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滾石樂團

增加 8,511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center>'''滾石樂團'''<br><img src="https://www.rollingstone.com/wp-co…”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center>'''滾石樂團'''<br><img src="https://www.rollingstone.com/wp-content/uploads/2019/04/rolling-stones-honk-review.jpg?resize=900,600&w=450" width="250"></center><small> [https://www.rollingstone.com/music/music-album-reviews/rolling-stones-show-off-latter-day-hits-triumphant-live-performances-on-honk-823528/ 原圖鏈結] [https://www.rollingstone.com/music/music-album-reviews/rolling-stones-show-off-latter-day-hits-triumphant-live-performances-on-honk-823528/ 圖片來自rollingstone.com]</small>
|}
</div>

'''滾石樂團'''('''The Rolling Stones,1962年-'''),是一支英國搖滾樂樂隊,於1962年4月在倫敦成立。布萊恩·瓊斯(Brian Jones ,吉他手、口琴手、和唱)、伊恩·史都華(Ian Stewart, 鋼琴手、和唱)、米克·傑格(Mick Jagger, 主唱、口琴手)以及基思·理查茲(Keith Richards, 吉他手、和唱及主唱),加上貝斯手比爾·懷曼(Bill Wyman)和鼓手查理·沃茨(Charlie Watts)組成了早期的滾石樂團。是搖滾歷史上壽命最長的持續活躍團體。世人也普遍認為,他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搖滾樂隊”。在流行音樂領域不斷變化口味時,滾石樂團一直在創作他們的音樂,風格不斷演進,也沒有偏離藍調精神,以及以吉他為基礎的搖滾樂隊的起源。從各個方面來看,他們的職業生涯都是非凡的-顯然還沒有結束。滾石在1989年被引入[[搖滾名人堂]]。

== 背景 ==
滾石樂隊成軍之初,一度是六人組合,後來經理人將琴手Ian Stewart降格為樂隊管理,覺得他的形象不配合樂隊,他接受了安排,依然在演唱會中助陣彈奏,然後打理巡迴演出的物流運作,直到他85年心臓病發身亡。樂隊除了為他舉行紀念演唱會外,更在89年被選入搖滾名人堂時,要求將Stewart的名字包括在內。其餘五人,除了第二結他手之位,基本上沒有怎樣變動。Brian Jones是創隊成員,但音樂路向不同,在69年離隊,不夠一個月便被發現溺斃在自家的游泳池。Mick Taylor補入,只有五年,再有Ronnie Wood代替,由75年直到今天。而原來的低音手Bill Wyman在93年離隊,樂隊並沒有找人代替,只以合約形式僱用不同樂手參與不同的工作。現時,正式的樂隊成員只有四人。
<ref>[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16855/the_rolling_stones-%E6%BB%BE%E7%9F%B3%E6%A8%82%E9%9A%8A-%E6%90%96%E6%BB%BE%E6%A8%82-16855/%E6%BB%BE%E7%9F%B3%E6%A8%82%E9%9A%8A%EF%BC%8C%E4%BA%BA%E8%80%81%E5%BF%83%E4%B8%8D%E6%AD%BB%E4%BE%9D%E7%84%B6%E6%BB%BE%E5%8B%95 滾石樂隊,人老心不死依然滾動],hkcnews.com</ref>

== 音樂類型 ==
[[流行]],[[搖滾]],[[節奏藍調]]

== 活躍年代 ==
1958–1981,2002–2009

== 音樂事業 ==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right">
{| class="wikitable"
|<center><img src="https://static.stereogum.com/uploads/2018/01/The-Teddy-Bears-To-Know-Him-Is-To-Love-Him-1516744556-compressed.jpg" width="250"></center><small> [https://www.stereogum.com/1979923/the-number-ones-the-teddy-bears-to-know-him-is-to-love-him/franchises/the-number-ones/ 原圖鏈結] [https://www.stereogum.com/1979923/the-number-ones-the-teddy-bears-to-know-him-is-to-love-him/franchises/the-number-ones/ 圖片來自stereogum.com] <br>To Know Him Is To Love Him</small>
|}
</div>
18歲時,泰迪熊樂隊(Teddy Bears)錄製了“To Know Him Is to Love Him,”這是1958年最熱門的專輯之一。但是在他赴紐約發展後,該樂隊再也沒有發行音樂了。

他在紐約的製片人錄音室擔任學徒,參與幾張唱片錄音。1961年,為了做出自己喜歡的創新音樂類型,他成立了自己的唱片公司Philles Records,開始在洛杉磯的金星唱片工作室發行一系列唱片,這些唱片證明了他對流行音樂在純真年代的獨特見解。

