业,出版的宗教学术刊物有《吉哈德》(圣战)等。
===古代历史===
[[File:3QQ 1.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5%C4%C0%E8%B2%A8%C0%EF&mode=1&did=5#did4 原图链接][http://m.99114.com/chanpin/102800981.html 图片来源于中国网库网]]]

公元前7世纪,[[腓尼基人]]在北非地中海沿岸建立了3座城市,分别是奥萨、布雷撒和莱普蒂斯,统称为“的黎波里斯”。公元365年,地中海地区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特大地震,3座古城中的布雷撒和莱普蒂斯在这次地震中被彻底毁灭,唯有奥萨古城幸免于难,虽然遭到相当程度的破坏,但整座城市还是存在,历经沧桑,发展成为今天的的黎波里市。

公元前145年到公元450年,罗马人占领奥萨城达600年之久;从公元450年起,[[汪达尔人]]侵占达80余年;公元533年到645年,又被拜占庭统治了100余年。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占领这座城市,以此作为定居点,将此地仍然称为的黎波里,并在这里传播伊斯兰教,使伊斯兰文化在此地生根,进而在北非地区迅速发展。1510年西班牙人征服这座城市,1551被奥斯曼帝国占领。当时属于的黎波里塔尼亚。
===关键时刻===
1911年9月30日,为争夺对的黎波里的控制权,意大利向土耳其宣战,宣战后意大利立即向土耳其发动进攻,数小时后炸毁土耳其在普雷韦扎港的一艘鱼雷艇。由于意大利海军位置有利,因此接着又封锁了的黎波里。这是在土耳其拒绝了意大利要土耳其交出利比亚的最后通牒后发生的。

许多欧洲人都认为这一局势将导致[[地中海大战]],奥斯曼帝国将会因此崩溃。当时人们关心的主要问题,是使战争局部化,将战火限制在的黎波里地区。据报道土耳其对意大利没有任何敌对行为,因此意大利的行径被广泛地谴责为鲁莽草率之举。英国的一家报纸说,意大利是“海盗”、“土匪”。可是[[意大利]]人民却走上街头表示支持参战。

1919年到1943年的黎波里塔尼亚地区成为意大利的殖民地,从1943年起由[[英国]]人统治。
===独立时期===
1951年,[[利比亚]]宣布正式独立,的黎波里被定为首都。1969年9月1日,青年军官卡扎菲在的黎波里发动政变,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史称“九月革命”。
[[File:4QQ .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5%C4%C0%E8%B2%A8%C0%EF&mode=1&did=12#did11 原图链接][https://you.ctrip.com/place/tripoli22250.html 图片来源于携程网]]]

从当年的奥萨城发展到今天的的黎波里市,这座城市一直保持着浓厚的阿拉伯传统风格和特色,旧城区最多的古迹便是清真寺,有建于公元10世纪、重建于17世纪的最古老的查梅勒清真寺,有始建于1736年的最著名的卡拉曼利清真寺,有建于1883年的最大的古尔吉清真寺。旧城区也称为“红堡”,突出阿拉伯集市的特点,街道狭窄弯曲,货摊排列拥挤,部分街道上面盖有顶篷,防雨防晒,可以全天候售货。古香古色的街道,繁华喧嚣的集市,高墙深院的住宅,精雕细刻的古寺,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典型的阿拉伯古城的风景画。
=='''经济发展'''==
的黎波里有食品、水泥、地毯、制革、制鞋、纺织、化工、冶金等企业,占全国制造工业总产值一半以上。有国际航空站。有罗马时代的墙垣和清真寺等名胜。为夏季游览、疗养胜地。当地气候属于典型地中海气候,夏天干燥酷热,冬天时有冷雨。

