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五台山

移除 1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五台山是地球上最早露出水面的升迁陆地之一。它的孕育,可以追溯到26亿年前的太古代。到震旦纪时期,又经历了著名的“五台隆起”运动,形成了华北地区最雄浑壮伟的山地。第四纪时期,冰川覆盖了五台山,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冰缘地貌。五台山地层完整丰富,特别是前寒武系地层典型奇特,是全国地质科考的重点地区。五台山境内的绝大部分地层组段,都是以该地区的山、水、村、镇命名的,它们在地质学领域具有重要的位置和作用。   五台山最低处海拔仅624米,最高处海拔达3061.1米,为华北最高峰,有“华北屋脊”之称。台顶雄旷,层峦叠嶂,峰岭交错,挺拔壮丽,大自然为其造就了许多独特的景观。五台山气候寒冷,又被称作“[[清凉山]]”。[[File:Quanjing.jpg|缩略图|右|[http://data.znds.com/attachment/forum/201610/26/112400pg5jh14615uttd1g.jpg 原图链接][https://www.znds.com/tv-570996-1-1.html 来自 智能电视网 的图片]]] 全年平均气温为零下4度,7至8月最热,分别为9.5度和8.5度,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零下18.8度。台怀地区比台顶早一个月入春,迟一个月入秋,温度相差6度左右,全年平均气温2-3度,最低气温零下30度,最高气温为30度。台怀地区夏季空中云层较低,湿度大,常有雨水。
五台山奇峰灵崖随处皆是,著名者达五十余处。其中写字崖,用水洒湿以后,拿手帕仔细拭擦,崖面会显示出类似篆隶体字迹,水干字隐。有人曾除去表皮石层,结果下层仍能擦出字来。层层有字,字字不同。据载曾发现过“天之三宝日月星,地之三宝水火风,人之三宝精气神”的联句。五台山方圆约32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巨柱拔地而起、 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古建艺术、历史文物、佛教文化、民俗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区。1982年,五台山以山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历年来获得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遗产”等荣誉。   
   五台山由古老结晶岩构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故称五台︰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之内称台内,台内以台怀镇为中心。五台周长约250公里,总面积2837平方公里。五台之中以北台最高,北台顶海拔3061.1米,有“华北屋脊”之称。山中气候寒冷,台顶终年有冰,盛夏天气凉爽,故又称清凉山,为避暑胜地。五台山自然植被以草地为主,由草甸、草原、灌丛构成,是优良的夏季牧场。<ref>[http://bbs.tianya.cn/post-88-565810-1.shtml 山西风土人情之五台山(二)  ]天涯社区</ref>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终年香火缭绕、梵音不断,宗教气氛浓厚。每年8月,这里举行盛大的旅游节庆——“五台山佛教文化节”,届时各方宾客和僧众云集,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盛况空前。期间举行大型佛事活动、民间文艺活动。
===骡马大会===
五台山六月骡马大会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俗活动。其源远流长。远在[[隋唐]]时期,台怀地区就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七月庙会。到清代,[[乾隆]]皇帝崇信佛法,曾六临五台,大兴土木,修建寺庙,并规定举行一年一度的六月法会,历时1月,称为奉旨道场。农历六月的五台山气候凉爽,山高坡宽,水草丰盛,是十分理想的天然牧场。从明朝万历年间开始,周边地区的农牧民便利用六月大会的极好机会,到五台山进行牲畜交流,以后逐渐形成了僧俗活动并重的集合日。<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1dda450102wxgr.html  五台山六月骡马大会  ]新浪网</ref> [[File:Guonian.jpg|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217/f66c8cd7b3a64e87a24291f3bd0c2c6a.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23045515_694602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过年===
“游览世界文化遗产,聆听新春祈福钟声,品尝五台山全素宴,体验佛国悠久民情……”春节将至, 各地旅行社早已打出“五台山上过大年”系列大餐,向海内外游客隆重推荐这一山西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ref>[http://travel.people.com.cn/GB/16900208.html  到五台山上过大年  ]人民网,2012年01月17日</ref>
57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