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增加 67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圖像 =
[[File:麝.jpg|缩略图| 居中|[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2/2E/2ED5A0099AD6A0A8C412B8EB30F0C353.jpg 原圖鏈結][https://www.so.com/s?src=lm&ls=s112c46189d&q=%E9%BA%9D&lmsid=b2fe1b1e941947de&lm_extend=ctype%3A3 来自百科]]]
| 出生日期 =
| 逝世时间 =
原麝常单独活动,一般晨昏活动较为频繁,极善跳跃,视、听觉发达,有较为固定的活动、觅食路线,食性很广,每年10月至翌年1月发情,6-7月份产子,每胎1-2头,多在针阔混交林、针叶落叶林、针叶混交林、疏林灌丛地带的悬崖峭壁和岩石山地生境中栖居,分布于中国、哈萨克斯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蒙古、俄罗斯联邦。原麝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5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 形态特征 ==
原麝原麝
原麝头小、眼大,耳长而直立,上部近圆形,吻部裸露。雌雄均无角,雄性上犬齿发达,露出唇外,成獠牙。雌性上犬齿小,不露出口外。四肢细长,后肢长于前肢,较前肢发达,散臀高大于肩高,身体后部粗壮。主蹄狭长,侧蹄显著,能接触地面。尾短,隐于毛丛中。雄性腹部具麝香腺,可分泌麝香。腺体大小随个体而异,腺呈囊状。
原麝全身暗褐色,背部、腹部及臀部有排列成4-5纵行肉桂色的斑点,背部斑点不明显,腰、臀两侧斑点较明显,且密集而不分行。嘴、面颊棕灰色,额部毛色较深。耳背、耳尖棕灰,耳壳内白色,耳基部有时杂有黄色斑,下颌白色,颈部有2条自两侧延至腋下的白纹。四肢内侧、腋下及臀部周围呈浅棕灰色,四肢外侧深棕色,尾浅棕色。毛色因地区、季节、年龄而异。
[[File:麝1.jpg|缩略图|左|[http://www.nzmc.org/pic/20130408183458656.jpg 原圖鏈結][http://museum.ioz.ac.cn/ztgcontent.aspx ]]]
原麝头骨狭长,较轻薄,鼻骨细长,其宽度前后大致相等。额骨前部与鼻骨相连有一处凹陷;泪骨短,略呈三角形,且不与鼻骨相连,额骨与上颌骨分离,因此四骨之间有一空隙。眼无泪窝。
== 生活习性 ==
 [[File:麝2.jpg|缩略图|右|[http://pic.baike.soso.com/p/20140327/20140327095822-851342933.jpg 圖鏈結][http://www.zonglanxinwen.com/img/ae7fde2c.html 原麝来自纵览新闻]]]
原麝常单独活动,或雌兽与子兽组成家族活动,一般晨昏活动较为频繁。夏季多在石砬子、河谷附近的陡峭山崖活动;冬季喜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栖息。原麝为山地动物,能轻快敏捷地在险峻的悬岩峭壁上活动,在密林中也常行于倒木上,并有攀登斜树的习性,极善跳跃。视、听觉发达,常停立于山顶石砬子上,四周观望,稍有特殊动静即迅速逃跑,遇险时常隐于石隙中。
== 分布范围 ==
 [[File:麝3.jpg|缩略图|右|[https://p1.ssl.qhimg.com/t0169457f0e6b53dd4d.jpg 分布图原圖鏈結][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4&eid=6754087&sid=6968667 分布图来自百科]]]
分布于中国、哈萨克斯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蒙古、俄罗斯联邦。
每年10月至翌年1月发情,11月和12月为高峰期,此期间雄兽争雌斗争激烈,互以犬齿厮打。妊娠期5-6个月,6-7月份产子,每胎1-2头,多为2头,哺乳期2个月左右。初生幼子不能站立,卧于隐蔽处,母麝定期来哺乳和照料,1个月后即可吃少量嫩枝叶。原麝生长发育迅速,雌性2岁达到性成熟,雄性一般要到3岁。饲养条件下,原麝的寿命可达17年。
== 种群现状 ==
 [[File:麝4.jpg|缩略图|右|[http://www.kepu365.com/animal/UploadFiles_4763/200701/200711523547819.jpg 圖鏈結][https://www.so.com/s?src=lm&ls=s112c46189d&q=%E9%BA%9D&lmsid=bfc94c5c94d6c1fd&lm_extend=ctype%3A3 原麝来自360]]]
种群分布不零散。1920-1930年间,由于狩猎该种数量大幅减少。1970年左右,蒙古原麝数量大约为60000-80000只;1986年,蒙古科学院的生物研究所评估原麝种群约有44000只;1990年至2000年,在蒙古该种种群密度降至5-6只/km²。1999年库页岛的渔业与野生动物局估计约有600-650只原麝,数量仍在下降中;东西伯利亚约有27000-30000只,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则高达150000只。2011年,西伯利亚10个联邦地区的该种总数据估计约有110000只。原麝总体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1,96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