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国电影

增加 23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左翼時期==
(1931~1937)
==視訊=={{#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S75jJwfi5g&list=PLmgo-1L5uGI3FzSWwJkBthDQSABvrg6cV|alignment=center|dimensions=480|container=frame|description=【神女】 1934年 阮玲玉巅峰之作 民国经典默片}}<br> 
1930年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先後於上海成立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九一八、一二八事變後,上海的抗日戰爭爆發,電影界的有識之士深感時代需要反映現實的影片。1932年5月,明星影片公司聘請黃子佈(夏衍)、[[鄭君平]](鄭伯奇)、錢謙吾(阿英)擔任編劇顧問,與鄭正秋、洪深等一起組成編劇委員會。1933年3月中國共產黨的電影小組成立,由夏衍任組長,成員有錢杏邨、司徒慧敏、王塵無和石凌鶴。電影小組的成立推動了明星、藝華、聯華等影片公司的電影創作,也影響了天一和其他小公司的電影創作。當年生產了《狂流》、[[《都會的早晨]]、[[《春蠶》]]、《姊妹花》、《民族生存》、《三個摩登女性》、《小玩意》等一批優秀影片,左翼電影運動取得輝煌成就。國民黨統治當局在開展對中國革命根據地第五次軍事“圍剿”的同時,加強了對革命文化的“圍剿”。針對這種更為尖銳、複雜的形勢,左翼電影工作者進行更加隱蔽的鬥爭,創作出《漁光曲》、《新女性》、《大路》、《神女》、《生之哀歌》、《逃亡》等有影響的片目,與此同時,左翼電影工作者還開闢了新的製片陣地—— 電通影片公司,拍攝了《桃李劫》、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