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鲍鱼

增加 14,253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鲍鱼</big> ''' |- | File:1-1Z919140453.jpg|缩略图|居中|鲍鱼[http…”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鲍鱼</big> '''
|-
| [[File:1-1Z919140453.jpg|缩略图|居中|鲍鱼[http://udongwu.com/uploads/allimg/190919/1-1Z919140453.jpg 原图链接]]]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鲍鱼</br>

|}
'''鲍鱼'''是名贵的“海珍品”之一,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海洋“软黄金”。鲍鱼是名贵的海洋食用贝类,被誉为“餐桌黄金,海珍之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br>
鲜品可食部分蛋白质24%、脂肪0.44%;干品含蛋白质40%、糖元33.7%、脂肪0.9%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利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鲍鱼因富含谷氨酸,味道非常鲜美。 </br>
鲍鱼(Abalone),其名为鱼,实则非鱼,种属原始海洋贝类,单壳软体动物。由于其形状恰似人的耳朵,所以也叫它“海耳”(Sea-ear)。鲍鱼通常生长在水温较低的海底,足迹遍及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公认最佳产地为日本北部和墨西哥,我国东北部也是传统产区。全世界已命名的216种鲍鱼中,分布在我国沿海的鲍鱼有7种,其中又以北部渤海湾出产的皱纹盘鲍和东南沿海的杂色鲍最为多见。</br>

== 外形特征 ==
[[File:68e065683d63416caa550272f9ded63a.jpg|缩略图|左|鲍鱼[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11/68e065683d63416caa550272f9ded63a.jpeg 原图链接]]]
'''鲍鱼'''的身体外边,包被着一个厚的石灰质的贝壳,它的贝壳是一个右旋的螺形贝壳。鲍鱼的单壁壳质地坚硬,壳形右旋,表面呈深绿褐色。壳内侧紫、绿、白等色交相辉映,珠光宝气。</br>

另外在鲍鱼的贝壳上都有从壳顶向腹面逐渐增大的一列螺旋排列的突起。这些突起在靠近螺层末端的一些贯穿成孔,孔数随种类不同而异。在中国北方分布的盘大鲍有4~5个,南方分布的杂色鲍有7~9个。我国古代,给鲍鱼起名叫“九孔螺”,就是从它的这种特征而来的。</br>

软体部分有一个宽大扁平的肉足,软体为扁椭圆形,黄白色,大者似茶碗,小的如铜钱。鲍鱼就是靠着这粗大的足和平展的跖面吸附于岩石之上,爬行于礁棚和穴洞之中。鲍鱼肉足的附着力相当惊人。一个壳长15厘米的鲍鱼,其足的吸着力高达200公斤。任凭狂风巨浪袭击,都不能把它掀起。捕捉鲍鱼时,只能乘其不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铲铲下或将其掀翻,否则即使砸碎它的壳也休想把它取下来。</br>

鲍鱼的头部很发达,它的两个触角在伸展时很细很长。在触角的基部背侧各有一个短的突起,突起的末端生长着眼睛。在两个触角之间有头叶,头叶的腹面有向前伸出的吻,吻的前端有口。口里面有强大的齿舌,齿舌是许多贝类的特有器官,它是一个几丁质的带子,上面生着很多列小齿,形状很像锉刀,贝类就利用这些小齿刮取和磨碎食物。一般说来草食性的种类小齿的数目多,先端园,肉食性的种类小齿数目少,但强有力,先端常有钩或刺。鲍鱼是草食性种类,所以它的齿舌带上的小齿数目极多。</br>

鲍鱼的足部特别肥厚,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足生有许多触角和小丘,用来感觉外界的情况;下足伸展时呈椭圆形,腹面平,适于附着和爬行。我们吃鲍鱼主要就是吃它的足部的肌肉。</br>
鲍鱼的外套膜和贝壳的形状一样,整个覆盖在身体背面,与其他螺类不同的是在鲍鱼外套膜的右侧有一条裂缝,这个裂缝的位置与贝壳边缘的孔的位置相当,在裂缝的边缘上生长着触手。在鲍鱼活动时,这些触手便从壳孔伸出,司味觉的作用。外套膜边缘有裂缝是原始的腹足类的特征,像缝螺、有名的红翁戎和钥孔螺都是这样。</br>

== 生活习性 ==
鲍鱼很娇气,养殖难度大,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所以,科学的净水方法必不可少。直接引进的海水是无法进行鲍鱼养殖的,需要对其进行净化,一直以来养殖户们都是采用沙滤技术净化海水。另外紫外线光照海水净化技术能杀死海水中一部分对鲍鱼生长不利的细菌和微生物,同时又能保留有利于鲍鱼生长的微生物,使鲍鱼的产量大大提高,使鲍鱼苗的成活率提高了近70%。</br>

