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A-1攻擊機

移除 8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A-1天襲者'''('''A-1 Skyraider''')攻擊機是美國工程師'''艾德·海茵曼'''(Ed Heinemann)設計,[[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道格拉斯公司]]<ref>[https://kknews.cc/zh-tw/history/6ka42zl.html 道格拉斯飛機公司],每日頭條,2016-12-09</ref> 製造的一款[[活塞引擎]][[螺旋槳]]推進[[攻擊機]]。天襲者式服役時間以活塞發動攻擊機來講相當長,歷經[[韓戰]]至[[越戰]],直到1972年後才逐步被[[A-4天鷹式攻擊機]],[[A-7海盜二式攻擊機]]等噴射攻擊機取代,至於完全除役則是1985年,歷經將近40年 ,可說是美軍步入[[噴射機]]時代後碩果僅存的活塞引擎機種
==簡介==
A-1攻擊機的開發 [[二次世界大戰]] 便 開始,設計概念 起點 與當時日本帝國海軍[[流星艦上攻擊機]]相當類似。[[美國海軍]]在1941年起,開始研發整合當時仍有區分的 ''' 魚雷攻擊機 ''' ''' 俯衝轟炸機 ''' 兩種支系之艦上攻擊機;獲得訂單者為當時曾製造出傑作攻擊機[[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的道格拉斯飛機公司,他們推出了SB2D攻擊機。不過,海軍在細節部分堅持了特定規格,像是起落架構型、自衛火器、引擎等,結果讓SB2D出現超重現象,未能滿足美國海軍需求。在1943年後,美國海軍開始接受單座化攻擊機概念,SB2D在取消後座成員、尾部機槍後改換代號稱[[Douglas BTD Destroyer|BTD毀滅者式攻擊機]],性能雖然略有回升,但並不算是成功的設計。
BTD的失敗,讓道格拉斯感到有所警惕,因此在1944年公司向美國海軍提出取消BTD-1量產計畫,讓這些預算挪用設計一型新攻擊機;結果美國海軍開出了一項很嚴苛的軟釘子:隔天早上9點前提出設計圖。這個嚴苛的要求在工程師艾德·海茵曼與他的兩位助手協助下奇蹟似的在一個晚上趕出了初步草圖完成任務,美國海軍因此取消了BTD的量產,使BTD只生產數十架;在1944年7月6日,新型攻擊機原型以代號'''XBT2D-1'''下令製造,但美國海軍再度提出一個但書,要求在9個月內完成原型機製造。
實際上,XBT2D-1在1945年3月18日出廠首飛,比起原定的9個月交機還要提早;1945年4月移交給美國海軍航空測試中心進一步驗收,這時候戰爭則已即將結束。雖說如此,在戰爭尚未結束前,美國海軍先訂名為BT2D毀滅者II式簽下500架以上的訂單;最後因為1945年8月戰爭結束,訂單被取消,後來重新下單時已經被大砍剩277架。而XBT2D-1繼續在美軍測試到1946年才開始量產,並在1946年6月改名為'''AD-1 天襲者式''',1946年底服役,1957年停產時道格拉斯共量產了3,180架,所有天襲者均由道格拉斯飛機設在[[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埃尔塞贡多 (加利福尼亞州)|瑟袞多]]之工廠建造,美國空軍測試飛行員'''比爾·布里吉曼'''(Bill Bridgeman)在他的回憶錄裡提到1949年時道格拉斯當時是以每日2架的生產速度撥交給美軍AD-1;雖然代號後來還有再修改,但天襲者之名便跟隨這架飛機服役到最後。
A-1攻擊機曾經於[[美國海軍]]、[[美國海軍陸戰隊|陸戰隊]]與[[美國空軍]]服役,此外,也在[[英國皇家海軍]],[[法國空軍]],[[南越空軍]]等國家服役 ,其設計哲學相當簡潔、保守,主要就是一架擁有強勁動力的低單直翼單座攻擊機,主要任務擔任對地攻擊
A-1的設計哲學相當簡潔、保守,主要就是一架擁有強勁動力的低單直翼單座攻擊機,主要任務擔任對地攻擊。 ==性能== 雖然A-1的帳面極速並不出色,甚至不及BTD,但海茵曼與他的工程團隊在這架飛機投注的心力主要集中是如何兼顧機體強度、防禦力後仍讓飛機不斷減重,這讓A-1造就了更多的操作優勢。雖然A-1犧牲了飛行速度,但得到了長續航力,還具有優異的低速控制及機動性,以及驚人的載彈量;1946年服役的AD-1可在15個硬點上攜帶8千磅的各型彈藥,酬載量等同實施400英里轟炸任務的[[B-17轟炸機]],這等高效率、低成本,成為美軍在噴射動力時代對地支援任務的致命武器,在攻擊直升機出現以前無競爭者能匹敵。也因此美國海軍淘汰掉F8F和F4U,卻長期找不到取代A-1的機型,只能一路用到越戰時代;同時,1960年代後服役的噴射戰鬥機重量多半讓超級航空母艦以外的型號配合困難,如1950年代經過近代化工程的[[艾賽克斯級航空母艦]]便無法使用過重的新型噴射機,以二戰操作規格設計的天襲者成為這類航艦在役齡步入遲暮之年之際最有效率搭配的組合。
==作戰紀錄==
6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