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有鑒於A-1攻擊機於韓戰中的出色表現,美國海軍於1955年提出一款艦載全天候對地攻擊機的初步需求案,並於1956年10月正式對外公開性能要求。該案需求書發給[[貝爾飛機公司|貝爾]],[[波音]],[[道格拉斯|Douglas]], [[格魯曼公司|格魯曼]],[[洛克希德公司|洛克希德]],[[格倫·L·馬丁公司|馬丁]],[[北美航空]]和沃特飛機公司<ref>Jenkins 2002, pp. 6–7.</ref> 。在經過海軍評估之後,格魯曼公司雀屏中選,並於1958年2月贏得開發A2F-1的合約<ref>Jenkins 2002, p. 7.</ref> 。
YA2F-1的原型機於1960年4月19日首航,引擎噴嘴原先設計為可以向下旋轉以縮短起降距離,但在原型機和實際量產機型中都沒有實作此功能。座艙採用不常見的兩片擋風玻璃以及並肩式的座位安排,駕駛員坐在左側,投彈/導航員坐在右側稍低的位置。多的這位乘員有其責任,用特有的CRT螢幕提供合成顯示前方地形的功能,使它能在各種天氣條件下,進行低空攻擊。
== 設計 ==
與當時的超音速戰機相較,A-6的機翼設計在次音速非常有效率,該設計也限制在A-6在酬載時僅能飛行於次音速領域。A-6的機翼設計也使該攻擊機能攜帶各種大小的彈藥。極為類似的機翼和起落架設計後來也被用在格魯曼可變幾何後掠翼的超音速戰鬥機[[F-14雄貓式戰鬥機]]上<ref>Gunston and Spick 1983</ref> 。此機同時也裝有減速板,是種空氣煞車,位於機翼末端後方。兩片減速板以相反方向朝上方和下方張開,以減低飛機速度。
以當時的標準觀之,A-6的航空電子系統整合出奇的精緻。因此,要找出設備失常的問題,需要龐大維護資源。為解決這個問題,此機配備有自動檢測系統,是最早為飛機所開發用電腦分析的測試設備之一。英文稱為Basic Automated Checkout Equipment,縮寫BACE。此系統有兩階,一為Line BACE,在機棚或機場用來找出失效的系統。以及Shop BACE,供維護廠測試並分析個別失效系統。此系統由Litton Industries所製造。BASE系統大幅減少單位飛行時數所需要的維護工時。這是評估維持軍用飛機在可作業狀態所需成本與資源的重要指標。
===YA-6A與A-6A===
YA-6A包括八架原型與預量產機,這些飛機被用於A-6的發展與測試工作之上。<ref name=Jenkins_p100>Jenkins 2002, p. 100.</ref>
最初期的A-6攻擊機是圍繞著當時極為先進且複雜的''數位攻擊與導航系統''(DIANE)而發展的,該系統包括了AN/APQ-92搜索雷達、AN/APG-46追蹤雷達、AN/APN-141雷達高度記及AN/APN-122都普勒導航雷達,以提供精確的姿態資訊給AN/ASN-31慣性導航系統。右座的導航/轟炸員則操作整合了雷達資訊的空中與彈道電腦系統。A-6同時也搭載了戰術空中導航系統(太康)與自動測向系統作為導航之用。因此,DIANE可說是當時最為先進的導引/攻擊系統,使A-6得以在極為惡劣的氣候中進行作戰。然而,DIANE在發展初期並不穩定,一直到服役數年之後方才建立其系統可靠度。
A-6A一共生產了480架,包括原型機與預量產機。其中47架日後升級為其他型的A-6攻擊機。<ref name=Jenkins_p100/>
=== A-6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