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水獭

移除 11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水獭多穴居,白天休息,夜间出来活动,除交配期以外,平时都单独生活,善于游泳和潜水,听觉、视觉、嗅觉都很敏锐,食性较杂,一年四季都能交配,每胎产1-5仔,主要栖息于河流和湖泊一带,尤其喜欢生活在两岸林木繁茂的溪河地带,分布范围极广,[[亚洲]]、[[欧洲]]、[[非洲]]都有其的踪迹。
 
 
科普大篷车050_水中的捕鱼高手
00:07:01
科普大篷车050_水中的捕鱼高手 00:07:01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水獭
 
拉丁学名
Lutra lutra
 
别称
獭猫、鱼猫、水狗、水毛子、水猴
 
动物界
 
脊椎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基本信息'''{| class="wikitable"|-|中文学名 || 水獭|| 拉丁学名 || Lutra lutra || 别称 || 獭猫、鱼猫、水狗、水毛子、水猴 || 界 || 动物界|-|门 || 脊椎动物门 ||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 哺乳纲 || || 食肉目|- | || 鼬科 || 亚科|| 水獭亚科 || || 水獭属  || || 水獭|-扩展阅读本草纲目-水獭 更多>>|} 「释名」水狗。
时珍曰∶王氏《字说》云∶正月、十月獭两祭鱼,知报本反始,兽之多赖者。其形似狗, 故字从犬,从赖。大者曰 (音宾),曰 (音编)。又桓宽《盐铁论》以独为 ,群为獭, 如猿之与独也。
颂曰∶江湖多有之。宗 曰∶獭,四足俱短,头与身尾皆褊,毛色若故紫帛。
大者身与 尾长三尺余。食鱼,居水中,亦休木上。尝縻置大水瓮中,在内旋转如风,水皆成旋涡。西 戎以其皮饰毳服领袖,云垢不着染。如风霾翳目,但就拭之即去也。 时珍曰∶獭状似狐而小,毛色青黑,似狗,肤如伏翼,长尾四足,水居食鱼。能知水 信为穴,乡人以占潦旱,如鹊巢知风也。古有“熊食盐而死,獭饮酒而毙”之语,物之性也。
今川、沔渔舟,往往驯畜,使之捕鱼甚捷。亦有白色者。或云 獭无雌,以猿为雌,故云猿 鸣而獭候。
展开
折叠编辑本段 == 形态特征==
水獭
水獭(共10张)
水獭门齿三对,排成横列,外侧一对较大,约为其他两对门齿的二倍。犬齿呈圆锥形,上犬齿比下犬齿长。第一前臼齿小,位于犬齿内侧。上裂齿很大,外缘刀状,内叶大而宽圆。上臼齿矩形,第二下臼齿圆形。齿式=36 。
折叠编辑本段 == 栖息环境==
水獭
水獭
水獭主要生活于河流和湖泊一带,尤其喜欢生活在两岸林木繁茂的溪河地带。大面积的沼泽地、低洼水地以及池塘,养鱼较多的山区也常有水獭活动。栖居于沿海咸、淡水交界地区的水獭,还常常到海中捕鱼。因此,靠近海岸的一些小岛屿也有水獭分布[1]
折叠编辑本段 == 生活习性==
水獭
水獭
水獭多穴居,但一般没有固定洞穴。母兽哺育幼仔时定居。巢穴选在堤岸的岩缝中或树根下,自挖或利用狐、獾、野兔的旧巢,加以修补。洞穴一般有两个洞口,出入洞口一般在水面以下,直径约50cm。另一洞口伸出地面,为气洞,以利空气流通。洞道深浅不一,有深达数m甚至20-30m的。
栖息的主洞宽阔,常铺有少许干草树枝。若雨后河水淹没洞穴,则迁移至地面浓密的灌木丛中[1]
水獭的食物主要是鱼类,常将捉到的鱼托出水面而食,也捕捉[[小鸟]]、[[小兽]]、[[青蛙]]、[[虾]]、[[蟹]]及[[甲壳类动物]],有时还吃一部分植物性食物。
8个星期后,雌兽便带着幼仔出巢活动,开始只能在地面上缓慢爬行,然后雌兽开始教幼仔游泳,如果有的幼仔见水就怕,站在岸上畏缩不前,雌兽便急得上上下下忙个不休,又是催促,又是做示范,有时甚至把最胆小的幼仔背到身上,驼下水去。大约7天后就能游得很好了,接着就开始练习捕鱼。
幼仔3个月后开始独立生活,3岁时性成熟。寿命为15-20年[2]
==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孟加拉国]]、[[白俄罗斯]]、[[比利时]]、[[不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柬埔寨]]、[[中国]]、[[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德国]]、[[直布罗陀]]、[[希腊]]、[[匈牙利]]、[[印度]]、[[印尼]]、[[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日本]]、[[约旦]]、[[哈萨克斯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吉尔吉斯斯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拉脱维亚]]、[[黎巴嫩]]、[[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摩尔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缅甸]]、[[尼泊尔]]、[[荷兰]]、[[挪威]]、[[巴基斯坦]]、[[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圣马力诺]]、[[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斯里兰卡]]、[[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泰国]]、[[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英国]]、[[乌兹别克斯坦]]、[[越南]] 。
在中国广泛分于各省和自治区[1]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较为广泛,几乎遍及亚洲、欧种和非洲,但在亚洲和北非,无具体数量信息。2004年,英国大约有10395只水獭。1985年和2003年间, 芬兰中部的水獭种群密度有所变化,但至少有52只水獭,包括2001-2002年在1650 km²范围内发现的11窝16只水獭幼崽。
然而,其它国家缺乏该种种群信息,特别是亚洲,因为偷猎而导致其生存面临较大的威胁。水獭种群总体数量呈下降趋势 。
折叠编辑本段 ==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5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 。
== 参考资料 ==
{{Reflist}}
10,47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