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能高越嶺

增加 2,03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最好是在出發前向銅門派出所了解道路開放情形 。
<ref>[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Trail/RT?typ=3&tr_id=066 ] 台灣山林悠遊網</ref>
==天長隧道=='''天長隧道'''位於能高越嶺古道的東段,早期是原住民往來於山區所利用的山徑,後來台電在積極開發東部之水力發電後,並架設東西輸電電塔,將東部多餘電力傳送至西部,於是便沿著能高越嶺古道修築了保線道路。這條能高越嶺古道,曾被規劃為連貫東西部的橫貫公路,也就是台14號省道,不過由於公路中段的五甲隧道在地震崩塌後,因損毀得太過嚴重無法修復,而放棄這原本也是橫貫公路的計劃。不過從東部的花蓮進入這頗有歷史的越嶺古道東段,可以到達有[[中央山脈]]分水嶺號稱的奇萊山莊與奇萊保線所,沿途會經過近20個隧道,且瑰麗景色絲毫不遜於太魯閣。<ref>[https://roadtest.u-car.com.tw/article/3621?eturec=1 ] roadtest 網</ref>==天長大斷崖== 從龍澗往奇萊方向前進,行約十二公里,可遇一叉路,右轉可通往龍溪電廠,續行則過叉路不久,即是眺望天長斷崖的絕佳地點。由此處所見之斷崖,氣勢是壯觀磅礡,只見崖峰隱沒[[白雲]]間,縹緲且神秘;崖下又深淵絕壑,氣勢懾人,直令人讚嘆不絕。 續行約七點五公里,一道幽長深遠的天長隧道已在眼前迎接。天長隧道由天長斷崖下方貫穿開鑿,長一點三公里,於民國六十七年十二月十八日貫通。隧道內十分狹窄,兩側是凹凸的山石,迂於其中,前方一片幽暗寧謐,彷彿是永無盡頭的黑洞,是條充滿原始氣息的隧道。因受[[地震]]影響,天長隧道至奇萊路段,因多處坍方,且路況差,遊客可在此打道回府,劃下能高道之旅的句點。<ref>[http://old.ltn.com.tw/2001/new/sep/22/life/travel-1.htm] 自由電子新聞網</ref>
==視頻==
*[http://www.yx.com.tw/2019/E2-d2.htm 野訊登山網]
*[https://www.cwb.gov.tw/V8/C/L/Mountain/Mountain.html?QS&PID=D038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https://bigshows.org/MIT%E5%8F%B0%E7%81%A3%E5%BF%97/20141123.html 台灣誌網]
*[https://www.keepon.com.tw/(X(1)S(eax01gaxjx4l2q1sylqocuta))/thread-eb546e2d-16d8-e411-93ec-000e04b74954.html 登山補給站]
==參考資料==
{{Reflist}}
3,04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