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电话

增加 3,603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电话(英语:telephone,意大利语:telefono,德语:Telefon),指一种可以发送与接收声音的远程通信设备。 “电话”是日本人…”
电话(英语:telephone,意大利语:telefono,德语:Telefon),指一种可以发送与接收声音的远程通信设备。

“电话”是日本人创造的汉语词,当初中国人对这个英文词采取了音译,译作“德律风”。在一段时期内,“电话”和“德律风”两种叫法通用。但后来,“德律风”这种叫法终于消失。

电话最早只是设计作为简单的语音通信使用,但许多现代的电话(特别是移动电话)增加许多额外的功能。例如答录机、发送接收文字消息、拍摄及显示照片或影片、播放音乐及上网,现在移动电话的趋势是集成移动电话通信及大部分相关的运算功能,称为智能手机。

到2009年底为止,固定电话已有12.6亿的用户,移动电话已有46亿的用户,总计几乎60亿的电话用户[4]。

==电话在中国的发展史==

===建国前的发展===

1900年,中国第一部市内电话在南京问世;上海、南京电报局开办市内电话,当时只有16部电话。1904年至1905年,俄国在中国的烟台至牛庄架设了无线电台。中国古老的邮驿制度和民间通信机构被先进的邮政和电信逐步替代。

中华民国时期,中国的邮电通信仍然在西方列强的控制中。加上连年战乱,通信设施经常遭到破坏。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出于战争需要,改造和扩建了电信网络体系,他们利用当时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和政治制度的腐败,通过在技术、设备、维修、管理等方面对中国的通信事业进行控制。

1949年以前,中国电信系统发展缓慢,到1949年,中国电话的普及率仅为0.05%,电话用户只有26万。

===建国后的发展===

1949年以后,中央人民政府迅速恢复和发展通信。1958年建起来的北京电报大楼成为新中国通讯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十年“文革”,邮电再次遭受打击,一直亏损,业务发展停滞。到1978年,全国电话普及率仅为0.38%,不及世界水平的1/10,占世界1/5人口的中国拥有的话机总数还不到世界话机总数的1%,每200人中拥有话机还不到一部,比美国落后75年!交换机自动化比重低,大部分县城、农村仍在使用“摇把子”,长途传输主要靠明线和模拟微波,即使北京每天也有20%的长途电话打不通,15%的要在1小时后才能接通。在电报大楼打电话的人还要带着午饭去排队。

1978年,中国电话容量359万门,用户214万,普及率0.38%。

===改革开放后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落后的通信网络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府加快了基础电信设施的建设,到2003年3月,固定电话用户数达22562.6万,移动电话用户22149.1万户。 古今中外,多少人曾经为了更快更好地传递信息而努力,在电信发展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人们尝试了各种通信方式:最初的电报采用了类似“数字”的表达方式传送信息;其后以模拟信号传输信息的电话出现了;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方式以其明显的优越性再次得到重视,数字程控交换机、数字移动电话、光纤数字传输……历史的车轮依然前进。


== 各类型电话和通讯器材 ==

* [[固网电话]]
* [[无绳电话]]
** [[无线环路]]
** [[电话子母机]]
** [[数字无绳电话]]
** [[模拟无绳电话]]
* [[移动电话]]
** [[智能手机]]
** [[小灵通]]([[PHS]])
* [[传真机]]

==参考文献==
70,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