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沙漏

增加 30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后来,人们知道壶内水越多,流速越快,水越少,流速越慢,会影响计时的精确度,于是在壶上再加一漏壶,水一流走,马上补充水分,计算时间得以准确。
据梁代《漏刻经》记载:“漏刻之作,盖肇于轩辕之日,宣乎夏商之代” <ref>[http://www.guoxuedashi.com/a/672d/16223t.html 《初学记》 卷二十五·器物部:漏刻第一叙事梁《漏刻经》云:漏刻之作,盖肇于轩辕之日,宣乎夏商之代。],国学大师</ref> 。这说明,早在公元前三、四千年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中华大地就已经出现了漏刻。
沙漏,漏刻有一坏处,在气候寒冷时壶内水分会变冷甚致结冰,以致流速极慢或不流,但用水银又过于昂贵,因而改用沙代替水,并将之简化,称之为“沙漏”。
==最著名的沙漏 - 五轮沙漏==
五轮沙漏于1360年由詹希元研制成功 <ref>[https://www.cidianwang.com/lishi/zhishi/7/28197zp.htm 五轮沙漏],词典网</ref> 。宋濂为此撰写一篇《五轮沙漏铭》。
脱离了传统天文仪器的辅助,变成一种机械性的时钟,和现代时钟运作原理接近。
流沙流出时带动初轮,其他各级机械齿轮亦被初轮带动族转。最后带动在水面上水平族转的中轮,这中轮轴心有一指针,指针在一有刻线的圆盘上转动,可显示时间。
249,0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