提起的黎波里这个名称,除用作城市名称外,有时指的黎波里市的塔尼亚地区,有时甚至用来泛指整个北非地区。的黎波里作为城市名称,有着一段漫长的历史。的黎波里是一座拥有27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的黎波里自古以来就是贸易中心和战略要地。公元前7世纪,腓尼基人在北非地中海沿岸建立起3座城市,这就是[[奥萨]]、[[布雷撒]]和莱普蒂斯,统称为“的黎波里斯”,为“三市”之意,后来其中布雷撒和莱普蒂斯两市在公元365年毁于大地震,居中的奥耶市独存,历经沦桑,发展成为今天的的黎波里。
的黎波里市曾被罗马人占领达600年之久,后又遭汪达尔人侵夺和[[拜占庭]]的统治。7世纪时,阿拉伯人来此定居,从此,阿拉伯文化在此生根发芽。1951年,利比亚获得独立后成为首都。这座古城有古罗马的斗技场遗址和其他朝代的古堡、宫苑、清真寺等名胜古迹,是夏季游览和疗养胜地。的黎波里的旧城称为“红堡”,靠近港口;新城在西南部。
=='''城市格局'''==
的黎波里是[[利比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具有浓厚的阿拉伯传统风格的城市,但历史上入侵和统治过利比亚的其他民族都在的黎波里留下了自己的文化标记。在滨海棕榈树后有罗马奥里欧斯皇帝时代的拱门,奥斯曼时代的清真寺和意大利风格的别墅。的黎波里的西北角是老城区。它的东南部是由绿色水泥铺设地面的著名的绿色广场(现改名为烈士广场,下同),是的黎波里主要的群众集会场所。城区街道由绿色广场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展开,广场北边是的黎波里港。港口区有200多米长的深水码头,常年可停泊大型船只,是利比亚海上通道的咽喉。广场西边是名为“红堡”的老城区。老城区由[[奥斯曼]]时期的土耳其人建造,其中还有奥斯曼时期的清真寺和土耳其浴室等古代建筑,著名的有卡拉曼利清真寺,古尔吉清真寺,查梅勒清真寺等。狭窄的街道,熙熙嚷嚷的集市和优美的庭院,呈现出浓郁的阿拉伯古城风貌。广场西北角是利比亚前政权斥巨资建成的民众国博物馆(现为国家博物馆)。绿色广场的西南方向是的黎波里的新城区。以民族英雄穆赫塔尔命名的长达十公里的商业大街穿越新城区的中心,大街两侧是林立的高楼大厦和绿树鲜花构成的街心花园。繁忙的商业活动和安逸悠闲的人群交织在一起,充分反映了的黎波里作为地中海海岸一座现代化城市的风貌。新市区内也有不少古代建筑,如今已改建成清真寺的原罗马天主教堂和在九月革命后改建成人民宫的摩尔式的白色王宫等。
=='''风格特色'''==
[[File:5QQ .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5%C4%C0%E8%B2%A8%C0%EF&mode=1&did=14#did13 原图链接][http://www.gzgame.com.cn/Article/gnews/netgnews/200812/20081205091149.htm 图片来源于gzgame网]]]

这座城市一直保持着浓厚的[[阿拉伯]]传统风格和特色,旧城区最多的古迹便是清真寺,有建于公元10世纪、重建于17世纪的最古老的查梅勒清真寺,有始建于1736年的最著名的卡拉曼利清真寺,有建于1883年的最大的古尔吉清真寺。旧城区也称为“红堡”,突出阿拉伯集市的特点,街道狭窄弯曲,货摊排列拥挤,部分街道上面盖有顶篷,防雨防晒,可以全天候售货。 古香古色的街道,繁华喧嚣的集市,高墙深院的住宅,精雕细刻的古寺,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典型的阿拉伯古城的风景画。
=='''旅游景点'''==
===绿色广场===
[[绿色广场]]是的黎波里的中心,其西北角是旧城区。卡扎菲政权倒台前,利比亚各界群众经常在这里举行集会,纪念九月革命胜利。的黎波里的主要街市和商业区几乎由绿色广场向四面展开。绿色广场以东是港湾区和码头,以及凯比尔饭店,利比亚堡饭店,迈哈里饭店等高级饭店。广场西南的花园城区和本·阿苏尔街是外国使馆区,长途汽车站也在附近。绿色广场以南4公里是的黎波里新建成的现代化新城区,以民族英雄穆赫塔尔命名的商业大街贯穿城区,两侧高楼林立,绿树成荫,既是繁华的商业区,又是人们休闲的场所。
===红堡===
旧城区的的[[红堡]]位于绿色广场西北角,总面积约为1.3万平方米,是的黎波里最有特色的标志性古建筑。考古资料表明,红堡的建造年代在7世纪时阿拉伯人入侵这一地区之后。直到20世纪,红堡一直是的黎波里塔尼亚地区统治者行使权利的中心。