秋季是生长较快的季节,需投喂足够的新鲜饵料,每4~5天投喂一次。冬季水温低,鲍鱼的摄食量少,新鲜藻类浸泡在水中7~8天不致腐烂,因此冬季每8~10天投饵一次即可。注意每次投饵应在清除饵料残渣和鲍的排泄物以及更换新鲜海水后进行。鲍鱼喜干幼嫩海藻,在无新鲜海藻的情况下,可利用干藻浸泡后作为饵料投喂,且藻类喂养以混合效果为好,在藻类中裙带菜,鹅肠菜、海带、马尾菜等是鲍鱼比较喜食的海藻,饵料效果好,生长速度快。当地资源比较丰富的紫菜,试验结果表明不太理想,对鲍鱼的消化有很大影响。</br>

== 分布范围 ==
各大洋中,以太平洋沿岸及其部分岛礁周围分布的种类与数量最多,印度洋次之、大西洋最少,北冰洋沿岸无分布。</br>
太平洋东岸,北起阿拉斯加,向南沿加拿大、美国、墨西哥的西海岸均有鲍分布;太平洋西岸,北起勘察加半岛,沿日本、朝鲜半岛、中国、菲律宾、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至澳大利亚、新西兰,再向南直至新西兰以南一千余公里地处亚南极的马奇岛均有鲍鱼分布;但是夏威夷群岛尚未发现有鲍鱼分布。</br>

印度洋周围,沿孟加拉湾、阿拉伯海、波斯湾,向南沿非洲东海岸的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直至好望角也有鲍鱼的分布,以非洲南端海区的产量为多。</br> </br>
大西洋仅在东部沿岸,即沿非洲西海岸、地中海、向北至英吉利海峡南部有鲍鱼的分布,但分布量不很大。</br>
迄今为止,只有北美的东海岸以及南美洲沿岸各海域尚未见有鲍鱼分布的报道。</br>

== 养殖概况 ==
世界上鲍鱼主要产地有[[澳大利亚、中国、日本、美国、墨西哥、南非]]等国家。由于鲍鱼的经济价值很高,各产鲍国十分重视鲍鱼的人工育苗和养殖。我国对鲍的利用,过去仅限于自然采捕。近20多年来,从南方到北方开展了鲍的人工育苗和规模化养殖。在[[辽宁、山东、福]]建等地,建设一批具有先进设施和生产技术的鲍鱼育苗场和养殖场,每年都可生产出相当数量的鲍苗和商品鲍鱼。我国的鲍鱼人工育苗和养殖,现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技术工艺和相当大的生产规模。</br>

1992年莆田市从连江引进鲍鱼苗试养:1993年在忠门后坑村建设近2000m2的工厂化鲍养殖场,引进皱纹盘鲍苗示范养殖和人工育苗工作,当年成功培育出苗种百万粒,莆田市鲍鱼开始逐年发展。1998年欧俊新等开展皱纹盘鲍海区役式吊养技术试验工作,经过20个月的吊养,取得了高达83. 53%的成活率、投入产出比为1:2.76高的回报率,从而在全市乃至全省再次掀起一轮养鲍热潮。莆田市秀均区如今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浅海浮孩网箱养鲍生产基地。至目前,该区鲍鱼养殖规模达到1.88万个网箱,养殖规模达5亿粒,养殖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年产量5000吨,产值10亿元。从2001年4家发展至今,请田市工厂化鲍鱼育苗共有38家苗种生产单位,育苗面积有137000平方米,每培育鲍鱼苗种8000多万粒,直接和间接从事鲍鱼生产经营人员达2万多人。</br>

