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八通關古道

大小無變化,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八通關(Pattonkan)其音譯是原住民鄒族(曹族)語中的玉山,傳說鄒族(曹族)祖先原住於玉山之顛;從[[明朝]]到[[清朝]]政府對於台灣一直不重視,在[[施琅]]對[[康熙]]的建議下終於在清朝康熙23年(西元1684年)台灣納入清朝版圖,初設一府三縣,雖然已經解除海禁但還是不容許移民攜眷來台。
至清朝同治13年(西元1874年) [[ 牡丹社事件 ]] ,日人藉牡丹社原住民殺害[[琉球]]漁民之事件,大舉進犯屠殺[[ 牡丹社]] 原住民,清廷只好派船政大臣[[沈葆楨]]以欽差身份來到台灣來交涉並處理台灣防務;沈葆楨來台後進行開山撫番,設立東部安撫司以便處理原住民的事務,因此開始興建八通關古道做為平地與東部山地的聯絡便道,由吳光亮總兵帶領,由竹山、社寮兩地分別動工,約歷時一年完成,沿用[[鄒族]]的語言並取四通八達、入口如隘口之意。<ref>八通關古道 (TravelKing旅遊王)</ref>
15,85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