国家博物馆位于红堡内,是以文物全面展示从新石器时代至今利比亚各历史时期的风貌和文明发展的国家博物馆,也是收藏和陈列地中海地区古代经典艺术品最多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藏有5000余件展品,大多数是利比亚历史上的珍贵文物,最古老的化石可追溯到100万年前。博物馆共设10余个展厅,陈列着利比亚从史前时期一直到民众国阶段各个时期的文化和历史遗产。展品包括古代利比亚阿拉伯部落的狩猎场景、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城市、剧场等建筑和雕塑艺术模型及部分实物,是利比亚历史和文明的集中体现。
===大莱普提斯===
[[大莱普提斯]]建于公元1至2世纪,一度是古罗马帝国最大的城市之一,罗马皇帝[[塞维鲁大帝]]就出生于此。大莱普提斯不仅有古罗马遗址中常见的议事大厅、神庙、斗兽场、浴室、市场和街道,而且还有规模宏大的人工港口、仓库和工厂。特别是其中的大剧场和斗兽场气势宏大、富丽堂皇。大莱普提斯是北非保存最好的古罗马遗迹,198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由于利比亚长期受到国际制裁,到这里来旅游的外国人很少。但随着利比亚重返国际社会,这座“藏在深闺”的文化遗产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各国游客。
=='''文化遗产'''==
[[File:6QQ .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5%C4%C0%E8%B2%A8%C0%EF&mode=1&did=24#did23 原图链接][http://news.163.com/11/0824/07/7C75I77500014AED.html 图片来源于网易网]]]

1982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6届会议报告。莱普蒂斯马格纳是由塞普蒂斯乌斯塞韦罗扩建并设计装饰的。他出生在那里并成为那里的国王。莱普蒂斯马格纳以其壮丽的公共纪念碑、人工港、市场、仓库、商店、居住区成为[[罗马帝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莱普帝斯马格纳遗址位于的黎波里城以东120公里处,它方圆约2。5平方公里,是地中海地区面积最大的考古场所之一。[[腓尼基]]港口城市莱普帝斯始建于公元前一世纪,它是当时与加达梅斯城之间进行贸易的主要桥梁。和其他的港口城市(如塞布拉塔)一样,它的命运也同样掌握在当时的统治者手中。公元二世纪塞佛留当上了罗马帝国的皇帝,在他的治理下,莱普帝斯变成了罗马最漂亮的城市。修建这座城市的建筑师有自大狂的嫌疑,到过该城市以后,在到其他地方似乎再也没有比这儿更大、更美、更豪华的建筑了。他们用大理石代替灰泥,用[[花岗岩]]代替砂石,用斑岩代替玄武岩;他们用堡垒来连接围墙;他们把街道扩地象广场一样宽。

公元前146年,在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压迫下,[[迦太基王国]]渐渐衰退了。到了公元一世纪,莱普帝斯被并入罗马帝国领土,并逐渐成为当时的谷物贸易中心。公元193年,在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活动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塞佛留登基称帝。然而,莱普帝斯马格纳到了最强盛的时候,由于公元429年汪达尔人的入侵,罗马帝国逐渐衰败了。也就在这个时期,沙漠淹没了整座城市。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政府派了一批有500人的探险队来发掘这座地下古城,至此,莱普帝斯马格纳遗址终于重见天日了。莱普帝斯马格纳遗址被覆于其上的沙子完好的保存下来。二战后,法国和英国的考古学家配合意大利人继续发掘工作。但直到1982年莱普帝斯马格纳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以后,大规模的发掘活动才被展开。至今为止,已有300多处古迹已被发掘出来,其中包括公共浴池、占地一公顷的学术论坛、港口、神庙、集市以及大剧场等。这些古迹大都得到了很好的修复,其中能容纳15000人的圆形大剧场的修复工作已基本完成,成千上百的雕件和镶嵌图案被转移到的黎波里的博物馆里保存起来。遗憾的是,当时古罗马人修建的大型防洪工程遭到严重破坏,已无法修复。1987年到1988年间,莱普帝斯马格纳遗址遭到了洪水的袭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了大量设备进行援助。然而,要恢复莱普帝斯马格纳遗址需要几年的时间。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保护莱普帝斯马格纳遗址,提交了一项防洪计划。自1994年,一队英国考古队在英国考古家黑尔卧尔德教授的带领下在远离中心的边远地区开始了新的一轮发掘活动;与此同时,由布纳卡沙教授带领的意大利考古队和由安卓。拉隆德教授率领的法国考古队也分别在市中心和港口处各自展开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活动。
=='''相关视频'''==
1、的黎波里的特产

{{#iDisplay:v.qq.com/x/page/z0018an7i61|640|380|qq}}

2、的黎波里的美食

{{#iDisplay:v.qq.com/x/page/o0018z6rji6|640|380|qq}}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710-799 史地類:世界史地]][[740 歐洲史地總論]]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