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恆河

增加 6,279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center>'''恆河'''<br><img src="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center>'''恆河'''<br><img src="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9/12/24/realtime/7241247.jpg&x=0&y=0&sw=0&sh=0&exp=3600"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9/12/24/realtime/7241247.jpg&x=0&y=0&sw=0&sh=0&exp=3600 原圖鏈結]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4246980 圖片來自聯合新聞網]</small>
|}
</div>
'''恒河'''<ref>[https://tw.news.yahoo.com/%E5%8D%B0%E5%BA%A6%E6%81%86%E6%B2%B3%E4%BB%8D%E6%B1%99%E6%BF%81-%E8%8E%AB%E8%BF%AA2020-%E4%B9%BE%E6%B7%A8%E6%94%AF%E7%A5%A8-%E6%81%90%E8%B7%B3%E7%A5%A8-111432308.html 印度恆河仍汙濁 莫迪2020「乾淨支票」恐跳票],yahoo!新聞,2019-04-03</ref> 是[[南亚]]的主要[[河流]],全长約2,510公里。{{lang-sa|गङ्गा}},恆河的[[梵語]]{{IAST|Gangā}}和[[英語]]的come是同源詞,意有速去速來、永無斷流的含義,漢地通譯爲恆河,意為“[[恆久之河]]”。唐代[[玄奘]]法師譯名定爲“[[殑伽河]]”,此外還存在“[[弶伽河]]”、“[[恒伽河]]”。比如[[东恒伽王朝]]、[[西恒伽王朝]]中的“恒伽”即半音半意譯自[[Ganga]]。

==地質板塊==
印度次大陸位於[[印度-澳洲板塊]]中的次板塊[[印度板块]]最北部。。南方[[超大陸]][[冈瓦那大陆]]的一部分於7,500萬年前開始向東北方移動,該地質作用約持續了5,000萬年,該大陸橫越了當時尚未形成的印度洋。印度次大陸最終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並[[隱沒帶|隱沒]]至歐亞板塊之下,抬升出地球上最高的山脈[[喜马拉雅山脉]]。在喜馬拉雅山形成時南麓曾存在大量因結構性下沉而出現的[[槽]]地質構造,隨著[[印度河]]及恆河的沖積作用而逐漸被填滿,並形成現今的[[中央平原 (南亚)|印度平原]]。

==河系概況==
*恒河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海拔3150米处,流到[[帕吉勒提河]]和[[阿勒格嫩达河]]汇合处[[德沃普拉耶格]],海拔降至300米,以后称为恒河。在印度文化及神話中,認為帕吉勒提河為真正的源頭,但阿勒格嫩达河長度較長。阿勒格嫩达河的河源來自[[楠达德维山]]、[[卡密特山]]等山脈融雪;[[帕吉勒提河]]源於海拔3,892公尺的根戈德里冰川恒河流至[[安拉阿巴德]],海拔降至120米,安拉阿巴德以上为上游,下至[[西孟加拉邦]]段为中游,以下为下游。
*恆河流經[[印度]]北部及[[孟加拉]],源头[[帕吉勒提河]]和[[阿勒格嫩达河]]发源自印度[[北阿坎德邦]]的[[根戈德里冰川|根戈德里]]等冰川,它横越[[北印度平原]](即[[恒河平原]]),流经[[北方邦]],会合其最大支流[[亚穆纳河]],再流经[[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最后它分为多条分流注入[[孟加拉湾]]。其中一条是[[加尔各答]]附近的[[胡格利河]],另外一条是进入[[孟加拉国]]的[[博多河]],[[博多河]]进入孟加拉国后,会合[[布拉马普特拉河]](中国境内为[[雅鲁藏布江]])在孟加拉国境内的下游[[贾木纳河]],注入[[孟加拉湾]],其入海河段称为[[梅格纳河]]。
*恆河包括許多小溪流,其中最長的六條河流及五個匯流點為[[聖地]]。六條河流分別為[[阿勒格嫩达河]]、[[道里根加河 (西)|道里根加河]]、[[南達肯尼河]]、[[品達爾河]]、[[曼達基尼河]]及[[帕吉勒提河]]。而五個匯流點合稱[[潘奇普拉耶格]],皆位於[[阿勒格嫩達河]]上。由上游往下游分別為該河與道里根加河匯流的[[毗濕奴普拉耶格]]、與南達肯尼河匯流的[[南德普拉耶格]]、與品達爾河匯流的[[卡尔恩普拉耶格]]、與曼達基尼河匯流的[[鲁德拉普拉耶格]]以及與帕吉勒提河匯流的[[德沃普拉耶格]]。
*在流經[[喜馬拉雅山]]區峽谷約250公里的河段後,於[[瑞诗凯诗]]結束峽谷河段,在[[赫尔德瓦尔]]附近進入[[中央平原 (南亚)|恒河平原]]。在[[赫尔德瓦尔]]建有[[水壩]]將部分河水導入[[恆河運河]],在赫尔德瓦尔上游的河段大致向西南流,其下游則為向東南流。

==河系特色==
*恆河被[[印度教]]徒視為[[聖河]],也是河流周邊居民維持日常生活所需的命脈之水。
*印度教中也有稱為「[[恒河女神]]」的神祇。
*曾有[[省會]]及[[帝國首都]]曾設於[[恆河]]沿岸。
*支流[[布拉马普特拉河]]及其以上部分不算在内,流域面积91万平方公里,达印度[[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
*恆河也為世界[[河水流量]]前20大的河流之一。
*恆河流域為世界上[[最多人口居住]]的河流流域,共有4億以上人口居住於[[恆河流域]],人口密度達每平方英里1000人以上。

==嚴重汙染==
[[巴连弗邑]]之[[恆河]]在2007年曾被評為世界五條[[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在瓦拉納西所測得的[[水中糞生大腸桿菌群]]超過印度政府所訂標準值100倍以上。污染不僅對[[人類]]健康造成危害,也對140種[[魚類]]、90種[[兩生類]]及瀕危的[[恆河豚]]造成威脅。但以清理恆河為目標的「[[恆河治理計畫]]」,由於貪汙、技術不足、缺乏良好環境計畫、印度傳統及信仰及缺乏宗教上有利支持等因素,至今仍遭受重大挫敗。

==水文概況==
*恆河接著流經約800公里的曲折河段,沿岸有千万人口城市2座。[[拉姆根加河]]在此河段匯入,注入恆河的平均流量為每秒500立方公尺
[[亞穆納河]]於[[阿拉哈巴德]]附近与恆河匯流,在印度教中,該地也是神聖的匯流點。此匯流點亞穆納河的流量較恆河為大,流量為每秒2,950立方公尺,約占匯流後總流量的58.5%。
*恒河上游水源主要来自3~5月喜马拉雅山冰雪融化,中、下游则来自6~9月的[[季风]]降雨。冬季为枯水期,5月初开始上涨,8~9月升至最高,水位高约1O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一起,河口流量平均为3.4万立方米/秒。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4,92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