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53
次編輯
變更
甘國寶
,创建页面,内容为“<div style="border:solid 1px #939393; float:right; text-align:center; margin:0 0 0 20px;"> <img style="padding:10px;"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
<div style="border:solid 1px #939393; float:right; text-align:center; margin:0 0 0 20px;">
<img style="padding:10px;"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3/Gan_Guobao.jpg/359px-Gan_Guobao.jpg" width="250">
<br>
甘國寶<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3/Gan_Guobao.jpg/359px-Gan_Guobao.jp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div>
甘國寶(1709年-1776年),字繼趙,號和庵,清朝武將,福建古田縣人。官至廣東提督,福建陸路提督。
雍正十一年(1733)武進士,由侍衛授廣東遊擊,改湖廣洞庭協副將,擢貴州威寧鎮總兵,移山東,歷江南、浙江及南澳、海壇,乾隆二十五年(1760)正月任鎮守臺灣掛印總兵官。臺地番漢雜錯,乃教番民明禮義、務耕種。二十六年,擢福建水師提督,不避風濤,日坐樓船督率小舟羅緝,以嚴海防。後因被議,權雲南開化鎮總兵,繼移鎮永寧,以鎮攝緬甸。復權鎮廣東雷瓊,以擒五指山黎酋功,於三十一年十二月再授臺灣掛印總兵。計擒斗六門盜首董六誅治之,因立總巡、分巡、輪巡、會哨之法,兵民安輯。三十二年擢廣東提督。三十四年移福建陸路提督。平王添送覆鼎山之亂。旋以病卒於官,年六十八。國寶雖官武職而切念民瘼。生平樂善好施,雅好文墨,善畫虎,能傳其威鷙之神。在臺灣時,嘗作「紀典」,以補府志所未及。(張子文)
==生平==
甘國寶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府古田縣二十六都(今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小梨洋村)。雍正元年(1723年)中式武進士。乾隆初任右翼鎮標中營遊擊。署廣東春江協副將。乾隆二十年升貴州威寧鎮總兵,遷山東兗州鎮總兵,歷署江南蘇松鎮總兵、浙江溫州鎮總兵。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調福建南澳鎮總兵,次年轉福建海壇鎮總兵。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任福建臺灣鎮總兵。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升任福建水師提督。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任廣東提督。三十四年(1769年)任福建陸路提督。
擅山水畫,尤工於畫虎。
==遺跡==
今福州市三坊七巷的文儒坊中有甘國寶故居。屏南縣甘棠鄉小梨洋村亦有故居。
==文化==
閩劇中的甘國寶是個聞名於福州十邑的角色。在閩劇舞台上,甘國寶幼年淘氣,年輕時不學無術、嗜賭成性。後赴台灣投軍,並救駕乾隆皇帝,被提拔為九門提督,並救助有難的表姐一家。閩劇中的甘國寶與歷史上的真實人物有較大出入,歷史上的甘國寶為武進士出身,不曾擔任九門提督,其為人也與戲劇中的描述大相逕庭。
2007年,甘國寶的傳奇故事被製作成福州評話演說的動畫片,在福州當地電台播放。
==參考文獻==
*劉寧顏編,《重修台灣省通志》,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福建通志》卷三十六(《福建通志列傳選》頁229)。
*《臺灣通志》列傳武功,頁522。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九人物志,頁269。
<br>
<div style="float:left;">
{{start box}}
{{s-off}}
{{s-before|黃士俊 (清朝武官)|黃士俊}}
{{s-title|台灣鎮總兵|1759年上任}}
{{s-after|裴鏡}}
{{s-before|楊瑞}}
{{s-title|台灣鎮總兵|1766年上任}}
{{s-after|王巍 (清朝)|王巍}}
{{end box}}
</div>
<img style="padding:10px;"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3/Gan_Guobao.jpg/359px-Gan_Guobao.jpg" width="250">
<br>
甘國寶<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3/Gan_Guobao.jpg/359px-Gan_Guobao.jp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div>
甘國寶(1709年-1776年),字繼趙,號和庵,清朝武將,福建古田縣人。官至廣東提督,福建陸路提督。
雍正十一年(1733)武進士,由侍衛授廣東遊擊,改湖廣洞庭協副將,擢貴州威寧鎮總兵,移山東,歷江南、浙江及南澳、海壇,乾隆二十五年(1760)正月任鎮守臺灣掛印總兵官。臺地番漢雜錯,乃教番民明禮義、務耕種。二十六年,擢福建水師提督,不避風濤,日坐樓船督率小舟羅緝,以嚴海防。後因被議,權雲南開化鎮總兵,繼移鎮永寧,以鎮攝緬甸。復權鎮廣東雷瓊,以擒五指山黎酋功,於三十一年十二月再授臺灣掛印總兵。計擒斗六門盜首董六誅治之,因立總巡、分巡、輪巡、會哨之法,兵民安輯。三十二年擢廣東提督。三十四年移福建陸路提督。平王添送覆鼎山之亂。旋以病卒於官,年六十八。國寶雖官武職而切念民瘼。生平樂善好施,雅好文墨,善畫虎,能傳其威鷙之神。在臺灣時,嘗作「紀典」,以補府志所未及。(張子文)
==生平==
甘國寶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府古田縣二十六都(今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小梨洋村)。雍正元年(1723年)中式武進士。乾隆初任右翼鎮標中營遊擊。署廣東春江協副將。乾隆二十年升貴州威寧鎮總兵,遷山東兗州鎮總兵,歷署江南蘇松鎮總兵、浙江溫州鎮總兵。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調福建南澳鎮總兵,次年轉福建海壇鎮總兵。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任福建臺灣鎮總兵。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升任福建水師提督。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任廣東提督。三十四年(1769年)任福建陸路提督。
擅山水畫,尤工於畫虎。
==遺跡==
今福州市三坊七巷的文儒坊中有甘國寶故居。屏南縣甘棠鄉小梨洋村亦有故居。
==文化==
閩劇中的甘國寶是個聞名於福州十邑的角色。在閩劇舞台上,甘國寶幼年淘氣,年輕時不學無術、嗜賭成性。後赴台灣投軍,並救駕乾隆皇帝,被提拔為九門提督,並救助有難的表姐一家。閩劇中的甘國寶與歷史上的真實人物有較大出入,歷史上的甘國寶為武進士出身,不曾擔任九門提督,其為人也與戲劇中的描述大相逕庭。
2007年,甘國寶的傳奇故事被製作成福州評話演說的動畫片,在福州當地電台播放。
==參考文獻==
*劉寧顏編,《重修台灣省通志》,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福建通志》卷三十六(《福建通志列傳選》頁229)。
*《臺灣通志》列傳武功,頁522。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九人物志,頁269。
<br>
<div style="float:left;">
{{start box}}
{{s-off}}
{{s-before|黃士俊 (清朝武官)|黃士俊}}
{{s-title|台灣鎮總兵|1759年上任}}
{{s-after|裴鏡}}
{{s-before|楊瑞}}
{{s-title|台灣鎮總兵|1766年上任}}
{{s-after|王巍 (清朝)|王巍}}
{{end box}}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