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瘧疾

大小無變化,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致病原為瘧原蟲屬(Plasmodium)原蟲,在人體發現的種別有四,分別為:惡性瘧(又稱熱帶瘧) (P. falciparum)、間日瘧(P. vivax)、三日瘧原蟲(P. malariae)與卵圓瘧(P. ovale),混合感染亦常見。
臨床症狀發作時,會依序出現寒顫、高燒、出汗三個典型階段,症狀發作間隔時間,以各種瘧原蟲在人體血液內進行之無性分裂之生殖週期而定,間日瘧及卵形瘧均為48小時,三日瘧為72小時,惡性瘧(又稱熱帶瘧)則不規則。其中以惡性瘧 (又稱熱帶瘧) 的症狀最嚴重,甚至發生脾腫、黃疸、休克、肝腎衰竭、急性腦病變、昏迷、死亡,其死亡率超過10 %以上,至於間日瘧、三日瘧、卵形瘧,則較不具致命性,但是血片或血液的檢驗確認是必要的,若缺乏血片採驗較不易區分是何種瘧原蟲的感染,患病如在採驗前曾接受藥品治療,則會影響到檢驗結果的正確性,故以多次採驗結果加以判斷,方為可靠。<ref>[https://www.chhw.mohw.gov.tw/?aid=508&pid=62&page_name=detail&iid=2060 傳染 介紹-瘧疾]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感染管制中心</ref >。
==傳染方式==
12,135
次編輯