透過the Crystals的"Da Doo Ron Ron"和“Then He Kissed Me”,以及the Ronettes的"Be My Baby"和"Baby I Love You,"斯佩克特
將傳統的青少年浪漫情懷與龐大編制又充滿力量的管弦樂隊融為一體,他稱之為“為孩子們創作的小交響曲”。這個被人稱為"聲牆"的風格在1965年達到高峰,the Righteous Brothers 的"You’ve Lost That Lovin’ Feelin",在全球造成流行。隔年,斯佩克特為菲利斯唱片簽下夫妻組合Ike and Tina Turner,並錄製了單曲“River Deep—Mountain High”,他認為這是他的生涯代表作,但它在美國榜單上只達到了第88位。隨後斯佩克特隱退,暫時不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right">
{| class="wikitable"
|<center><img src="https://thebaronblog.files.wordpress.com/2012/06/spector-and-lennon.jpg?w=640" width="350"></center><small> [https://thebaronblog.wordpress.com/2012/06/11/phil-spector-the-troubled-genius-of-pop-production-part-2/ 原圖鏈結] [https://thebaronblog.wordpress.com/2012/06/11/phil-spector-the-troubled-genius-of-pop-production-part-2/ 圖片來自 thebaronblog.wordpress.com] <br>THE TROUBLED GENIUS OF POP PRODUCTION</small>
|}
</div>

1969年,斯佩克特與A&M唱片簽了一個製作合同,重返樂壇,憑藉歌曲《Black Pearl》進入告示牌單曲榜前一百。1970年,[[披頭四]]樂團的經理人艾倫·克萊恩把斯佩克特帶到[[英國]]。他製作了[[約翰·藍儂]]個人的熱門單曲《Instant Karma!》後,受藍儂和喬治·哈里森邀請把披頭四《Get Back》錄音期的歌曲製作為一張專輯。他改變了很多歌曲的編曲和聲音效果,加入了自己的製作風格,最終的成果為專輯《Let It Be》,在英美兩國的排行榜上登頂,也是披頭四發行的最後一張專輯。他對其中的歌曲《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的處理引起了創作者[[保羅·麥卡尼]]的強烈不滿,後者在2003年促使了專輯《Let It Be... Naked》的發行。該「原聲版」去除了斯佩克特的處理手法,呈現了專輯的原本效果。

藍儂和哈里遜對斯佩克特的製作效果感到滿意,在單飛後繼續與他合作。1971年,他出任了披頭四創建的蘋果唱片公司A&R部門的主管。斯佩克特參與製作了藍儂個人生涯中的不少專輯和單曲,包括《Plastic Ono Band》、《Imagine》和《Rock 'n' Roll》等。哈里遜的個人首張專輯《All Things Must Pass》由斯佩克特擔任製作人,在英美兩地的專輯榜登頂,並獲得了葛萊美年度最佳專輯的提名。他參與製作的哈里遜專輯《The Concert for Bangladesh》贏得了1973年的葛萊美年度最佳專輯獎。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的大多數時間裡,Spector都沒有出現在聚光燈下,但他仍於1989年入選[[搖滾名人堂]]。

斯佩克特再次出現在世人面前,卻是因為一件謀殺案。2003年,當時的女演員 拉娜·克拉克森(Lana Clarkson)在家裡被槍殺。斯佩克特被指控犯有謀殺罪,由於陪審團無法達成一致的決定,他的2007年審判失敗了。在2008年10月開始的重審,第二陪審團裁定斯佩克特犯有二級謀殺罪,並於2009年5月被判處19年無期徒刑。至今仍在獄中服刑。
<ref>[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Phil-Spector Phil-Spector],britannica.com</ref>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WMUs5aK4DM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5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The Murder of Actress Lana Clarkson by Music Producer Phil Spector (Crime Documentary)}}
</div>
{{-}}

== 主要作品 ==
《A Christmas Gift for You from Phil Spector》 (1963)<br>
《Phil Spector Wall of Sound, Vol. 5: Rare Masters Vol. 1》(1976)<br>
《Wallpaper of Sound: The Songs of Phil Spector and the Brill Building 》(2002)<br>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nWOBMQhNBQ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5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Be My Baby}}
</div>
{{-}}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j0wPrN_Y_4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5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River Deep Mountain High}}
</div>
{{-}}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歌手]]
[[Category:作曲家]]
[[Category:美國人]]
47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