== 鲍鱼养殖 ==
鲍鱼的健康养殖和疾病的综合防治主要包括:</br>
'''①'''人为控制养殖生态环境条件,使养殖环境能尽量满足鲍鱼的生长、发育需要;</br>
'''②'''各种养殖模式和防疫手段能使鲍鱼保持正常的活动和生理机能,并通过养殖鲍鱼自身的免疫系统抵御病原的入侵以及环境的突然变化;</br>
'''③'''投喂适当的且能完全满足鲍体营养需求的饲料;④有效预防疾病的大规模发生,最大可能地减少疾病的危害。其具体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br>
'''1、优化养殖条件,保护生态环境</br>
针对近些年受经济利益驱使出现的养殖盲 目发展、养殖规模无度无序的现状,应加快行业立法进程,加强宏</br>
观调控,实施区划管理,防止盲目开发,控制养殖总量,坚持开发与养护并举,利用与保护并重的方针进行鲍鱼</br>
养殖运作。优化养殖条件,对现行的养殖设施结构进行改造,开展环保清洁型设施和养殖技术研究,研究开发工</br>
厂化养殖水质调控与处理技术、养殖设施工程化及自动化技术、生态型立体综合养殖技术等研究 。</br>
'''2、开展抗病、抗逆养殖新品种的选育</br>
良种是推动鲍鱼养殖业持续发展 的关键,抗病、抗逆养殖新品种不但能减少病害发生,降低养殖风 险,增加养殖效益,同时也可避免大量用药对水体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 响。目前,要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必须依靠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 育种技术的结合,采用 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多倍体技术、雌( 雄 ) 核发育技术、选择育种、杂交育种、高健康优质苗种的大规模培育技术和苗种培育工程化技术等技术培养优良新品种,另外有必要开展国外优良品种引进、驯化及其种质利用的研究,总之要通过各种途径尽快地提高养殖品种的品质,加快养殖品种的生长速度,增强抗病能力和对环境的耐力,以达到增产的目的。</br>
'''3、开发优质高效饲料 , 合理使用饵料</br>
根据鲍鱼的生长需求选择不同规格的饵料投喂,新鲜细嫩的海带、裙带菜、龙须菜是鲍鱼比较喜欢摄食的,投喂前饵料选择处理 要认真,投喂 量应根据需要及时调整。 鲍鱼育苗场中应筛选并定向培养适口、附着性强、营养丰富的底栖硅藻的藻种,鲍苗附着以后,若底栖硅藻数量不足,可以采取施肥措施促进底栖硅藻的生长繁殖避免基础饵料生物不足而造成鲍苗脱板死亡。还应加强鲍鱼养殖专用全价营养配合饲料的研究,开发具有诱食、促生长、抗菌防病功能的添加剂,研制质量高、吸收性好并有助于提高免疫功能的绿色环保型饲料。优质高效饲料的合理使用对于提高我国鲍鱼养殖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减少疾病、防止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等具有决定性作用 。</br>
'''4、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减少鲍病害的发生</br>
针对当前鲍鱼养殖病害日益严重的现状,需要做好以下几点:</br>
'''①''' 进一步加强病原体的发病规律、传染途径及致病机理等的基础研究;</br>
'''②'''开发单克隆检测、NDA探针、PCR诊断试剂盒等病害商品化快速诊断和检测技术;</br>
'''③'''建立养殖鲍鱼重大病害监测系统,逐步实现对鲍病的预测和跟踪;</br>
'''④'''尽快研究出针对性强、无毒或低毒、无残留、无公害的鲍鱼养殖专用渔药,加强药物药效、代谢及残留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为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合理使用渔药防治鲍病;</br>
'''⑤'''开展鲍鱼免疫学及免疫防治技术研究,通过 口服免疫增强剂或接种疫苗达到预防鲍病的目的;</br>
'''⑥'''研究养殖水体中的理化因子与微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持养殖水体的微生态平衡来消除某些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建立病害的生态防治技术,实施健康养殖;</br>
'''⑦'''加强研究鲍鱼健康养殖技术,加快在业人员的鲍鱼养殖技术推广和 技术培训,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br>

== 品种类型 ==
举世公认的三大名鲍分别是:网鲍、吉品鲍和禾麻鲍;</br>
'''(1)网鲍'''</br>
网鲍为深咖啡色,外形呈椭圆状,边较细,枕底起珠,底边广阔且平坦,尾部较尖,肉质大而肥厚,用刀切后,截面有网状纹路,故名网鲍。中国和澳大利亚也产网鲍,外形与日本所产的较为相似,但枕边珠形不规则,且澳洲网鲍要浸水多日才发得起来,口感较韧,有“木”感。日本千叶县出产的网鲍原来最为有名,但由于近年的海水污染,现在则以日本清森县所产的质量最佳。</br>
'''(2)吉品鲍'''</br>
吉品鲍。又名吉滨鲍。我国青岛、海南和台湾也有出产,但目前公认以日本岩手县所产的为最佳。吉品鲍外高内低,形如元宝,中间有一条明显的线痕,且质硬、枕高,体形小于网鲍。在市场销售中,网鲍因个大而价格昂贵,寻常食客无法消费,所以市场上多以吉品鲍最受宠。吉品鲍味道浓郁,色泽美观,有嚼劲,口感佳。在选购时以鲍身能够隆起,且色泽金黄者为上品。</br>
'''(3)禾麻鲍'''</br>
禾麻鲍又称窝麻鲍,体呈艇形,个小,体边有针孔,色泽金黄,肉质滑嫩。滋味肥美。由于禾麻鲍活动于海底岩石的隙缝里,捕捞时须用铁针钩捕所留下的针孔便成了辨别它的最佳标志。</br>
除了上述三大名鲍外,日常使用较多的还有南非干鲍、中东鲍、澳洲鲜鲍和 “海皇牌”、“阿一牌”罐头鲍。南非干鲍体形小于网鲍,味道也远不如网鲍,但却胜于鲜鲍,价格适中,是酒楼中较常使用的一种鲍鱼。产于中东海域的中东鲍,体形和味道也略逊于网鲍。澳洲鲜鲍经加工后,香滑味浓,价格便宜,也是很受欢迎的品种。</br>

== 參考來源 ==
{{Reflist}}
25,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