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沈培奋

增加 4,651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沈培奋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沈培奋.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6%B2%88%E5…”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沈培奋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沈培奋.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6%B2%88%E5%9F%B9%E5%A5%8B%E9%99%A2%E5%A3%AB&src=tab_www&correct=%E6%B2%88%E5%80%8D%E5%A5%8B%E9%99%A2%E5%A3%AB&ancestor=list&cmsid=75fca70c0e3275e35031f653b11f05bf&cmras=0&cn=0&gn=0&kn=0&fsn=60&adstar=0&clw=284#id=713cffb5708603510595e7b29566b4fb&currsn=0&ps=60&pc=60 原图链接] [http://www.xj.xinhuanet.com/fangtan/93/ 来自新华网]]]
| 图像说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出生日期 = 1943年5月1日
| 出生地点 = 江苏省昆山市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知名作品 = 《分子文库》《重组抗体》《生物恐怖防御》
}}

'''沈倍奋''',女,1943年5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昆山市,免疫生物化学家<ref>[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HSW199006017.htm] ,知网空间</ref>,分子免疫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ref>[http://www.chinanews.com/2002-12-12/26/252565.html] ,中国新闻网, 2002年12月12日</ref>,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生物物理专业。1965至1968年为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研究生。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倍奋长期从事生物化学和免疫学研究。

==人物经历==
1943年5月1日,沈倍奋出生于江苏省昆山市。

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生物物理专业。

1965至1968年,为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研究生。

1980至1982年,获洪堡奖学金,在西柏林技术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

1988年1月至9月,在美国NIH做访问学者。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沈倍奋早期组建了分子免疫学全军重点实验室,在中国较早开展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研制的免疫毒素是我国单克隆抗体衍生物最早申请新药审评的制品;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1997年获得我国新药证书。近年来致力于基因工程抗体、免疫调节和干预等领域研究;组建了国家"863"抗体工程研发基地,建立了"抗体人源化"、"基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结构信息设计抗体类分子"等创新抗体研发技术,多个创新抗体药物进入临床研究,极大推动了我国抗体产业的快速发展。
[[File:沈培奋2.jpg|缩略图|沈培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开展了一系列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免疫细胞信号转导等研究。近年来与不同学科专家合作致力于基于IL6/IL6R结合部位的空间结构、及抗原同抗体相互识别的立体结构信息设计新功能分子的研究。

沈倍奋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引入免疫学,开展基因工程抗体的研制,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克隆、表达和功能研究,人体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免疫细胞的信号转导研究等。在国内最早开展加成指数测定法分析单克隆抗体所抗抗原决定簇的异同,有关技术在全国推广;用单克隆抗体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填补了国内特异性诊断方法的空白;最早开展白血病导向治疗的研究,研制的免疫毒素是我国单克隆抗体及衍生物最早通过新药评审进入临床的制品;从中国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克隆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并研究了它们的升白细胞作用,第一批通过了国家新药评审。尤其在导向药物和基因工程抗体研究方面达到了国际水平。

沈倍奋1995年领导的课题组研究的升白细胞新药一一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保护,获得了专利授权,并获得新药证书,进行了成果转化,通过成果转化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主要论著'''

有关研究结果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600余篇,5个抗体药物获批临床研究,主编专著5部。

'''科研获奖'''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

===人才培养===
沈倍奋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50余名。

===荣誉表彰===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评价==
沈倍奋是分子免疫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参考来源==
[[Category:科学家]]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