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大小無變化, 4 年前
流亡時期
1947年,返回歐洲,他在蘇黎世呆了一年,主要從事1948年的Antigone-Modell(改編自Hölderlin的《 Sophocles》譯本; 1948年出品)以及他最重要的理論著作,即《Kleines Organonfürdas劇院(1949年;“ 劇院的小組織”)。正如他的作品所揭示的那樣,他的戲劇理論的實質是這樣一種思想,即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戲劇必須避免亞里士多德式的前提,即應該讓觀眾相信他們所目睹的事情在此刻發生。
希特認為,劇院不應試圖讓觀眾相信舞台上人物的存在-不應該使其與他們認同,而應遵循史詩詩人的藝術方法,即使觀眾意識到自己在舞台上看到的只是對過去應注意的事件的解釋嚴重脫離。
因此,“史詩級(敘述性,非戲劇性)劇院基於超凡脫俗,疏離效應,通過多種手段來實現,這些手段提醒觀眾他正以科學精神而不是幻想展示人類行為。簡而言之,劇院只是劇院,而不是世界本身。
72,74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