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54
次編輯
變更
赤腹松鼠
,無編輯摘要
'''赤腹松鼠''',別名: 蓬鼠,科名: [[松鼠科]],學名: Callosciurus erythraeus。分佈於[[台灣]]中海拔的原始[[闊葉林]],常期遭受大量砍伐。由於赤腹松鼠極能適應人類干擾後的環境,因此身不論是公園、果園、[[竹林]]、[[次生林]]、闊葉林、甚至是[[針葉林]],都可以發現赤腹松鼠的蹤跡。<ref>{{cite web |url=https://teia.tw/zh-hant/natural-valley/species/9610 | title= 赤腹松鼠 檔案 | language=zh | date=| publisher=TEIA 台灣環境資訊學會| author= }}</ref>==特徵==體長約20公分,重量多半在500公克以下,全身僅頭、胸、腹部及四肢為短毛,其餘均為長毛,尤其尾毛極膨大,故俗稱「膨鼠」。一般說來,赤腹松鼠除了腹面為紅色毛以外,其餘為橄欖褐色,尾毛極為膨大。會發出許多種聲音,如:「咕、啾、卡戚、霍」等代表聯絡與警告的訊息。 用後爪吊在柔軟枝條或站立於樹幹上,使兩隻前腳抱起堅果,用那不斷長長又不斷磨損的上下門齒啃咬堅硬的外殼,順利吃下果肉及種子。大量果實成熟而一時間採食不完時,赤腹松鼠會將堅果一粒一粒地推入土中,再用腳踩踏,將堅果儲存於地下,這稱為「貯食行為」。松鼠卻常常忘記儲存的堅果,若堅果曾經被啃咬才儲存,則很有機會在來年春天長出新樹苗,這展現出動植物之間互相依賴的自然界原理。<ref>{{cite web |url=https://biowebofzell.weebly.com/36196331452649440736.html | title= 赤腹松鼠| language=zh | date=| publisher=BIO WEB OF ZELL }}</ref> ==食性==主要是植物類的堅果、核果、漿果、花朵、嫩芽、嫩葉和毬果,偶而吃些小昆蟲。中午時暫停活動,黃昏時達到最高峰。 ==種類==台灣有三種松鼠,分別是條紋松鼠、長吻松鼠與赤腹松鼠。 ==威脅==在[[綠島]],因為赤腹松鼠被棄養後開始大量繁殖,嚴重影響農作物收成與當地生計。最後面臨被撲殺的命運.==參考來源=={{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