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邵伯湖

增加 3,850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0088A8; color:#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邵伯湖(江…”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0088A8; color:#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邵伯湖(江苏)
[[File:邵伯湖(江苏).png|缩略图|300px|center|<center><small>邵伯湖(江苏)地圖</small> </center> ]]<small>[https://www.google.com.tw/maps 圖片來自Google map]<small><br>
|-
|<small>

'''位置'''    江苏省扬州市境內<br>

'''湖泊類型'''  城中湖<br>

'''南北長度'''  17公里<br>

'''東西寬度'''  6公里<br>

'''平均深度'''  1.1公尺<br>

'''表面積'''   98平方公里<br>

'''湖水蓄量'''  1.1亿立方米<br>
</small>
|}
</div>

'''邵伯湖''',古为[[武广湖]],又名[[棠湖]]、[[甘棠湖]],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境內湖泊,面积约为98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为1.1米,蓄水量约为1.1亿立方米<ref>{{cite web|author=人地系统主题数据库|title=中国湖泊基本情况数据库|url=http://www.data.ac.cn/zrzy/BA21.asp?name=%CE%DE&pass=&danwei=%CE%DE|accessdate=2012-06-15}}</ref>,湖周分属邗江、高邮和江都三地。古属三十六陂,素有“三十六陂帆落尽,只留一片好湖光”的美称。

邵伯湖,属淮河入江水道上的湖泊之一,上承[[高邮湖]]来水,分别由[[运盐河]]、[[金湾河]]、[[太平河]]、[[凤凰河]]及[[里运河]]注入长江。湖泊长17公里,最大宽度6公里,湖水面积98平方公里(相应于水位4.36米),平均水深1.1米,湖水蓄量1.1亿立方米。
位於[[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起點以北僅十公里<ref>見《[[水脈]]第7集</ref>。2005年2月,被列入[[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
湖泊具有调洪、灌溉和养殖之利。
=== 名稱由來 ===
邵伯湖,又名棠湖(甘棠湖),邵伯湖春秋时称[[武广湖]](又名[[武安湖]])。[[东晋]][[太元]]十年(385),东晋大臣[[谢安]]受权奸陷构,遭排挤而出[[镇广陵]]。在当时城东北20里地的步丘筑垒而居,更名[[新城]]。当时此处地属蜀冈尾闾,西高东低。西高易泄水,常苦干旱;东低常蓄涝,农田易淹。谢安经过考察,乃率领民众于此筑埭(即大坝)渲蓄,自此西解旱忧,东免涝患,高下得以两利。后人追思谢安之德,比之以周代的召(音同邵)伯,古代召与邵通用,因称所筑之埭名[[邵伯埭]],埭旁之湖名邵伯湖。
[[周代]]的[[召公]]为辅佐[[成王]],巡行乡邑,曾在甘棠树下休息议政,后人思其德,乃对甘棠树倍加爱护而不伤害。既然谢安和召伯一样,人们复仿照召公,也在邵伯建甘棠庙(谢公祠),植甘棠树,以示纪念,并称邵伯镇为[[甘棠镇]],邵伯湖为[[甘棠湖]]。

== 地理概述 ==
邵伯湖,湖周分属江苏省[[杨州市]][[邗江]]、[[高邮]]和[[江都]]三地。北起高邮湖新民滩,东濒[[京杭运河]]西堤,西为高邮、邗江两县市沿湖地区,南抵六闸以下归江河道口。<br>
1950年代初,邵伯湖南北长25公里,其中高邮市境内7公里,邗江区境内1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7.3公里,位于高邮市境;邗江境内赤岸圩三棵柳最宽处为6.27公里,最窄处六闸仅1.3公里。总面积164.97平方公里,其中高邮市53.6平方公里,江都区14.35平方公里,邗江区97.02平方公里。<br>
到1990年代,湖泊长17公里,最大宽度6公里。湖水面积98平方公里(相应于水位4.36米),平均水深1.1米,湖水蓄量1.1亿立方米。在水位4.5米时,水面积120平方公里,湖容积1.7亿立方米;在水位8.5米时,水面积220平方公里,湖容积9亿立方米。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9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