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森山松之助

增加 92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經歷 ==
1869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其父親為外交官森山茂,但因為雙親離婚,而從小生長在叔父五代友厚的家中,後進入學習院尋常中學校、第一高等校就讀,1893年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工科大學造家學科就讀,到28歲才畢業,據說是因為結核病、找藝妓玩樂而耽誤了學業<ref>古田智久,〈建築家森山松之助與其作品〉《台灣文學館通訊》第53期,2016年12月,頁40 。</ref>,後進入大學院(等同現在研究所),畢業後遲未就業,寄居在朋友岡田時太郎家中,後岡田前往滿州後,改寄居在另一朋友血脇守之助家中,替他設計住宅和診所,後在血脇家中遇到後藤新平來訪,相傳當時後藤是為找尋設計醫院的人,而來尋找森山,並勸他到台灣,但也有一說是森山的老師[[辰野金吾]]的推薦而到台灣<ref>古田智久,〈特集1 新・生き続ける建築 2 森山松之助〉,''LIXIL eye'' No.2(2013年4月),頁5 。</ref>。
後進入大學院(等同現在研究所),畢業後遲未就業,寄居在朋友岡田時太郎家中,後岡田前往滿州後,改寄居在另一朋友血脇守之助家中,替他設計住宅和診所,後在血脇家中遇到後藤新平來訪,相傳當時後藤是為找尋設計醫院的人,而來尋找森山,並勸他到台灣,但也有一說是森山的老師[[辰野金吾]]的推薦而到台灣,森山在37歲時,終於在台灣找到工作,進入總督府營繕課<ref>古田智久,〈特集1 新・生き続ける建築 2 森山松之助〉,''LIXIL eye'' No.2(2013年4月),頁5。</ref>。
森山到達台灣後,所負責的第一項工作,是第一座完全用鋼筋混擬土打造的建築--台北電話交換所,1909年完工<ref>古田智久,〈建築家森山松之助與其作品〉《台灣文學館通訊》第53期,2016年12月,頁41。</ref><ref>比日本國內還早,擁有全為鋼筋混擬土的建築</ref>。森山在台期間,負責多棟官廳建設,包含了台灣總督府,在總督府竣工後,辭掉營繕課工作,回日於銀座開設自己的建築事務所,曾設計久彌宮邦彥親王的御常御殿、蜂須賀正氏邸、片倉館。
 
後因戰爭關係,1944年(昭和19年)
 
== 作品 ==
在台灣時期興建的官廳建築多為西洋風格,但森山也曾在日本設計多棟數寄屋風格的住宅,和東洋風格的作品,如杏花樓、新宿御苑的台灣閣。
== 相關人物 ==
*血脇守之助:就讀帝國大學期間,森山在一高時期的學弟中條精一郎宿舍中,遇到摯友血脇守之助,後勸血脇守之助進入醫科學校就讀。血脇後來成為知名牙醫、東京齒科大學的創立者之一,確立了日本近代的齒科醫療制度,並以野口英世的贊助者所知名<ref>古田智久,〈特集1 新・生き続ける建築 2 森山松之助〉,''LIXIL eye'' No.2(2013年4月),頁4-5。</ref>。
5,4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